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换届中强化“跑官要官”治理的调查与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基层换届中强化“跑官要官”治理的调查与思考各级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与下级领导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了解干部诉求,理顺干部情绪。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跑官要官”是官场腐败的一种顽症,危害极大。败坏了党风政纪,腐蚀了干部队伍,催化了贪污受贿。xx县为了在换届工作中换出一支“能谋事、善发展,有激情、敢担当,讲实绩、重落实,讲团结、顾大局”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换出一个“活力足、发展快、风气正、作风实”的政治生态,坚持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为重点,不断提升干部监督工作整体水平,为治理“跑官要官”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一、xx县治理“跑官要官”的主要做法第一,换届纪律宣传教育做到“六个全覆盖”。一是宣传教育全覆盖。利用“一书一片一卡”开展广泛宣传和教育,把“9个严禁、9个一律”的换届纪律编制成宣传漫画,在党建网、纪检监察网、“xxxx”等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二是警示教育全覆盖。召开全县换届工作部署动员大会,传达贯彻落实了省、市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组织“四必看”人员观看违反换届纪律警示教育片《镜鉴》和学习《严肃换届纪律文件选编》,做到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三是责任承诺全覆盖。由县委书记带头,在全县范围内层层签订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工作承诺书,在承诺书中作出明文规定,谁违反承诺,谁就要接受组织的调查和处理。同时,承诺书存档备查,严格查处履责不严、违反承诺者,增强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四是谈心谈话全覆盖。县委主要领导与县四大班子成员、县委管理主要领导干部、重点岗位领导干部、负责换届工作的有关人员就贯彻落实“九严禁”纪律要求进行集中谈话,纪委书记、组织部长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分别提出要求,提醒、告诫、督促有关人员严格遵守换届纪律,打好“预防针”,提高“免疫力”。五是检查执纪全覆盖。由县纪委、组织部抽调专人组成督查组,对各乡镇严肃换届纪律的前期部署工作进行认真检查,确保达到“五个100%”。对检查中发现的工作安排不及时、工作滞后或者知晓率不高的单位,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并专门安排学习班进行封闭式补学。对查处的违反换届纪律案例及时进行通报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切实发挥查处通报的震慑作用。六是监督受理全覆盖。把严格监督、严格检查贯穿干部推荐、考察、公示和换届选举等各个环节,注重利用“12380”电话、信访、网络、短信“四位一体”的综合举报受理平台,及时受理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举报,坚持实报必查、查实必究、严格问责、及时通报,依法严惩,实行“零容忍”。第二,干部选拔任用坚持树立“六个导向”。在换届前期的干部调配中,xx县立足实际开展干部专项调研,“地毯式”搜索全县优秀干部情况,坚持树立六个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调整提拔了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同时,也甄别了一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为在集中换届中精准选优干部和配强班子筑牢了坚实基础。一是选用驾驭全局的党政正职干部。二是选用经过特殊岗位锻炼的干部。三是选用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干部。四是选用结构服从功能的四类干部。五是选用执行力和落实力强的干部。六是选用群众公认满意度高的干部。第三,提拔任用干部从严把好“三关”。一是严把政策关。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等条例规定。二是严把酝酿关。在科级干部的选拔与调整中,实行“5+3”酝酿,即由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和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常务副县长共同酝酿;同时征求其他有关县级领导或部门的意见。三是严把考察关。提拔任用干部,坚持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和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进行。考察中,多方听取对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的意见。二、xx县治理“跑官要官”面临的困难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为“跑官要官”行为提供了产生的根源:一是“官本位”思想至上。在少数干部中,名利、地位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对权力的向往、崇拜和追求,深藏于潜意识中,当官不是为了做事,而是为了光宗耀祖,取得名利和地位。当今时代,“当官”仍被认为是最有脸面的职业,“级别”仍是区分人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不少干部认为,提拔重用是体现自己才干和人生价值的最好标志,既可得到相应的经济待遇,又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当官”,必然不择手段地“跑官要官”。二是物质利益驱动。从公务员队伍内部看,不同级别在住房、医疗、福利上的差别过大,同一级别的待遇在不同的地区、部门、行业、系统差别过大,升迁和调整是最直接的激励方式,从而加剧了部分干部价值观的扭曲和对“官位”的追求。以致于一些人为了谋得更高的官职,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用巨额财物去贿赂那些掌握干部提拔任用实权的人物;一些掌握用人权力的人则把手中的权力看作是私有权力,通过权力变现谋取不正当利益,于是“跑官要官”就有了市场。三是综合考评机制不完善。有的领导在评价干部政绩与能力时,往往凭主观印象,看表面功夫、看关系亲疏,而不是看实绩,有的甚至把那些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水分经济”的干部看成是“有魄力、有开拓精神”的能人;把“能跑会送”看成是干部“外交和协调能力强”的表现等等。以致于使一些善搞“花架子”、搞假政绩和能跑会送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溜须拍马、“跑官要官”者得宠,使那些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干部越干越灰心,干部创业干事的积极性受到严重伤害。四是干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现行的干部监督体制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不敢、法律监督太晚”的问题,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各职能部门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存在单打现象,“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双方是利益共同体,查处取证困难,即使查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实工作中责任追究到位也很难落实。此外,广大干部群众对“跑官要官”者早就强烈不满,同声谴责,但是真正敢于针锋相对的,却是凤毛麟角。这种“猫不捉鼠”的现象,正中了“跑官要官”者的下怀,使其左右逢源,无所顾忌。由于“跑官要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征,当前治理工作还存在“三难”。一是界定难。有的领导以推荐或提名干部为由,在调整任用干部中,向组织递条子、打招呼、施压力,为身边的人或亲朋好友谋取官位;有的“跑官要官”者以实际困难、专业对口为名,直接或间接地向组织提要求、谋升迁,如何界定这些“正当理由”背后的“跑官要官”行为还难以把握。二是监管难。“跑官要官”无孔不入、无时不在,往往混杂于一些日常的工作联系、人际关系、亲情交往之中,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导致发现难、查证难、监管难。三是查处难。治理“跑官要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的责任,但由于权责不明确、制度不健全、惩处手段不过硬,存在着上级管得着却看不见,同级、下级看得见却不愿管、不敢管,群众既看不见也管不着的问题,助长了“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三、治理“跑官要官”的对策建议第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切实加强干部的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官本位”观念,消除“跑官要官”的思想根源。要坚持抓好以《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干部监督制度为核心的干部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干部正确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不断强化法律法纪意识,自觉抵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光彩举动、不正派行为。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既要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又要充分调动各个年龄阶段干部的积极性;既要重用招商引资、基层一线的干部,又要关心综合管理、执纪执法部门干部的成长,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干部都有干事创业的舞台和成长进步的机会,努力形成干部埋头干事、业绩群众评价、成长组织关心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各级干部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上来。第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机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由“少数人选人”和“伯乐相马”的格局。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真正形成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有效的制度框架,才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一是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要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明确提名主体,解决“谁有权提名”的问题;明确提名程序,解决“如何提名”的问题;明确提名条件,解决“哪些人可以被提名”的问题。重点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成员的提名行为。二是加大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力度。要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范围,改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方法,强化实绩导向,突出岗位需要,注重工作能力。还要进一步探索公推公选、公开遴选等其他竞争性选拔方式,继续探索创新,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多样化。要探索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为主要内容的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努力做到优中选优,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增加干部工作透明度。阳光透明是杜绝“跑官要官”的根本举措。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让领导干部熟悉、组工干部精通、广大群众了解,不断扩大群众对干部工作法规的知晓率。积极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努力做到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真正把选人用人的政策和标准交给群众,把程序和方法告诉群众,把选人用人的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群众,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热情,进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第三,建立长效谈心谈话教育机制。各级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与下级领导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了解干部诉求,理顺干部情绪。要切实做到“八个必谈”:提拔重用时必谈;取得突出成绩时必谈;接受急难险重任务时必谈;个人向组织报告重大事项时必谈;群众有举报或有意见时必谈;有错误苗头和错误倾向时必谈;班子不团结时必谈;工作中遇到重大困难时必谈。力争通过教育引导,在各级干部队伍中真正树立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权利观和价值观,从源头上制止跑官要官现象的发生。第四,拓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渠道。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为准确界定责任、实施责任追究提供基本依据。坚持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推行上级组织部门派人列席下级党委讨论决定干部工作会议制度、“一把手”用人行为离任检查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制等制度,实现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督。另一方面,要做好群众监督。畅通干部信访举报渠道,加强干部监督员和干部监督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便捷、安全、高效”的举报机制,将选人用人权力置于群众监督的“广角镜”之下,让“跑官要官”者没有藏身之地,显身立现,露头就打。第五,从严查处干部队伍不正之风。历史和现实经验反复证明,“舞弊者得利则效仿者至,舞弊者受罚则接踵者绝迹”。中央多次强调,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都必须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对“跑官要官”问题的整治,既要坚持正面教育,又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跑官要官”等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形成吏治从严的良好用人环境。要坚持集中整治与定期督查相结合,切实加大对“跑官要官”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跑官要官”者严肃批评教育,直至作出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让那些“跑官要官”者心生畏惧,自我收敛。要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对那些为“跑官要官”者创造条件甚至卖官鬻爵的,追究组织、纪律和法律责任,从源头上堵住“跑官要官”的不正之风。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