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本章主要内容2市场在生产领域有效的分析2福利经济学概述31市场在分配领域无效的分析33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与影响34一.福利经济学概述313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消费者剩余2基本概念福利与效用福利经济学历史沿革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1福利是指幸福和利益。个人福利的总和是社会福利。在社会福利中,能够直接或间接用货币衡量的是经济福利。经济福利是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到的满足程度。有两种衡量方法: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效用与福利在重要方面是等同的,但在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23福利经济学是从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两方面,研究社会福利最大化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基本概念4【基数效用论】商品或服务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商品或服务的效用随着人们对其拥有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因而其总效用呈倒U字型状态。5【知识点复习】【序数效用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6【知识点复习】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以边际效用基数论和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基本概念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旧福利经济学1新福利经济学281920年A.C.庇古《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背景: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1)9庇古的两个基本福利命题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1)10约翰·希克斯(1904—1989)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2)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尼古拉斯·卡尔多(1908-1986)阿玛蒂亚·森(1933-)1112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2)1.序数效用论2.最优化条件论3.补偿原则论4.社会福利函数论5.相对福利论、平等和效率交替论以及国民福利的尺度和指标研究新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经济效率是最大福利内容社会福利的补偿原则论新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新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2)阿巴-勒纳:“社会所必需的经济效率要求每种价格都与边际成本相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萨缪尔森与伯格森的“社会福利函数”理论,认为经济效率是最大福利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条件。(1)经济效率是最大福利内容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2)(2)社会福利的补偿原则论①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②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③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如果任一改变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使另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种改变增加了社会福利。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2)16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2)1.强调“福利”是一切社会成员的福利2.强调通过提高效率增进社会福利3.强调个人自由4.强调效率而回避分配新福利经济学的基本价值观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在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前提下,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帕累托改进: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状况至少不变坏。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分析工具比较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在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前提下,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社会福利补偿原则论: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如果任一改变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使另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种改变增加了社会福利。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表明消费者在交易当中能够获取额外的利益,社会总福利在交易当中不断增长。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分析工具本章主要内容22市场在生产领域有效的分析2福利经济学概述31市场在分配领域无效的分析33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与影响34二.市场在生产领域有效的分析1.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MSR=MSC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以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MSR(MarginalSocialRevenue)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社会边际成本MSC(MarginalSocialCost)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23二.市场在生产领域有效的分析2.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率的实现完全竞争市场的必要条件:人数很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价格接受者)产品同质自由进入或退出各行业(资源可以充分流动)完全信息生产和消费不存在外部性完全理性所有的资源都为私人所有24二.市场在生产领域有效的分析图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率的实现25二.市场在生产领域有效的分析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26本章主要内容27市场在生产领域有效的分析2福利经济学概述31市场在分配领域无效的分析33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与影响34三.市场在分配领域无效的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中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8三.市场在分配领域无效的分析分析:假定全社会有A、B两个人,生产过程创造的财富总量为100。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第1个财富给A或B带来的福利为100,第2个财富给A或B带来的福利为99,依此类推,第100个财富给A或B带来的福利为1。结论:A、B各自得到50个财富,即社会财富平均分配时,社会总福利最大。29三.市场在分配领域无效的分析30三.市场在分配领域无效的分析31三.市场在分配领域无效的分析小结:市场竞争可以在生产领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使财富总量最大化;但是市场竞争对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却是无能为力的,帕累托改进在分配领域失效,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总量的最大化。因此,应该强调政府干预,从而实现社会成员收入的公平化。32本章主要内容33市场在生产领域有效的分析2福利经济学概述31市场在分配领域无效的分析33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与影响34由国家征收累进所得税,把富人的收入转移给穷人,是增加社会福利的重要路径。富人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可分为自愿和强制两部分:自愿地转移支付显然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实行强制地转移支付。把富人缴纳的一部分税款用来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失业救济金、养老金、医疗补助金、助学金等,是增加社会福利的有效制度。34四.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与影响庇古的福利政策:3535在庇古等人《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概念与政策主张的影响下,各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开展了以建立“福利国家”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仅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了社会各类人群,而且大规模提高了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福利水平。庇古福利政策的社会影响:四.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与影响1942年,牛津大学教授威·贝弗里奇勋爵,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保障和有关服务》的报告。36四.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与影响贝弗里奇报告①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祸害为目标。②对每一个公民提供七项社会保障:儿童补助、养老金、残废津贴(包括因病而丧失工作能力者)、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如火灾、失窃、破产等),妇女福利。③用统一的标准发放津贴或救济,不管享受者从前的收入多少。⑤参加社会保险者统一缴纳保险,不管缴纳者现有的贫富状况。④发放的救济或津贴应足以维持正常生活,享受救济与津贴的时间以需要为准。3720世纪40年代开始于英国,然后波及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洲诸发达国家的“普遍福利”型社会保障体系形成。38四.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与影响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后颁布了《家庭补助法》、《社会保险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规,1948年,担任英国首相的艾德扎宣布英国建成福利国家。英国39四.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与影响1948年,美国独立的社会保障顾问委员会,批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福利金不充分且资格审查过严;1950年至1956年,美国社会保障的受益者逐步扩大到公共服务者、农场工人、家庭佣人、自由职业者、军职服役者等;1960年,美国社会保障税占雇主和雇员所得各为3%。美国40四.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与影响本章参考读物:1、张思锋.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第二章。2、(英)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第一编。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第九章。4、方福前.福利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五章。5、(印度)阿玛蒂亚·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第三章。41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