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岸社会福利政策建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為兩岸社會福利政策建言目錄前言美國的社會安全壹.中、美國情的差異貳.中國大陸的問題叁.台灣的問題肆.美國社會安全制度的概要伍.美國社會安全的財務管理參考資料前言美國的社會安全(SocialSecurityintheU.S.)美國社會安全制度創始於1935年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mDelanoRoosevelt)總統簽署原始的「社會安全法案」(SocialSecurityAct)之時,實施至今,歷時73年.根據2008年該制度所屬四大信託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年度報告列示,2007年12月份四大基金的受惠人數高達九千三百九十萬人;2007全年四大基金共付出約10,261億美元.這「社會安全計畫」可說是美國政府花錢最大的計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畫.也是一個造福人群最有成就的計畫.73年之間,為了因應歷年所發生的財務危機,及各種問題,經過許多次的修訂、補强、和改善.至今仍未臻於完善.因為社會發展和經濟活動,都是動態的.客觀環境年年在變,這個制度就必須不斷的隨機應變,適時調整.如此累積了73年的經驗,使這個系统一路走來穩定如盤石.有關這個制度的運作、調適、和掌控,己形成了一套相當成熟的方法、技巧、或學問.是近百年間許多人智慧和學識的結晶.可稱為美國的「國寶」而當之無愧.這一套寶貴的經驗,恰好是我國兩岸政府當前最最需要的「他山之石」.壹.中、美國情的差異2中國和美國的民情風俗是有所不同的.在此僅就本文主題有關的方面,提出兩個現象來討論.一個是社會的「消費習慣」不同.中國人自古是以農立國的.一慣都相信要「積穀防饑、養兒防老」.因此一般都崇尚克勤克儉.「儲蓄」的意願遠超過「消費」的慾望.而美國早就是工商業為主的社會.那是須要「鼓勵消費」來「刺激生產」的.大凡房子、車子、以及大件的機具用品,都盛行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取得.先消費,後付款.因此大多数人都没有儲蓄而有負債.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寅吃卯糧」.和我們「積穀防饑」的旨趣恰恰相反.因此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的制度,在美國社會中的需要,遠超過中國社會.這方面的發展和成就,也就較為超前了.另一個不同的現象是「家庭結構」不同.中國人一向重視孝道,重視家庭.「仰事父母,俯蓄妻子」,被認為是天賦的責任,是傳統的美德.因此三代同堂是極為普遍的家庭結構.在農業社會中,勞力附着於土地.三代同堂,幼有所養,老有所終,是很自然的事.工商業社會中,出外謀生的人,遊走四方.小家庭的組織也就很自然的產生了.在美國的社會中,奉養父母就遠不如養育兒女那樣受到重視了.因此,他們老人失養、孤獨等社會問題,就遠比中國的嚴重.因此社會救助的制度也就比較周延、成熟,很普遍的為社會所接受、所依賴了.據北加州台灣醫學會會長陳宗鋹醫師數十年的實地經驗,住在他所服務的七所老人院和療養院内的住户中,白人遠多於東方人,就是見證.農業是投資報酬率最低的行業.随着時代的變遷,中國的生產主力也逐漸由農業轉型為工商業、服務業了.傳統的「消費觀念」和「家庭觀念」也逐漸西化了.老人、低收入者、殘疾者、、、等弱勢族群,對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制度的需求也日見重要了.而台灣海峽兩岸,半個多世紀以來,各走各路.各自發展出各自的成就,同時在這方面也各自衍生出一些值得探討、也必須解決的問題.而向西方借鏡,肯定有助於問題之解決.貳.中國大陸的問題中國大陸自從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國家快速的富有了起來.其成功的關鍵之一,是政策的方向正確.其中包括兩大要點:․容許私有財產政策,和․採用自由市場經濟政策.3這兩個政策是誘發人們潛在「生產」能力的重要因素.實施之後,果然如所預期的「使一部份人先富有起來」了.可是在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同時,也必然的造成了社會貧富不均的現象.而在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之際,似乎沒能及時採行有效的調適措施.其結果,也必然的掀起了社會動盪不安的隱憂.致使當年改革開放的設計大師兼推手鄧小平先生,為了堅定國人對改革開放的信心,在1992年南巡期間所發表的著名的「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警語,果然在他身後發酵起來.基於民間不滿情緒日益滋長,和左派的學者們再度掀起對改革開放强烈的置疑,並發動了重建馬克斯主義理論的要求.政府逼於情勢,終於在2005年毛澤東誕辰日成立了「馬克斯主義研究院」,成為官方最高階研究機構之一.讓非常極端的左派知識分子程恩富教授担任常務副院長,讓很多長久淡出了的馬克斯主義學者得以東山再起.於是對改革開放政策置疑的聲音如雨後春筍一般的發了出來.而執政的領導們則沉默不言.俟左派學者們暢所欲言之後,情緒獲得舒緩.直到2006年3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終於公開的、明確的表態:「要毫不動搖的堅持改革的方向,進一步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先生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決策,當前改革正處在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加快推動各項改革」.不過胡主席在提出要繼續推動改革發展之同時也說了:「要更加注意社會公平和社會隱定,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這兩句話確實指明了一個正確的目標,一個美好的願景.也說出了問題的所在.然而,如何能「公平」?如何能「共享」?具體「方法」何在?這就談到了本文的主題:「財富(或所得)之重分配的方法(或手段)」問題了!「所得重分配」的方法,可以概括的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中共、蘇聯和東歐共產國家曾經試用過的「硬性重分配」的方法.例如將土地和私有的財產收歸國有,民間的金銀財寶、古董文物、不得私自藏匿,必須上繳.將人民分類,運用清算鬥爭的方式,使地主、屋主、富人們掃地出門、下放、勞改.讓窮人翻身,住進富人的家宅.以及許許多多類似的方法.當年流落上海街頭,被上海人鄙稱為「羅宋癟三」的白俄,大多是俄羅斯的皇親貴族.中國大陸也曾有過類似的令人不忍回憶而又難忘的往事.這些方法及其結果,乃是實現馬克斯主義的產物.馬克斯主義所強調、所堅持的四大主張:「暴力’革命」、「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和「消滅私有財產,實現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等.不但製造了社的對立,破壞了社會的和諧,最嚴重的是使人們失去了「生產意願」,4而扼殺了「社會潛在的生產力」.社會再也不能「致富」了.所謂的「自然災害年」不就是這麼來的嗎?它使社會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充其量讓一部份人享受了一時的快意,却造成全民長遠的痛,和普遍的貧了.這是歷史的教訓.第二類是歐美西方民主國家所採用的「柔性重分配」的方法.其中為人熟知且效用卓著的有下列四大項:(1)英文叫做”Privatization”.一般譯做「民營化」.唯按其內含及精神而言,應稱之為「民有化」.「民有」一定就是「民營」的了.「民有化」運動在英國和加拿大做得最為成功.英國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推行的「居者有其屋」和「業者有其產」等政策,給英國社會的經濟結構和生產力,帶來了空前的改善.加拿大有一家省營事業的「民有化」做法,是將這家公司資產重估的總值,除以當時省民的總人口數,計得平均每股不到五元加幣.將股票分給了每一個省民.到期不去領取的,都送給了慈善機構.而有意經營者則向市場去收購散股,去接手經營.這種做法,和將「私有財產收歸國有」的旨趣,恰恰相反.不但因為「民有」而激發了投資者「潛在的生產力」,同時也為國家財富的重新「分配」立下了最「公平」的典範.值得借鏡.即使為了財政上的需要而不能「送」,也不妨「賣」.但只能作價賣給每一個公民,「一人一份」;而不得由少數財團來競購.台灣的「金改」,將人民的財產「改」到少數財閥和不肖官員的名下.實在是最壞的悪例.當然,要「分送」或「賣」給每一個公民,「一人一份」.在實際的作業上有一定的難度.幸好這一次為了因應全球性金融風暴,台灣新政府發行「消費劵」的措施,將實驗一下「一人一份」的作業.必然能證實將來國內「公有事業民有化」時,採行「一人一份」的可性行.在此且容我先插一段題外的話.一提到「資本家」或「資本主義」,很多人就有反感.但提到「社會潛在的生產力」,則不能不提到「企業家」.「企業家」是不等同於「資本家」的.例如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雅虎公司的楊致遠、聯電公司的曹興誠、、、,都不是天生的「資本家」,而是苦幹而致富的「企業家」.他們都有尖端科技的學識,但也不等同於「科學家」.「科學家」中就有人戴著諾貝爾獎的光環,而淪為渣滓政客們的隨從者.企業家更不會是特權份子,因為想靠關係而佔便宜的人,往往是志在私人利益,而不會想造福人群的.真正「企業家」的特質是「有能力將資金、技術、人力、土地、工具、、等生產因素組合起來,看準了方向、時機、和分寸,去從事一番事業,使各種生產因素,產生協力作用,造成1+1=3的效用而致富的人」.在他們致富的同時,他們的工作伙伴、員工,不但獲得了就業的5機會,也會跟著富有起來.他們的產品也必然能使消費者的生活品質獲得改善,否則是銷不出去的.因此「企業家」是有能力帶動社會致富和增進全體人民生活品質的人,不要去排斥「他們」.但「企業家」只有在「私有財產制度」和「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下才能生存、才能發展的.所以也不要去排斥「它們」.(2)税制.課稅不僅是為了籌措政府運作的財源.課稅的範圍、和税率的高低,設計得妥當,可以造成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來增加國內的生產;設計得不妥,則會肇致國內資金外流,削弱國內的生產力.同時,累進稅率是對高所得者課以高稅率,對低所得者課以低税率的做法,雖不似相等稅率的絕對公平,但蟻駝一粒,馬負千鈞,就所得重分配的宗旨而言,是有效力的相對公平.一般福利國家都行之有素,而人人都安然接受.其關鍵乃在於税率差距之適當與否.(3)保險制度.是兼具分擔風險和積穀防饑雙重作用的社會福利措施.其權利與義務之設定與掌控,均有賴於精密的計算和社會的誠信.(4)社會福利措施.也稱做社會保險.有别於上述保險制度者,除了分擔風險和積穀防饑的作用而外,還具有給予社會上弱勢族群適度的救濟或補助的性質.上述這四項措施,可說是大力促進「生產」之同時而兼顧到「分配」的配套措施.使「生產」與「分配」能均衡發展而無偏頗,以達到「均富」的境界.在歐、美等實施資本主義的福利國家,行之多年,均獲致卓越的成功.在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大陸和台灣,也都在做.但是,也許是「橘逾淮而北為枳」的緣故,其結果却很不地道.尤其在台灣,問題變得十分嚴重.本文的主旨,乃針對上述第(3),(4)兩項,提供美國社會安全制度及其財務管理的做法,供兩岸主其事者參考.尤其關於財務管理的方法和掌控,更具參考價值.在說明台灣問題之前,且容我再說一句題外的話.關於2005年成立「馬克斯主義研究院」一事,我相信在成立這個研究院之時,胡錦濤先生和溫家寶先生,這兩位國家領導人的心中,早己拿定了主意:「改革發展政策是必須要繼續推行的」.然而他們並沒有對這些極左的馬克斯主義信奉者,義正辭嚴地予以駁斥,更没有施以高壓.而是花了二千多萬人民幣成立了6這個研究院,等到時機成熟,才發表了他們的心聲.這好比治水的高手,都知道「疏洪道」優於「防波堤」的道理.如此這般,將鄧先生「防止左」的警示,採用「疏導左」來處理,充份展示了更高一檔的政治智慧和風範.因此我也相信,在處理兩岸統獨問題上,這兩位國家領導人,也具有高檔的政治智慧和風範.參-.台灣的問題當台灣在兩蔣主政的時代,由於領導人清亷勤政,講信修睦,禮賢下士.致能俊賢羣集,將士用命.上行下效,風行草偃之結果,大局安定,社會風氣良好.加上政策方向正確,因此而營造出優良的投資環境.使經濟獲得蓬勃的發展,使貧富差距成為世界最小.其間雖然頻遭外來的打擊,歴經風險,然而在當局堅定卓越的領導之下,全民處變不驚,莊敬自強.仍能在狂風暴雨之中,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首,確是名至實歸的.可嘆昔日的風光,如今己不堪回首了.自從李登輝接掌了大權,開創了國家元首不講誠信、和涉嫌貪黷的兩大先例;台灣開始進入了黑金政治的時代.及至政黨輪替,民進黨扁政府上了台,第一家庭帶動的貪腐風氣,更登上了顛峰,政壇的歪風,更囂張到極至.澈底破壞了兩蔣時代慘澹經營而建立起來的投資環境,於是外資裹足不前、台商紛紛西進南下、資金與技術大量外流、國內生產萎缩、失業增加、經濟下沉.同時,不肖官員和財團聯手操作之結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