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设计思想】必修课本《信息技术基础》编写的主线是: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可见,信息的获取是学好其它后续信息知识的基础。本案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切实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奠定基础。【教材分析】新教材以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结、归纳和提升为手段,从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的需求出发,以“信息获取评价—加工表达—发布与交流—存储与管理”为主线,突出将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与实践中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能否成功进行信息获取。【学情分析】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每班的大部分同学已懂得信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也能较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一般特征,已能从周围的一些事和物简单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因为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中学)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信息这个概念和信息一般特征的理解还不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并能简单剖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剖析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教学难点】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正确剖析【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探究研讨法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媒体】网络教室电子极域教室控制系统【教学过程】一、引言通过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知道信息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感觉剥夺实验),也知道了信息技术工具的发展日新月异(资料:一部手机挽救了128名乘客的生命),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这就是我们这一章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走好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主线中地第一步。二、情景引入[问题1]:请阅读(1分钟)课本上关于杨叔子院士年轻时在咸宁“劳动锻炼”插队劳动大猪菜的故事并思考:①杨院士是如何出色、超额完成任务的?②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③如果是需要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又会怎么做?(请同桌同学组成探究小组讨论,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问(抽选五个小组),最后可能的答案为:①像杨院士那样直接将猪赶到现场进行观察;②通过问别人(通常是养猪专家)得知;③从书中认识猪菜;④其他1:通过电视等媒体获得相关的知识;⑤其他2:⑥其他3:[问题2]:按照第一种方案,若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应采取何种方案呢?(学生回答:可采用后几种方案)[问题3]:刚刚有的同学提出第四种方案(通过电视等媒体),但在杨叔子院士年轻时候,电视等现代化媒体还很少,几乎没有,通过这种途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今,已是21世纪了,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了,像电视这些媒体已进入千家万户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同学们课后思考)[教师总结]:通过这个小故事,说明了:①有效获取信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②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获取信息,可以说,信息获取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起点。[体验与实践]:1、同学们经常跟随父母出去旅游,假如今年国庆节你要和你的父母一起到我们的连云港花果山一游,深入地了解一下孙悟空老家的情况,感受一下《西游记》中描述的水帘洞的优美胜境,那么你在出游前应作好哪些准备呢(如:行程路线、车票的票价、天气情况等)?(分组发言——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填写下表)(还可到连云港旅游信息网去浏览一下:)2、假如你想将我们学校——江阴高级中学介绍给你的朋友,请你就某个方面先确定介绍的主题(如:校园风貌、校园文化、软硬件设施、教学资源、师生活动等),然后确定获取这些主题信息的渠道,以多种方式收集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得出最终的介绍方案。(课后组长牵头组织,做好发言记录。可以参考我校网站:)三、从简单例子说起——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学生阅读]:课本13页小资料——刘蕾获取周日郊区天气情况的信息(1分钟)[任务设置]:(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刘蕾是如何获取周日天气情况的信息的。(2)写出她获取这个信息所有的可能途径。(①看电视;②报纸;③121天气预报信息台;④上网查询;⑤手机、小灵通编辑短信)[小常识]:(刘蕾到郊外踏青)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教师总结]:刘蕾对一系列可能获取周日天气情况的信息来源进行了判断及选择,最终选择了拨打121信息台的方式,从而通过电话查找到了她所需要的天气信息——天气晴好。这就是刘蕾同学获取周日天气情况信息的一般过程。由此我们上升到理论高度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进行归纳如下图:[简单剖析]:需要获取周日郊区的天气信息——定位信息需求;比较各种获取天气信息渠道后选择121信息台——选择信息来源;拨打121电话查询天气预报信息——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如果信息获取不成功或获取的信息不合适,则需要调整过程重新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和调整过程。[体验与实践]:同学们之所以能够在我们这样一所倍受关注的学校读书,都是在上半年的中考中“过五关斩六将”拼过来的。同学们是否还能回忆出当时填写志愿的情景吗?你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我们江阴高级中学的信息的从而选择了江阴高级中学?(参考途径:自身的学习情况、教育部门意见、家长亲戚意见、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意见、到招生学校去了解等)——组内交流与评价,小组长反馈汇总信息。四、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学生阅读]: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14页“资料”(2分钟)——李峥参与学校组织的“奥运在我心中”知识竞赛,为此他收集与奥运会有关的知识信息。请同学们参照刘蕾获取天气情况的流程图试着画出李峥获取奥运知识信息的流程图。[学生板演与交流]:每组派出一位同学到白板前展示自己画好的流程图,请其他组同学对已板演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相互交流。(以下是参考流程图)[教师总结与剖析具体环节]1、定位信息需求信息需求包括所需要的信息和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时间范围;②地域范围;③内容范围。也就是说“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什么样的信息”。准确定位信息需求的好处:确保信息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减少信息获取的工作量,提高信息获取效率。▲请同学们定位上面两个例子中的信息需求。(①刘蕾获取周日郊区的天气预报信息;②李峥获取奥运会历史上的各种信息。)2、选择信息来源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使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多样。阅读参考书本P15“表2-1信息来源的分类”,并结合上面三例说明杨叔子、刘蕾和李峥都考虑了哪些信息来源?▲请同学们表述述前面三个例子中涉及到的信息来源。附:信息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①文献型信息源②口头型信息源(个人型信息源)③电子型信息源④实物型信息源(现场信息源)注:不同的信息来源还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如(举生活中两例:报纸与网络联姻,电视与网络、电话互动,网络与报纸、电视、广播同步)。既然信息来源是如此丰富且各具优点,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来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可根据我们的需求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去掉一些不合适的信息来源,再从最方便、性价比最好的信息来源开始尝试,如未达到目的,则需再做选择。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同样也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①现场观察法②问卷调查法③访谈法④检索法(文献检索、网络检索)⑤实验法现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已越来越广泛了。(为讲解“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节作铺垫。)4、评价信息即是以先前所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数量、信息的适用性、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时效)为依据,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评价信息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其实在获取信息的过程就一直在评价及挑选,即评价贯穿整个信息获取在过程。如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就需作重新调整。[思考与研讨]因特网上有我们需要丰富多彩的信息,现在我们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已越来越广泛了。那么,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我们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来自因特网上的大量的信息呢?(参考《信息技术基础实践指导》16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评价:1、信息的权威性;(网站的主办者、作者、网页的制作和发布机构等信息).edu是教育类网站,既可能是严肃的学术研究,也可能是学生随意制作的主页。.gov或.gov.cn是政府网站,一般比较权威、可靠,不会随意发布不准确的信息。.com或.com.cn是商业网站,最常见。在介绍自己的产品时往往会夸大其辞,所以要注意批判性地接受。.net网络服务公司,为商业或个人用户提供服务。.org一般是非赢利性组织,其观点可能带有倾向性。2、信息的准确性;(文字是否通畅、统计表或图片是否清晰易读、文章、组织或个人资料的科学性等)3、信息的客观性;(网站主办者、主要投资者、作者所属机构利益与文章内容是否有关联等)4、信息的时效性。(网页或文档的创建日期、发布日期、最后修改日期等)五、布置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