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一节三个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二节IASC的初期立场和努力成果第三节IASC的目标和组织机构第七节重塑IASC的未来第八节IASB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的进展第九节对“重塑IASC的未来”的回顾与展望教学要求1、了解IASC三个阶段的发展战略2、理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的原因3、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后的一些变化4、熟悉IASB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的进展5、了解当前IFRS在全球范围内被采纳的情况第一节三个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三节IASC的目标和组织机构(两节合起来讲)一、IASC的简介1、建立1973年6月,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爱尔兰以及美国的16个职业会计团体,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83年起,国际会计联合会成员的所有职业团体均已成为IASC的成员。至2008年1月,其成员己发展到包括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个团体成员。中国于1998年5月正式加入IASC。2、基本目标(1)本着公众利益,制定并发布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遵循的会计准则,并推动这些会计准则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守;(2)为改进和协调有关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则、准则和程序,广泛的开展工作。这标志着IASC已经趋向于把建立“全球会计”作为它的目标了,但还没有作出十分明确和坚定的表述。3、组织机构(1)理事会。成立于1973年,成员包括职业会计师团体,也包括其他利益集团。理事会作为最高执行机构,负责批准国际会计准则和征求意见稿的发布。(2)咨询组。成立于1981年,包括代表报告编制者和使用者的国际性组织、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管机构的代表,以及来自发展研究机构、准则制定机构、政府间组织的代表或观察员。咨询组主要是与理事会讨论国际会计准则的技术性问题、工作计划和IASC的战略,直接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3)顾问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集中了来自会计职业界、企业界、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团体的高素质精英。主要负责:①复核评价理事会的战略和规划是否满足IASC成员的要求;②每年向理事会报告实现目标的运作过程的有效性;③促进会计职业团体、企业界、其他各集团参与IASC并接受国际会计准则;④审阅IASC的预算和财务报告。(4)常设解释委员会1998年成立,包括不同国家财务报告使用者、编制者、审计者的代表,来自理事会的联络员,来自IOSCO和原欧洲共同体的观察员。常设解释委员会相当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下设立的紧急问题工作小组,处理运用国际会计准则时出现的问题,同时发布一系列解释公告,来指导国际会计准则与实务的结合。(5)战略工作组1997年成立,负责研究IASC在完成核心准则以后的战略和组织结构、IASC的运作程序、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关系、以及IASC的教育培训和资金筹集。二、IASC重组前IAS的制定和发布程序IASC在制定、发布国际会计准则时,采用了一套较完整的程序,称为“充分程序”,大致如下:建议新项目-列入计划内-研究资料-撰写大纲-公布规划草案-提交最终草案-发布征求意见稿-通过国际会计准则草案-公布国际会计准则。开始选定的利益集团范围很窄,主要是会计团体、银行、国际经贸组织;准则制定中有关草案、筹划委员会的议事内容,草案的批准、对征求意见稿的返回意见稿均不对外公开。三、IASC三个阶段的发展战略1、20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已是经济全球化的集中体现,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尚不明显。许多人对国际会计准则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遵守持怀疑态度。当时IASC的战略是:与银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经贸组织等联系和合作,协调各国现有的会计准则,但在国际会计准则的体系、国际会计准则与各国会计准则的关系、IASC的发展方向等战略性问题上的思路仍不清晰。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各国的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国家财务报告编制者和使用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开始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并产生了同IASC合作的意向,证券监管机构也开始重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此时,IASC将战略调整为:引起更多的利益集团的注意,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的地位,逐步形成规范现有会计实务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3、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资本市场国际化浪潮空前高涨,同时亚洲金融危机的警钟敲响了,风险的涉及范围和影响也达到全球化,只有增强资本市场的透明度,风险才可能得到控制。而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IASC立足于全球化的资本市场,旨在协调各国会计准则,增加会计信息可比性,这就适应了国际资本市场上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这一发展的黄金时期,IASC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战略:①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进行直接、密切的联系和合作;②建立从基础准则到核心准则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③处理好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关系;第二节IASC的初期立场和努力成果一、IASC的初期立场IASC表示,它和会计职业界都“无权强制执行国际协议或要求遵从国际会计准则”。它的努力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各自管辖范围内对它的工作的认可和支持”。IASC公布的会计准则,不能取代各国规范财务报表的国内规定。。二、IASC的活动及成果1、第一阶段(1973-1989)——主要会计准则制定初期实际上是认可世界上主要国家对主要会计问题采用的方法:兼容并包在第一阶段共制定了26份IAS2、第二阶段(1989-1995)——巩固期减少会计处理中的备选方案,以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的可比性以1989年的“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改进”项目的公布和在1995年生效的修订后的10个主要会计准则为标志这个项目为会计准则的可比性取得一个有质量的实质性成就提供了条件3、第三阶段(1995-2000)——核心准则期2000年5月,IOSCO批准和推荐了IAS中的30份准则,标志着全球财务报告协调化的一个里程碑二、推行IAS依靠的力量IASC是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它所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加以执行和实施:1、成员团体的义务2、会计职业界国际组织和其他国际性组织的认可与支持第七节重塑IASC的未来第八节IASB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的进展第九节对“重塑IASC的未来”的回顾与展望(三节一起讲)一、IASC改组的动因分析1、国际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对国际会计准则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提高国际会计准则质量的巨大压力,这是促使IASC改组的重要原因。2、IASC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国际支持达到新的阶段,客观上要求IASC进行改组,以回应国际社会的要求与期望。3、IASC的组织机制和财政困境,对IASC承担的任务和今后发展带来的制约迫使其尽快改组。4、由于没有美国的参与和支持,IASC在20世纪末所处的境况决定了其除非改变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否则新的国际会计准则(IAS)出台将困难重重,或者即使出台,其权威性也将大打折扣,IASC的战略重组已成必然。二、重组后的七大变化变化之一:组织架构(P181)(一)原组织架构的缺陷分析首先,从性质上说,IASC属于会计职业界的国际组织,与IFAC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经费也主要由理事会单位和IFAC提供,其准则自然就更多地代表了会计职业团体的利益,因此IASC貌似独立实质并非完全独立;其次,IASC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缺乏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即使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只能作为观察员出席IASC的理事会议;最后,IASC理事会主要由兼职人员组成,并且缺少会计与财务方面具有公认胜任能力的专家,难以保证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由于以上原因,加上美国这一强势国家没有在IASC理事会中担任“主发言人”的地位,在美国的积极参与下,IASC的改组就势在必行了。(二)新的组织架构1、提名委员会。成立于1999年12月,其主席由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阿瑟.利维特(ArthurLevitt)担任。其主要职责是任命受托人会的首批成员。2、受托人会。受托人会作为IASC的管理与监督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任命IASB、准则咨询委员会及常设解释委员会,为IASC筹集资金,对IASC运作的效率进行监控,对IASC的预算进行审批及负责修改章程及其他一切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相关的、非技术层面的工作。3、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2001年1月成立,其主席由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担任。IASB作为IAS的制订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IASC日常的技术安排和有关技术问题的项目规划,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征求意见稿的起草与公布;常设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的最终批准,对重大项目公布原则公告草案或其他讨论性文件,以公开征求意见,成立指导委员会为重要项目提供咨询等。IASB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IASB成员全部由具有高度胜任能力的财务会计与报告方面的专家组成。第二,IASB尤其加强了与各主要国家准则制定机构的联系。第三,首届IASB成员主要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第四,在IASB的14位成员中,美国就占了5个席位。4、准则咨询委员会。其职责是向IASB提供有关准则立项及工作轻重缓急、前后顺序的建议;向IASB表述自身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或人士对准则项目的意见;向IASB或受托人基金会提供其他建议。5、常设解释委员会。其职责是依据IASC《框架》或IASB要求,负责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进行解释;公布解释公告草案及公开征求意见;向IASB报告并获得IASB对解释公告的批准。IASC改组时,在组织架构方面基本仿照了美国的模式。变化之二:基本目标(P180)IASC改组后,IASC基金会对IASB明确了新的工作目标:(1)为了公众的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并具有实施效力的全球会计准则;(2)促使这些准则得到使用和严格的应用;(3)促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达到高质量的趋同。新的目标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新要求:第一,强调制定具有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第二,更加重视国际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的使用与严格应用;第三,竭力提倡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趋同”。IASB新目标的提出,实际上已将IASC原先作为各国会计准则“协调者”的身份转变成IASB作为“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者”的身份,并将致力于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变化之三:准则的称谓(P167)改组前发布的准则称为“国际会计准则”(IAS)改组后发布的准则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变化之四:准则的规范对象(P186)IASC所发布的IAS,主要以工商企业的交易和事项为主要的规范对象。从IASB的工作计划看,IFRS规范对象的范围有所扩大,除工商企业外,还为特定行业的交易和事项作规定要求,如银行业、保险业、采掘业等。同时,IASB还考虑制定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和新兴经济的会计准则。变化之五:准则的制定程序(P186)为了保证IASB能够制定出高质量的IFRS,IASC基金会章程要求IASB将“国际性的应循程序”作为其运作程序。第一,程序更加公开。第二,举行听证会和实地测试。第三,加强了与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充分程序的协调。第四,IASB在发布征求意见稿和会计准则时,还将公布IASB成员的不同意见以及形成最终结论的基础,从而使准则制定程序更加完善。变化之六:准则的制定导向(P186)更加重视“以原则为基础”,鼓励会计职业判断。变化之七:准则的国际影响(P192)IASC改组后,由于IASB增强了与国际社会尤其是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联系,IFRS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它们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势力集团——欧盟和美国均先后表态支持IASB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做出的努力,英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或者承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