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时期军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姓名:王利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郝梅瑞2002.3.5内容提要P《¥3400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我国不可避免地加入到这场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军队也势必要加入到这场世界级人才争夺战中来。如何面对全球化给我军人才建设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制定具有我军特色的人才战略,是我们面临的十分迫切而又复杂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军人才队伍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新时期我军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时期高技术战争对军队人才素质的要求,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我军人才建设措施,希望对我军今后人才队伍的建设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词:军队人才管理机制AbstractWiththearrivaloftheknowledge—basedeconomy,thelackofhigh—techtalentsbecomesanurgentproblemfacingeverycountryintheworld.Ourcountrywillinevitablyjointheworldwidecompetitionintalents,SOdoesthearmy.Itisacomplicatedandpressingproblemtoestablishatalentsstrategywithourarmy。ScharacteristicsaccordingtotheeffectsandchallengesofglobalizationInthispaper,theauthorpointsouttheproblemsfacingthetalentsconstructionofourarmyinthenewerabasedonthe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ofthetalentsteaminthearmy.Then,basedonthehumanresourcemanagementtheoryandthemanyyears‘workingexperienceoftheauthor,aseriesofproposalsareputforward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high—techwaronthemilitarytalents.ItishopedthattheresultscanserveasareferenceforthetalentsconstructionofthearmyinthefutureKeywords:militarytalents;management;mechanism引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有专家认为,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传统产业的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又使高新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的最新调查,美国硅谷目前人7i-短缺比例高达10%,估计有34.6万个职位空缺。在日本,今后10年科技人才将短缺160万到445万。在欧洲,到2002年仅网络人才就将短缺60万人,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分别短缺18.8万、8.2万和6.7万人。为了解决人才的紧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除了大力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短、平、快的方式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抢人才、挖人才,形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人才争夺战。在这场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发达国家利用其资金和科研环境的优势^据了主动地位,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则雪上加霜。1999年美国发放的11.5万份特殊科技人才签证中,印度科技人员占了46%。因此,发展中国家如不迅速采取吸引、招揽人才的有力措施,就会在新世纪的人才竞争中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我国也不可避免的加入到这场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表明,我国从事高科技发展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156万人;近两年,我国有42%的正、副教授和50%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及农艺师退休,今后5年,我国还将有15万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形势十分严峻。此外人才的流失也十分严重,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大学、清华人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大大学五所高校随机选取了30l何人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自身对于出国留学的意向及看法。在这301名火学生中,有211名有出国意向,比例超过了70%,这表明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强烈愿望。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共达40多万,而学成归国者仅约33%。这场人才争夺战已经波及到我们的军队和国防建设,严重影响了我军科技强军的发展战略。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军队越来越难于吸引人才,而且地方一些地区和单位采取各种方式从军队抢人才、挖人才的现象日益增多,从而造成军队一些科技人员特别是高学历青年科技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在新形势下,建立平”完善军队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非常重要。第一章我军人才队伍现状一、人才在军队中的作用军队人才是一种特殊的人才,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是与准备打仗和制lE战争相联系的,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才是兴军之本,未来战场上的对抗,实质上是具有高科技知识、操纵高新技术武器的人的较最。从一定意义上说,高素质的军人比高技术武器更重要。在未来的战场上,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准拥育人封的高科技人才,谁就能取得优势和主动权。海湾战争、“沙漠之狐”行动、科索沃战争,这些20世纪90年代相继燃发于曲亚人漠和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向世人昭示,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r,军队建设和军队作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例如,在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人范围机动包抄伊军的作战计划,是由一群掌握了现代战争理论的研究生制订的。指挥这场战争的美国各军兵种-q令部中7个指挥官有6人受过研究生教育,参战的全部美军军官中每3人就有1人具有硕十学历。我国三代领导人历来都非常重视我军人才队伍的建设,我军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近、仁个世纪的历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50年代,毛泽尔同。占提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军的思想,军队完成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这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奠基阶段。80年代,邓小平同.占提出了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思想,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了战略性转变,走开了质量建设的道路,这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90年代,江泽民主席揭开了科技强军的历史新篇章,提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战略要与国家发展相适应的思想,总结了军队建设进入新时期后的实践经验,要求我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舣重历史任务,这是我军现代化建设向更高层次跃升的重要阶段。纵观世界政治、军事格局新的变化,军委江主席深刻思考我军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重人问题,对军事人才培养给予极人的关注。江主席指出:“我们是在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条件F,在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核心的深刻变革的背景r,从事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现在寸眭界主要国家军队之间已经形成了以高技术质量建设为主要标志的竞争新态势。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江主席鲜明地提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住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是摆住我竹J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历史任务,是提高部队打赢能力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并要求全军把这项L作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人计来抓。他强调:“如果我们不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就难以建设现代化的军队,也就难以战胜拥有高技术优势的敌人。”江主席还提山:“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还指出:“军队的人才不但严重缺乏,还严重流失”。军队人才的流失,带来的往往不仅是显形的物资、信息、知识、技术的损火,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才的流失,有可能带来国防尖端技术和情报的失泄密,带来国防科技发展潜力、科研创新及人才储备能力等的隐性损失,因而直接影响到国家、【t族的安危和军队的盛衰。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军队人才的保留和储备。当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要回国时,就曾遭到美国当局的百般阻挠,美国海军次长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他都能抵得上5个师。”2此事足以说明,军队高科技人才具有的特殊重要意义。二、我军人才队伍基本现状(一)资源总量人才资源丰度是指人才资源质量与数量的乘积。科学地分析和评估我国军事人才的资源丰度,是正确制定军事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我国是一个处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的农业国,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共有人口1295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55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6.1%;乡村人口为80739万人,占63.9%。文盲、半文盲率为15.8%,占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强,比150年前美国22%的文盲率只低不到7个百分点。军事人才资源60%以上在教育文化落后的乡村,人力资源总量中军事人才丰度偏低。从在校大学生数占适龄青年的比例看,80年代,各发达国家的比例都超过了20%,美国达到50%,日本达到38%。再看各国居民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美国1950年为152人,1976年为457人,80年代超过500人;日本】950年为39人,1979年增至173人,80年代达到200人;前苏联l950年为66人,80年代为193人;我国1987年为186人,含成人高校在内为36人,1995年为43.3人,1996年为47人。我国适龄青年高教入学率也比较低。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划分标准,上大学的人数占适龄人口(18—21岁)的比例在l5%以上,称之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目前,我国这一比例只有6.3%。而日本为56%,韩国为75%,新加坡为35%,台湾地区为33%。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并不充裕的潜军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国既是绝对人口大国,又是相对军事人才小国。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国民素质的基础上来遴选和培养军事人才的。分析我国军事人才资源状况,不能不涉及到】0年“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曲折。第一次世界犬战后,世界上多数国家人口出生率迅速上升,相继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达到了生育高峰。如美国的生育高峰在1962年,在这前后出生者有5600万,,‘,选民总数的41%。这些人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86%的人高中毕业,24%的人读完了4年制以上的大学,美国人称之为babyboomer(走红运的小鬼)。这一代人已成为美国建国以后受教育最好、也是最大的知识阶层,是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我国由丁受3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生育高峰在1965年。这些与美国幸运的babyboomer同一时期的出生者,其境遇恰好相反。“文革”中我国高校中断招生达4年,后开始招收“r农兵大学生”完全靠推荐,中学教育因以大量时间学工、学农也很不正规,冈而人中专毕业生实际文化水平远远没有达到大学、中学毕业的应有水平。专家推算,从1966年到1976年的10年间,我国至少少培养10万研究生,lOO万合格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200万以上中专毕业生,造成各条战线人才奇缺,后继乏人。由『I“文革”的冲击,我国人才资源年龄坐标图上形成了“马鞍型断层”曲线,新生力鼙补充出现了长达10年的短缺。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大量没有受过系统高等和3中等教育的适龄青年涌入部队。这些人中虽然有一批“老三届”,科学文化基础打得比较扎实,政治上也比较成熟,但相当一部分人,包括推荐八学的“工农兵大学生”,文化底子薄,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成长的规律证明,人的最佳学习年龄与最佳创造年龄是特定的。因此,发生在这一代人身上的断层影响,不可能在这一代人健在的时间内根本消除,需要到下个世纪的_二、三十年代中国的这一人才断层才能基本平复。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社会变革中,由于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利益的驱动,受到良好教育的社会青年进入军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我国的独生子女已经开始进入成人期,“谁来保卫21世纪的中国”的预警已成为严峻的现实。这些冈素无疑都加剧了我国军事人才资源丰度偏低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