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对策研究第一章构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意义一、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崛起的重要前提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四大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体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优势所在,拓展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广阔前景和空间。任何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资源限制内进行,没有相应的资源及不能合理地配置资源,是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物力资源(包括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与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而人力资源是一种不同于物力资源的特殊资源,是一种具有能动性和创新力的关键性资源,它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它对物力资源的利用有着支配性作用,是构成区域和国家财富的最终基础。可以说,在各类经济资源中,人力资源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来说,是重要的、第一性的资源。因此,构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崛起的重要前提。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区域之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经济的竞争,而最终又会表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的成功经验证明,要实现“经济区战略崛起”的目标,必须以区域人力资源的高素质和有效配置为前提。我们看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初始,物力资源并不占优势,但凭借着人力资源优势和区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飞跃式发展。以台湾地区为例,这个海峡东岸的海岛,在物力资源相对紧缺的前提下,凭借着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建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在总结台湾为什么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的经验时说,主要在于它培育了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成功地吸收西方工业国家花费了两百多年发展完成的“知识库”。进入21世纪,经济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区域经济整合逐渐成为国际经济运行的新形式,并赋予国际分工新的内容。我国入世后,改革不断深入,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技术、基础与产业优势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出现了珠三角,(闽南)金三角、长三角和京三角经济区,区域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福建地处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从理论上讲,可以接受两个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和辐射,获得发展机遇。但由于福建东临台湾海峡,西部高山峻岭,地理相对独立,人文独特,从实际看,福建面临着南北两大经济区迅速发展所形成的空间挤压。长三角与珠三角的产业与资本不仅难以大规模地扩散到福建,反而有将福建的产业、人才、资本吸引过去的迹象,从而出现福建被珠三角和长三角“稀释化”(即被抽走产业和资本)、“低端化”(即被置于低端产业和低端产品的配角地位)、“边缘化”(即被挤出局)的危险。也就是说,福建有可能成为孤悬东南一隅的经济增长“弱极”。从目前的状况看,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也是我国的金融中心,拥有千余所科研机构和百余所高等院校,有着大批的科技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许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愿意把工作、把家安在该地区;而珠三角本身虽不具有这些优厚的人力资源条件,但它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创造各种优惠的条件,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门人才,每年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从全国的各个地区流动到该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为2152万人,是全国吸引外来劳动力最多的地区。此外,2003年珠三角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达6.86%;长三角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4.16%;同期,海峡西岸经济区该项指标为1.8%。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发展同二者相比,将可能由于人力资源素质及数量上的差异,缺乏创新潜力,差距进一步扩大。面对与海峡东岸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和“珠三角”、“长三角”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崛起,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是福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想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夹缝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起了这样的体系,才能够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产品质量,提升区域对投资的吸引力,从而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才能够提高对其它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自然资源的使用,保护区域环境,有利于区域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还有利于高效率政府的建立,有利于社会人文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二、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要求从根本上阐释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抓住当前产业战略转移的机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当务之急。中国战略研究会何学彦博士在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8年年会上演讲时提出,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后第三轮经济增长期,从本轮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的吸纳效应看,推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变动,必然影响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同时,人力资源能力结构,也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进程。本轮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具有独特的吸纳和排斥效应,如何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使之与产业结构互动,创新人力资源结构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政府和有关服务组织都要面对的问题。他对北京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也符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需要。海峡经济区应当首先探索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战略机制,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和提升人力资源结构,利用海峡西岸对台的优势,积极加强两岸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战略意义。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应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牢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优化人才结构;加大教育投入与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同时,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的生产能力,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创新和升级。从而增强人力资源的适配性,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从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力资源现状出发,三大产业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其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广大农村,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却很低,高层次人力资本奇缺,导致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展开,农产品的附加值过低。由于其素质低下一方面致使劳动力转移困难,造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另一方面导致收入水平低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因缺乏第一产业的稳固基础而受到限制。其次,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地区来说,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而且还要强化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虽然总体上,海峡西岸经济区第二产业人力资本水平比第一产业高,但较之第三产业则明显偏低。这种人力资本的配置状况,导致当前某些支柱产业,产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性能低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也导致很多企业技术改造主要依靠进口,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从而影响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快速转变的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受到人力资本的严重制约。最后,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目标是,在第三产业结构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下降,新兴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比重上升。从第三产业内部人力资本分布情况看,大多集中于党政部门、文教卫部门、广播电影电视业,而从事信息通讯,科技开发,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行业的人才严重不足,则会使产业结构升级缺乏长远发展的深层动力。从事新兴服务业的就业人员增多,从而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也会相应提高,可以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目前,人力资源无论是素质、结构、还是利用上,都难以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来提高人力资源有力支撑体系的构建,才能顺利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是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创新的主体是具有创造力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目前,区域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实力的较量,说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们认识到人才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其关键所在,各地正纷纷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和培养人才,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保持对优秀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保持在人力资源问题上的竞争力优势是保持区域持续发展,是提升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人才外流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只要国家和地区对外进行人才交流,人才外流就不可避免。当前,地区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科技人才流动的总趋势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经济落后、科研和生括条件较差的地区流向经济发达、条件优厚的国家和地区。美国是从引进外国高级专业人才中受益最大的国家,它不仅因为直接吸纳、使用高素质的外部人才而节省了一大笔教育投入,更重要的是利用外国人才的智能生产力,推动了美国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从而为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比尔·盖茨在写给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寄语中说:“选择在中国设立我们在亚洲的第一个研究院,是因为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一语道破天机,外国企业不仅在分割中国的市场,也在争夺中国的人才。国外也以奖学金制度吸收中国优秀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到美国读书、探造和从事科学研究,导致了我国人才的外流,对我国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人力资率是一种无形的生产性资本,其收益远远高于物质资本带来的收益面对如此激烈的人才竞争战,区域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应具备人才竞争意识,广泛参与人才竞争中。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更多的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人才竞争更激烈,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更太,在如此的情况下能否赢得人才,就是能否赢得优先发展的关键。正如江泽民同志2000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高贡献率证实,其存量多少和潜力大小对经济的增长、财富的积累影响越来越明显。当然,有人力资源不等于就能够利用好这些资源,不等于就能实现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不等于就能实现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这些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区域人力资源配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对区域经济板块的各种资源实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和强化“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的基本发展格局。要形成这样的基本发展格局,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是必不可少的。要尽快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粒度,提升现有人力资源的素质,扩大区内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化区内人力资源的配置,促进区内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吸引区外人力资源的加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区内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核心作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四、与海峡西岸产业人力资源的支撑体系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凸显对台优势、扩大对外开发水平的根本保证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提“海峡西岸”,是因为还有“海峡东岸”,即台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在于要为将来与海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