传统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法三家为代表。其中儒家文化影响最大(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人物,俗称“孔孟之道”。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1.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行二;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大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是中国儒家的开创者,孔子学识渊博,是大学问家,他一生都企图从事实际政治活动(周游列国),由于未被任用转而致力于教育和古代典籍的整理,相传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其言行的《论语》之中。①“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孔子没有直接关于人性假设的谈论,只是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美国汉学家黄仁宇认为孔子倾向于“性恶论”;但更多的人认为孔子主张“性善论”,因为他强调“以德治国”。孔子对人的后天成长环境及道德实践(即“习”)非常重视,“孟母三迁”的传说为其提供了佐证。②“仁爱为本”的理想人格孔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包括以下特征第一、德:“仁爱为本”。孔子的人格理论核心是“仁”,“仁者,爱人”。“爱人”不只是“爱亲”,包括爱所有的人。这是一种“泛爱”。孔子的马厩起火了,他回来后问到:“伤人了吗?”,不问马。另外,孔子强调“忠”,即“以诚待人”。第三,孔子强调的“爱人”不是不分善恶,做老好人。第二、知“知者不惑”。“知”指理性的智慧,是人格的第二个因素。孔子认为,“仁”和“知”是联系在一起的。认为人如果不学习,就会“愚”,就会不“知人”(人与个人之间的的伦理关系)。怎么学习呢?那就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第三、志“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志”是指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孔子主张刚直不阿,见义而勇。第四、仁美“仁者安仁”。“美”指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孔子认为人的“美”是和“仁”联系在一起的,并没有把“美”作为独立的因素。“仁者安仁”强调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主张仁者应以“求仁而得仁”,但“安”并不是“安贫乐道”,为了“仁”可以“杀身以成仁”。③人的成长之道孔子的成人之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实际是指出了“成人”的几个环节。“志于道”是指确立目标;“道”为一种境界;“据于德”是指具体的行为准则。子贡的解释是“温、良、恭、俭、让”,孔子自己认为是“恭、宽、信、敏、惠”。“依于仁”是指“五德”的内在根据是“仁”;“游于艺”是强调艺术审美活动对“成人”的陶冶作用。另外,孔子认为“成人”具有多样性,所以主张并实施“因材施教”。2.孟子的主要思想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鲁国邹邑(山东邹县)人。孟子之所以成为思想家,与其母亲教子有方密切相关。“孟母三迁”、“孟母断织”为之佐证。孟子的主要思想在《孟子》中。①“性具善端”的人性论孟子认为,人之所为“人”,是因为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他们又分别是“仁、义、礼、智”之“端”。“四心”若火之始燃,泉水之始流,只要将其扩而充之,便可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认为,人的四个善端是天生的,但可能由于环境的因素而“人不为善”,所以“人性”是可以塑造的。②“居仁由义”的理想人格孟子认为,理想的人格是“仁”与“义”的统一。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以仁存心”,如果再“行由义路”,即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另外。孟子强调人格的完美性,指出,“充实之谓美”。“充实”是指一种进取,向上的精神。而大丈夫的理想道德情操则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反身而诚”的成人之道孟子认为人具善端,所以“成人”之道就是“存心、养心、养气”。他的“成人”之道就是将“善端”保持下去并发扬光大。他说,有的人丢失了自家的鸡犬一定要找回来,而丢失了“善端”却不知道去找,“哀哉!”第一孟子认为,做学问就是“求其放心而已矣”,即把自己丢失的善性找回来。所以“存心养性”是君子的安命立命之本。而具体的做法就是“寡欲”。第二在道德实践上,孟子主张“反身而诚”。“诚”是很高的精神境界,是天道;而“思诚”是人道(即自我反省)。所以他认为,人只要时时反省自己(内求的含义),事情没做好是不是自己的动机端正,并且要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内求”,就能达到“至诚”的境界。第三孟子认为,在“反身至诚”的过程中,强调“志”的重要性和“气”的重要性。“志”为“志向”,“气”为一种精神力量。他认为道德生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第四孟子强调道德修养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而这种学习必须是刻苦钻研,深刻体会。他认为,学习应有主动性,即“自求”;学习是有规律的,同时要讲学习方法。只有把学到的融会贯通才会变成自己的所得。3.荀子的主要思想荀子(公元前311-前230年),名况,字卿,赵国人,荀子即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又不拘泥于儒家学说,成为先秦的著名学者和思想家,是儒家大师,他的主要思想体现在《荀子》中。①“性伪之分”的人性论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他认为,“性”是天生的,“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伪”是“人为”,即经过学习思考,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而形成的。所以天赋的道德观念是不存在的。荀子认为,人性“好利恶害”,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但是,如果听任人的这些自然属性的自由发展,就会产生争夺、残杀、淫乱等不道德行为,故而应该“隆礼”。荀子的“礼”的意思是指控制人的欲求的规则。②“全而粹”与“行法志坚”的理想人格荀子的理想人格是在孔、孟人格思想的基础上加入了“法”的内容。荀子认为,真正的人格是完全而纯粹的,他说,就像射箭,百发一未中,不能谓之“善射”;就像行路,差半步未至,不能谓之“善驭”;就像学习,不通事理,仁义不一,不能谓之“善学”。而君子“不全不粹”,人格“不足以为美也”。而要达到人格修养的极点,取决于他是否对于“道”(仁义)的喜好就如“目好五色,耳好五音,口好五味”那样自然而非勉强为之。荀子认为,人格的内在品性应与“法”联系起来。“法”是规范制度,法律条文。③“注错习俗、积善成圣”的成人之道荀子的“成人之道”与孟子的“成人之道”强调的正好是两个极端。孟子强调内在的主观作用,荀子强调自我的后天发展。荀子认为,人性虽是恶的,但只要举止行为(注错)得当且长此以往,变成“习俗”就会成为君子。他说,长期种地则为农夫,长期削木则为木匠,长期贩货则为商人,长期积礼仪则为君子。就像“工匠之子莫不断事”,人们“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摩)使然也”。由于上述原因,荀子认为,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故小人可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成人”之道在于学习,“学不可以已”。而学的目的在于“行”。但学习是一个过程,应该注重“积”,即锲而不舍。《劝学》中,有一段这样的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④“尚贤使能”的用人之道荀子还研究了用人之道。他认为,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非常重要,“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这是君子之道,他主张“论德而定次,重能而授官”,“贤人不得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远不是我们通过几篇文章,几本书就能说清楚的,更不是我们通过几次课就能弄清楚的,“文革”时期,我们甚至用“孔孟之道”的思维方式,观念观点去批“孔孟之道”,正说明这一点。(二)、道家文化道家文化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俗称“老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大学派。1.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难考证。约生于公元前580年,逝于公元前500年,主要思想收集在《老子》一书中。《史记》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老子最主要的思想是将天、地、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无为而治,清静无为”是他的典型观点。①“见素抱朴”的人性论老子认为,“明自然之道和守自然之道”就是人性。“见素”:没染色的丝叫“素”,“见素”就是明自然之道。“抱朴”:没经过雕刻的木叫“朴”,“抱朴”就是守自然之道。“朴素”即为事物的本色。老子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人的本性也是自然的。老子的“见素抱朴”观点认为,最高道德境界的人就如像是刚出生的婴儿,“内心无利害”,心平气和,精气充足,生命力蓬勃。所以,人性无善恶之规定,没有先天的道德属性,而人的社会化过程便出现了“善”或“恶”,这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异化,认为“返朴归真”便是成人之道。②“上德不德,善为道者”的理想人格老子认为,德是道的体用,道是体、德为用。道以宇宙、自然为对象,德以社会、人生为对象。“以德不德,是以有德”,即持“上德”的人无自持有德但却有德;持“下德”的人自持有德却无德;持“上德”的人顺应自然无所求无所为;持“下德”的人却故意表现他的德。从这里也可以发现老子的“无为”思想。而“上德若谷,无弃人物”,即“上德”的人心灵“虚明宁静,无私无欲”。要达到“上德”的目标,必须少私寡欲。达到“上德”以后,人就能豁达大度,包容万物,进而能够以善对不善之人,即“无弃人”也能珍惜万物,即“无弃物”。③“少私寡欲,守柔处弱”的成人之道老子认为,要达到“上德不德”的理想人格,必须“少私寡欲”。根据这一原则,老子指出道德修养的“三宝”。其中一是“啬”,即“节俭”,二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守柔处弱”是让人们审时度势,以柔克刚。④老子的用人之道A、“善用人者,为之下”;“为之下”意思是对下谦和。这是不与人相争的德,是善于用他人之力的力。“为之下”便能使下“尽忠”,才能取信于贤,才能唯才是尊。B、“兵者不祥之器”。老子视兵器为不祥之物,反对武力,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治天下。即君子治理天下,最好不用“兵器”,不得已才用。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管理过程中,谨慎使用“惩罚”。C、“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意思是说,善于捆绑的人,虽不用绳索,但都捆绑得更牢,而且无法解开,因为本来就没有“结”。在用人问题上可理解为留人留心,让他无走之心。在管理上靠规章制度不如靠企业文化。2.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主要思想体现在《庄子》一书中。①朴素自然的人性说庄子认为人和自然万物一样,只是“造化”之功的一物而已。这和儒家的仁义道德是相反的。所以应当“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庄子的人性学说中,把社会罪恶归于礼乐仁义,把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的素朴本性对立起来,召唤人们“返回自然”。②“逍遥游”的理想人格庄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应该是超越人生困境的精神状态。人生困境包括生与死的自然大限,时与命的社会约束,情与欲的个性障碍。如此,则是“真人”(至人、圣人、德人、大人、天人、全人)庄子的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虽具有真实性,但更多的是理想性、幻想性。③“全生葆真,顺世安命”的成人之道。庄子的理想人格追求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精神自由,因此在精神修养上应“全生葆真”,在处世方法上“顺世安命”。意思是说,精神修养上恬淡无欲,去知与故(去除智巧与作为,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体道,最终达到一种“不生不死”的境界。而“顺世安命”的意思是游于“有用”与“无用”之间,“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因为“有用”和“无用”,“材”和“不材”都会招致杀身之祸。(三)、法家文化法家文化以韩非子为代表。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韩国的公子,思想家,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韩非子》中。①“安利恶害”的自然人性论韩非认为,“自为自利”是人的天性。这实际上是说,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但并没有“善恶”之分。所以,“因人之情”也是治理国家的出发点。因为“自为自利”是“自然人性”,应通过严刑峻法整治犯禁者,通过各种名利诱导民众,满足其欲望。②“缘道理以从事”的成长之道韩非把“道”和“理”连用,指自然界万物的法则、规律。他主张做事应遵守客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