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3篇【导读】这篇文档“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1第六单元第3课时课题:解决实际问题备课组:二年级备课组主备课人:袁永忠任课教师:袁永忠任课时间:教学目标:能正确用两位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讲解例3时合理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教学重点:领悟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思路。教学难点:体会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用前面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二、交流共享教学例3.大家知道乘车的时候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出示例3情境图。学生看图,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知道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吗?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讨论结果: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或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列式。同学们;客车装人是不是想装多少就装多少啊?(不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载货。小结:我们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也可以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大家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34+18—15或34—15+18.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解答正确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读题,小组交流想法,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并填空。集体交流订正。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线段图,可以先算出,一共运来多少袋水泥?再减去用去的。学生列式计算。订正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情境图。提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可以怎样解答?请同学板演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120—60是什么意思,再加80什么意思,还可以怎样列式?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表格。表格告诉我们什么?(丁丁的班级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会游泳的32人,会溜冰的29人。)提问: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四、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知道了增加就加,减少就减。板书设计:例3.教学反思:解决实际问题34+18—15或34—15+18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2《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五条、三十一条、三十二条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法制教育,增强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介绍资料1.激趣导入: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雄、奇、险、秀的特点。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数以千计的石峰危岩平地拔起,形态各异,亭亭玉立。峰上奇松挺拔,灌木丛生,时有云雾蒙绕,景色神奇。区内山奇水秀,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索溪峪便是其中的一个景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2.板书课题,质疑:“野”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野”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具体描写索溪峪的“野”的?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1、师导入: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随着作者的描述,沿着作者的足迹去看看索溪峪,一起去享受索溪峪给我们的快乐。自读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出示要求:(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边读边想,课文通过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在书本上找出来,用笔做符号。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悟表达方法。2、检查预习,理清思路⑴读准字音,扫清障碍。出示词语:断壁悬崖、拔地而起、磅礴、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⑵理解词语猜词游戏。形容山延续不断,弯弯曲曲地延伸。(绵亘蜿蜒)古时八尺或七尺叫一仞。形容山多而高。(千峰万仞)气势宏伟、盛大的样子。(磅礴)面目秀丽,姿态优美的女子。(窈窕淑女)⑶检查读文,指名读,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⑷学生汇报并板书: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⑸师: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画一画、读一读。想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总起句)再看一看,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总—分—总结构)三、精读课文,谈“野”论野①赏析“山是野的。”a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d有感情朗读,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②赏析“水是野的。”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③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乘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教育》。我们能去惩罚那只调皮的小猴子吗?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4)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四、再读全文,探“野”品“野”①探究课题:现在大家明白没有,题目中的“野”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学生谈,体会作者意在强调索溪峪的美与众不同,它是没有经过人工雕琢、修饰的,是纯天然的自然美。)②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板书设计保护野生动物《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2、了解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和和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征。学习作者细腻的语言描写手法。3、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法制教育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和田维吾尔的民俗风情,感受维吾尔人以苦为乐的精神风貌。2、难点:通过阅读文章,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独立阅读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一下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吧。2、出示图片,同学们边看边听,并猜猜这是哪一个少数民族。3、同学们猜得真准,这就是维吾尔族,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权鹏飞的笔迹,透过文字去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吧。板书课题,并读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理清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齐读导读提示,理清本课的学习目标。(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幻灯片,并要求同学们读一读)2、指导学习方法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在描写一个民族特点时,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指名回答)师小结,同时出示幻灯片。三、再读课文,理清民族特点。1、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在描写一个民族特点时可以从这个民族的语言,服饰,民居,饮食等方面来描写。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方法,同时带着两个学习目标快速地朗读课文。(指名回答:豪气乐观、热爱土地、天性爱美、能歌善舞的民族。师相机板书)在此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教育。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2、细读课文,交流感受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仔细阅读,深入的理解。2、提示交流方法我们在交流读后的感受可以抓住文章的哪几个方面进行交流。(指名回答)出示幻灯片师小结。3、学生汇报,教师个别的进行指导。(1)豪气乐观的民族。a、出示: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和田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b、出示: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这里与前面“我”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体现了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2)热爱土地的民族。a、维吾尔人的吃离不开土地。如馕、烤肉、库乃其。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在这里运用了两个反问句式来表达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如果不是……)b、维吾尔人的穿也离不开土地。远远望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c、联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体会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不亚于印第安人。(3)爱美爱花的民族。a、出示: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这句话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的是种在沙土里的花,虚写的是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的花。让人们体会到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盛开的花。突出了他们对花的热爱。)出示图片,直观理解。b、出示:巴扎的闹市里……真是美不胜收。(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形式,说明了维吾尔人不但爱美,而且会创造美。)c、找出维吾尔的姑娘、小伙美的句子。d、联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让同学们体会维吾尔人爱花的程度不亚于德国人。(4)能歌善舞的民族。a、让同学们理解“没有歌舞,维吾尔人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b、出示图片,把句子与图片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入体会维吾尔人的能歌善舞。(5)请同学们来小结“土、花、歌”都表现了维吾尔人怎样的特点?四、总结全文,体会写法。1、结合全文,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和它的作用。2、本文的写作特点。五、拓展延伸,渗透法制教育1、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法制教育。2、同学们讲讲自己在课外搜集的有趣的民族风俗习惯。六、作业:1、积累本课的好词妙句。2、课后再阅读有关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文章。《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五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不同的景象以及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