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方法篇【导读】这篇文档“高考历史复习方法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25、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2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2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28、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29、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拓展阅读:高三历史复习的方法1、紧扣考试大纲,自主探究,构建独特的知识网络体系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考试大纲有着准确的认识,通过考试大纲的内容规定和例题说明来明确自己复习的总体思路。在这种自主探究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独特的知识网络体系,以引导后期的循坏复习。2、回归课本,根据历史时代特征,抓住历史主干知识同学们在复习中要经常翻阅必修课程的课本,做到以课本为主,参考书为辅,以此提高自己学习历史的领悟力。按着历史阶段特征掌握历史主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主流方向,这种学习方向有利于掌握重点知识。通过以上的时代特征可以得出世界近代历史的主干知识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最终形成。其重点知识体现在政治上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经济上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文化上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等。智者应借力而行。3、进行周期复习,做到查漏补缺,避免盲区知识点影响成绩历史学科知识庞杂,内容繁多,为了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同学们在理解记忆历史知识的同时,要做好历史学科的周复习、月复习计划,争取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由于时间紧张,同学们在周复习、月复习中,应结合自己考试中遇到的盲区知识点展开深入的学习,通过周期复习既深化了旧知识,又做到了知识漏洞的查漏补缺,也就会降低盲区知识点影响成绩的几率。4、多做典型试题,训练解题思维,并做到错题回顾试题是考验我们学习是否成功的试金石,在后期的学习中,要多做高考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可以总结历史考查的主干知识,从而在短暂的时间内突出重点的复习;还可以总结出历史最新题型的变化,如按时序考查历史知识的试题、表格类试题、解读类试题、论述类试题都是近几年比较新颖的题型,需要同学们去分析,以归纳解题思维,从而迎接高考。同时,同学们对做过的试卷不要轻易丢掉,要保留到高考前夕,以做到错题回顾,强化训练。5、结合历史热点紧贴时代思路复习历史热点包括周年热点、长效热点、时事热点等,同学们在学习中要针对不同的热点有自己的总结,把热点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挂钩,这样就会从容应对热点引导下的试题。6、加强研究性学习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历史课题或以历史为主导涉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以及在活动课中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历史系列知识综合运用、历史学科能力综合培养的学科内综合性专题的研究。总之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来认识历史问题。同时要利用讨论、辩论、研讨、撰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更重要的还要借助于地图。做到历史与地理不分家。熟悉古代的事件发生在哪里,是谁主导的。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考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那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高考强调在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考生现阶段复习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在课堂上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考生地理学得不太好,这一轮复习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时机。藉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高考历史复习方法一、读思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临考时,再扎扎实实地将历史课本阅读思考一遍,既可回亿,巩固重要的史实史论;深化知识理解,完善结构,又可查漏补缺,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应考信心,使学生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二、练讲结合。练是实践,实践出真知。考前进行有一定量、有度、有序的强化训练,十分必要。可在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透彻把握历史教材的基础上,参照前几年试题的题型、题量、难度、特点,精心筛选加工出几套综合性、科学性、典型性以及知识、能力和思想都贴近考试的模拟试题,进行"实战演习"。练后一定要认真组织讲评,只练不讲,等于半途而废,凡练必讲,讲必纠错,纠错而总结,在练、讲、纠错、总结上提高和升华。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良性的教学循环。每一环节都不容忽视,不可或缺。三、纵横结合。纵的方面,要让孩子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横的方面,一是要把握同一时期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横断面上诸方面的内在联系。如: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历史现象问的相互联系,等等。二是要将历史学科同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的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渗透,相互迁移。比如有了过硬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古文知识等方面的语文基本功,就可以迅速准确地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历史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历史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就可以语言准确、逻辑严谨、扼要全面地答好历史材料题和问答题。再如借助地理知识既可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又可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培养孩子对地图的意识和空间观念。同样,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于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也是他山之石。事实上,各科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诸种联系,人类知识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我们应当树立"大知识观"和"知识全息观",这不仅能提高复习效率,而且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创造都是大有益处的。四、中外结合。由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分别编写的,讲授时也基本是彼此独立的。这就容易造成中外历史的割裂,顾此失彼,破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总复习时要将中外历史有机地融为一体,尽可能地把中外历史教材里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比较联系,对照复习,整体把握。寓中国史于世界史的复习之中,视世界历史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各族人民共同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弄清这些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关键。五、史论结合。这既是历史学科考试中文字表达的一项能力要求,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一个特点,也是学习历史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在备考复习中,要坚持史论结合,在综合、分析、归纳、简化历史知识结构的同时,做到有史必有论,有论必有史,论从史出,史由论统,史论一致,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地获得活的认识与结论,形成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史学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