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佛教与社会福利的对话作者:王顺民提要基本上,人间佛教已是当代佛教的中心思想之一,然而就佛教与社会福利两者历史结合的社会学考察而言,相当程度上人间佛教依然还是存在着某种创造性模糊,而无法落实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准此,有关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正是建基在人间佛教前瞻性的思潮上,正视当前台湾社会的现实性,藉以思索佛教人间化未来的可行之道。对此,就社会福利、社会工作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一般性综合考察,我们提出以『佛教小区化』来作为人间佛教转化的机制所在,不过,在『佛教小区化』的运作过程里,可能还需要更周延的规划与统整,这其中包括有精舍、讲堂本身无障碍环境的全面改造以及社福专业人材的制度性养成。除此以外,佛教团体也当以一种开放的胸襟,主动地与外界进行对话、合作。总之,落实人间佛教的究竟关怀自然还是有其所无法回避的内在限制。(本论文初稿曾发表于由佛光山南华管理学院所主办的《第一届当代宗教学学术研讨会》,作者感谢大会评论人张珣教授对该论文的指正。再者,本文的大标题是作者采借自郭登聪老师的用词,事实上,文中若干的原始概念主要也是从与郭老师的对话中,激荡出来的灵感。当然,通篇的文责还是由作者自负。最后,也仅以此篇文章作为作者中正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博士班五年学习生涯的一个驻角,并且感谢中正师长与同学们对于个人所带给的知识成长!)关键词:人间佛教、老人福利、佛教小区化、福利服务输送。一.前言基本上,「人间佛教」(其它相类似的概念,像是「人生佛教」、「人乘佛教」)已成为当代佛教的中心思想之一,然而,人间佛教究竟仅是停留在抽象概念上的理论研讨,还是已经透过不同的形貌具实地展现在当代台湾社会之中。抑有进者,人间佛教已否有一基进的转化(radicaltransformation),藉此响应变迁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总之,当人间佛教已经被内化成为教界人士和社会大众熟悉的价值观时,本篇论文将就佛教与社会福利两者相与结合的历史性考察切入,试着要讨论两个问题:首先是,人间佛教是否还是停留在抽象概念的论述上,抑或已经而落实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其次,建基在人间佛教前瞻性的思潮上,在面对当前台湾社会现实的发展情况底下,人间佛教未来的可行之道为何?二.「人间佛教」的原初意义与历史意涵「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增壹阿含经》光复以来,台湾佛教最大的变迁,乃是佛教人间化的提倡,事实上,在中国现代史上最早积极提倡人间佛教(人生佛教)的佛教界人士是太虚法师,相对于以往佛教被指称为『死的佛教』与『鬼的佛教』,太虚法师提出与此相对的以重视人生、改善人生、结合人生为基础的人生佛教。[1]而人生佛教的要义有三,它们分别是「当以求人类生存发达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现实的人生化)、「今以适应现代人生之组织的群众化故,当以慈悲、大智普为群众之大乘法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组织的群众化)以及「大乘法有圆渐、圆顿之别,今以适应重征验、重秩序、重证据之现代科学化之故,当以圆渐的大乘法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证据的科学化)。(杨曾文,1990)据此,太虚法师提出以十善(放生、布施、恭敬、实语、和合、软语、义语、修不净观、慈忍、信归正道)、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作为人的行为标准。总之,相较于明清以来佛教重死、重灵魂以及重经忏超度的传统,太───────────[1]:从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到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二者之间自然有其连续衔接与互相断裂的成份存在(赖贤宗,1994;江灿腾,1992),然而,关于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二者之间在法源或社会实践上的和合分辨并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相反地,本文则是以有关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的现实性及其开展性,来作为切入的起始点。虚法师试图打破佛教是神秘的以及可望不可即的假相,而提出人生佛教的见解,主张把佛教带回常人的生活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成就佛性。图一:太虚大师的「救世慈济团」利便扶困济贫救灾┌─┬─┐┌─┬─┐┌─┐┌─┬─┬─┐施修义舍桥置灯造舟明路渡安保矜养恤全老贞残耄节废传开习垦工荒艺地援赈消救救济防治焚饥水兵溺荒灾伤资料来源:吕阿满,1991。事实上,太虚法师也更进一步构思出佛教改革理想的『乌托邦』(见图一),只不过,在传统上,佛教仍然还是以强调弘法来作为人间佛教主要的实践法门。亦即,强调以佛法义理来净化社会、净化人心,而那些兼具有行动性质的慈善布施只是帮衬的残补性质。以此观之,教界人士对于有关人间佛教的议题论述,还是仅止于在人间佛教的法源、宗旨、理想、精神与方向上继续阐述,而欠缺一致、统整性的具体做法。(龚鹏程,1997;江灿腾,1992)图二:人间佛教的开展性人间正义人间觉醒人间福利人间救济┌─┼─┐┌─┼─┐┌─┼─┐┌─┼─┐立结身于构的力重跃用建动立佛心于性的智展开慧现启立群质于体的慈关提爱怀升立个量于人的悲照供悯顾养资料来源:郑振煌,1995。不过,晚近也针对了落实人间佛教所可能要面对的局限性,藉而提出不同的因应策略(龚鹏程,1996;郑振煌,1995;释星云,1982),像是星云法师指出来人间佛教本身实则涵摄人间性、生活性、利他性、喜乐性、时代性以及普济性,藉以说明人间佛教的究竟目标亦是关怀众生的终极展现,同时也是一项觉行圆满的终极关怀;郑振煌尝试着要进一步深化人间佛教内涵与外延性(见图二);而龚鹏程更是从管理学的观点,论述佛教教团的非营利事业管理的迫切性及其未来的开展性,对此,就以往页230仅停留在有关人间佛教之「世谛」与「圣谛」的对比式论述,龚鹏程提出根本性的思考,他指出来:在理论上,印顺导师极力论证佛教不应出离人世,而应实现人间净土,对佛教之现代化影响深远。然而,印老的研究,固极博瞻,但只是佛教宗旨上的辩说,在教内看,甚具价值。但从我们非纯佛教学者的角度看,则成就殊觉有限。因为他只是教理上确认了佛教应该入世、应不离世间觉、应实现人间净土而已。由于他对「世学」并无深究,固除了这一方向上的提示以外,不能谈任何具体之问题。究竟此人间净土应为何种社会性质?宗教入世之后,世俗事务之处理,如何与佛教所追求之超越性解脱目标无碍?达致人间净土之方法又如何?在人间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处理上,佛教又应以何种态度为之,始能创立人间净土?这等问题,印老均乏析论。(转引自龚鹏程,1997)至于,近年来掀起一阵阵宗教崇信狂热以及带动宗教募款热潮的慈济功德会,更是提出佛教人间化的各种具实做法,像是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境保护与小区志工而形成所谓的『一步八脚印』。对此,证严法师说道:慈济是一个修行团体,也是走入社会的团体。佛陀的教育,我们固然要不断地追求,但不是要你们每天去听经,或一天到晚拜佛念佛。佛教有很多法门,慈济法门是『行』的法门,做中学、学中做,身体力行菩萨道。既已选择这个法门,就要时常反省自己是不是一心一志朝着目标前进。....要记得『多做多得,福慧双修;少做多失,福慧双失』。(慈济月刊第三七一期:71)最后,有关当代人间佛教的时代性意涵主要还是相应于台湾新兴佛教运动的发皇。就此而言,这些新兴的佛教运动虽然它们都是台湾地区原先大陆佛教改革、重创之后的新兴佛教团体,不过,这里『新兴』一义所意涵的并不专门指涉在戒律、教规上的新创,事实上,大部份新兴的佛教团体,像是慈济、佛光山与法鼓山,还是依循着佛教传统的轨仪(像是百丈禅规)。准此,新兴佛教运动的实质内涵对于佛教本身的主体性来说则是提供实践人间佛教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向。(见表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人间佛教的议题论述实则进一步涉及到若干的结构性意涵,这其中包括有:(一)从台湾经济发展的界面来看(materialisticperspective),人间佛教运动的扩展,基本上是与台湾经济力的成长呈对应关系。至于,这方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透过不同的动员方式展现出相当可观的佛教福利资源。(详见下述)(二)其次,从政治的界面来看,政治解严所直接带动社会力的释放,而这又可以说明某种程度佛教势力的蓬勃。只是虽然是在配合佛教本身的教律以提供各项社会福利活动,但是,政治上的意识形态(idealisticperspective)才是引导佛教团体各种福利作为的重要因素。(三)最后,就宗教信仰的内涵来看,当代人间佛教运动除了具有信徒抑或会员人数激增的表象意义以外,其所显示出的信仰意涵也是广义性的。亦即,一种正信–迷信、信徒–信众的模糊界分还是存在当代人间佛教运动之中。也就是说,在这里依然体现出中国人长期以来传统包融、多样性的宗教情操。当然,这种情形也可以说是人们在激烈变迁的社会压力底下,对于焦虑、不确定性与感恩布施的一种需求反映。表一:当代佛教的变迁趋势传统现代政教关系型态寺院聚落型态寺院经济景观教界组织型态教界交流型态教务发展类型僧制教育型态宗教福利服务弘法布教方式组织运作型态佛教文学形式佛艺表现形式佛教伦理内涵刚性政教关系山林佛教经忏、法事单一权威组织地区性僧团佛教为主常住丛林(僧伽教育)残补性善书流通(被动)佛教丛林化原文经典殿堂供奉、装饰性经忏佛教(自修)(来世)柔性政教关系山林佛教、都会佛教经忏、法事禅七、观光、办学(多元化)多元化佛教组织国际性僧团佛教、居士佛教并重佛学院、佛研所、佛教大学(佛学社会教育)统合性多媒体(主动)佛教事业化(世俗化)佛法短偈、斋后语、语录式精致化、生活化、本土化人间佛教(共修)(现世)资料来源:王顺民,1995。三.战后台湾地区佛教与社会福利的历史性结合事实上,无论是就一般惯常的认知模式抑或经验研究的历史考察,在在皆点明出来:包括佛教在内的本土宗教团体所提供的社会服务,还是定位在诸如修桥、铺路、页232施粥、捐棺、赈灾、救难、义诊与济贫等等诚属于『残补性』(residual)的慈善工作(corporalworksofmercy)。诚然,从五十年来台湾社会变迁的过程来看,这项偏重在『生存需求』(survival-basedneeds)层次的福利服务,亦有其重要的论述意涵。底下,我们将就战后台湾地区佛教与社会福利两者的历史性结合,来进一步论述佛教福利服务的实施范畴、发展模式以及结构性意涵。(一)佛教福利服务的实施范畴:基本上,在结合佛教本身的教义以及变迁社会中所新兴出现的福利服务型态之下,佛教团体所提供的各种福利服务,其具体的归类可以包括有:(王顺民,1994;黄维宪,1990︰39-40)1.宣化事业:宣化事业是指为宣布教义、发扬教旨以达到社会教化目的所经营的事业,计有(A)出版社(著书宣化);(B)图书馆;(C)演讲集会(佛学讲座、净化社会公益讲座);(D)电视、电台媒体弘法。2.宗教性事业︰系指有关宗教性质的相关活动,计有(A)菩萨生日庆典;(B)传戒受戒;(C)法会;(D)共修会、禅修、佛七;(E)朝山、拜山、造塔、拜忏;(F)动物放生。3.学艺事业︰为培育人才、宣扬教理与研究教义所举办的事业,计有(A)各级学校;(B)佛学院所;(C)冬夏令佛学营。4.济众事业︰为求济助老人、孤儿、残疾与急难者等所举办的事业,计有(A)冬令救济、急难救助;(B)养老院;(C)孤儿院;(D)施棺;(E)墓园。5.卫生事业︰为救济病患防止恶疫蔓延,特举办下列事业︰(A)医院;(B)诊所;(C)义诊。6.土木事业︰为兴盛公共事业,援助公益,特举办下列事业︰(A)道路、堤防的建设;(B)桥梁的设置。7.小区事业︰系指为配合小区发展,而专门兴办的事业,计有(A)长寿俱乐部;(B)托儿所、幼儿园;(C)小区活动中心、图书馆、公共设施;(D)小区活动;(E)奖助学金;(F)发展观光事业;(G)技艺教育。8.公益事业:系指为配合变迁社会需要,而提供的各项福利服务,计有(A)环保;(B)反毒、拒烟;(C)器官捐赠、骨髓移植;(D)净化选举。显然,按照上述分类所得出有关佛教福利服务的实施范畴,那么,包括当代几个颇具盛名的佛教团体在内,基本上,这些佛教团体彼此间所从事的宗教福利事业,就广度而言,差异性并不大。亦即,呈显出相当程度的重迭性,比如大都是集中在急难页233救助、济贫、医疗、教化、出版、公益活动与举办共修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