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的用人观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析《论语》中的用人观点《论语》中有许多关于选人、用人的论述,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把用人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关系民心向背、国家兴亡的高度。如:哀公问政,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把正直无私的人选拔出来,“错”同“措”,放置的意思,放置到哪里呢?放置到邪恶、不正直的人在上面,那么老百姓是不会诚服的。对于卫灵公无道,却没有亡国的原因,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有仲叔圉办理对外事务,祝鮀治理内务,王孙贾统帅军队。既然如此,又怎么会丧失君位呢?这个卫灵公虽然无道,但他用对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才使国家得以正常运转。用人德为先。“德”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他认为一个人的德行是首要的,是为人之根本,无德不足以立世。这与我们历来坚持德才兼备并把德放在第一位的选人用人标准是一致的。“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力气,而是它的品德。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说:读书人应志于德行的修养,如果不能安于清贫,以敝衣敝食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跟他共议大事的。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孔子说:即使有周-2-公那样才华和美貌,假若他既骄傲又促狭,也是不值得称道的。他认为美好的品德远比智力重要,好的品德可以使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否则,不论他具有多么令人惊叹的才智,也是不足以称道的。做官先做人,做人德为先。我们现在所说的“德”,应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即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先做一个以德为本的好人,才会成为一心为民的好官。有人形象地说:领导干部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一个普通的人,品德不好只是自己的名声问题,而选拔任用一个品德败坏的干部,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和危害性是无法估计,也是不容易消除的。试想一个与党离心离德、素质低下的领导者,怎么会调动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怎么能让群众心悦诚服呢?用人要以识人为基础,因此人才考察,至关重要。要想正确地认识一个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孔子认为最大的智慧就是知人,也就是如何正确地判断一个人。对此,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把握:一是要坚持自己的标准。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日:“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意思是全乡人都喜欢、赞扬的人,不能肯定就是好人;全乡人都厌恶、憎恨的人,也不能肯定是坏人。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赞扬他,全乡的坏人都厌-3-恶他。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人好之,必察焉。”大家都厌恶的人,我们必须考察一番,大家都喜欢的人,我们也一定要考察一番。要具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理性,坚持自己的标准,经过独立的思考,理性的判断,然后做出结论;决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二是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所做的事,观察他做事的原因,以及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考察一个人时,不仅要听他的言论,更重要的是考察他的行为,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考察他内心的思想境界。这样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由内到外才能正确地认识一个人。当然,这种认识并不只是看别人的缺点,也应该据此去发现一个人的闪光之处,真正地做到识人、知人。三是根据所犯过失的类型来观察一个人。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认为一个人与他同类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确知这个人是哪一类的人了。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以及他对待错误的态度,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和人品了。四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考验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树、柏树凋零得最晚。“困心横虑,玉汝于成。”非常的境遇方显非常的气节,艰-4-苦的际遇、失望的境地可以全面考验一个人的品格、意志和能力。识人是为了选人、用人。选贤任能,知人善任才能治国平天下。那么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呢?对此,孔子认为:一、不因人废言。孔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因一个人说了好话就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说的有用的话。也就是说既不要被一个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又不要因为一个人有过错而否定他的一切。二、要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意思是君子也有弱点,也有他不可做的小事情,但是可以授予重任;小人虽然不能授予重任,但可以做一些小事情。作为领导者,要能发掘下属闪光的地方,然后将他安排到最合适的职位上。人得其位,位得其人,以求得人与事的统一。“垃圾是放错位置的人才”,“巨匠手中无废料”,一个人没有大用,总有小用。只有用人所长,避人所短,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上,通过调整职能、改换位置、才能让每一个人的作用都充分发挥出来,创造出1+12的神奇效果。三、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全才是极少甚至是没有的,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才能,同时有其他方面缺点的人,总是多数。因此孔子认为对人才要看主流,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四、人才应具有实践能力。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不主张读死-5-书,把《诗经》三百篇背得很熟的人,让他处理政务,却办不好;让他处理外交事务,不能独立地交涉,这样的人虽然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知识再渊博,没有一点实践能力,不能独立处理事务,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书呆子。只有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五、人才应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作为人才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干,而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首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即与本职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专业知识,从事什么工作,就必须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里手,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人才,知识面越宽,综合能力就会越强,在工作实践中就能够游刃有余。六、重视年轻人的作用。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矣。”年轻人年富力强,前途无量,其势不可挡,怎么断定他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是不足以让人敬畏的。所以应大胆地启用年轻人。同时,年轻人应惜时好学,锐意进取,才能有所得,有所为。孔子认为领导者在选人用人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在这里孔子认为臧文仲知道柳下惠是个人才而不举荐他,使其不能为国家出-6-力,堵塞了人才晋升的途径,好比把官位视为私有,如同窃取了官位。因此作为领导者不仅要独具慧眼,发现人才,起用人才,更要有容人之量,敢于推荐、启用比自己强的人。长江后浪推前浪,通过建立畅通无阻的人才发现机制和人才引荐机制,积极为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推动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孔子的这些话语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依然生动而鲜活,读来如清风拂面。在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我么不妨从中汲取智慧、继承创新,真正形成一个风清气正、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