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供参考1/27《出师表》优质教案【优秀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出师表》优质教案【优秀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出师表》教案【第一篇】一、检查背诵情况。二、讲读8、9段。1学生朗读这两段课文,并指名讲述大意。2教师重点点拨: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以,表示目的,译为“来”。3分析结构层次。板书:三、归纳中心思想。明确: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认识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四、归纳写作特点。1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好文档,供参考2/27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最后一部分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1)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600多字,竟先后13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2)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3)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2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1)与受表者的对象有关。刘禅本人的年龄识见,文化素养,决定了该文语词朴实,叮咛周备。(2)写表与受表者之间特殊关系,决定了该表委婉、恳切、字勘句酌的特点。诸葛亮是后主的臣,但又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云“以父事之”。陆游云:“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好文档,供参考3/27五、布置作业。1归纳《出师表》的合成词。参考答案:同义合成词:志虑、阙漏、行阵、兵甲、驽钝、奸凶(名词)崩殂、开张、引喻、简拔、裨补、晓畅、叹息痛恨、闻达、枉屈、感激、驱驰、倾覆、托付、奖帅、攘除、兴复、斟酌、进尽、咨诹、察纳(动词)恢宏、菲薄(由形容词组成、用作动词)疲敝、危急、平明、广益、淑均、和睦、兴隆、倾颓、贞良、卑鄙、危难、谨慎(形容词)反义合成词:陟罚臧否、刑赏、优劣、损益、存亡2找出偏义词。(异同,即“不同”)3填表(括号中为答案)4背诵全文。出师表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2、扫除文字障碍,熟练掌握表中的内容。3、了解《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教学设想:好文档,供参考4/271、安排三课时。2、第一课时主要扫除文字障碍,听录音及了解有关情节,体会诸葛亮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分析6、1、2(机动)段。3、第二课时继续学习剩余的内容,主要是3、4、5、7段,明确诸葛亮在文中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政治愿望。4、第三课时结束课文内容讲解,总结“以”字用法,并小测本文知识。教学重点:1、诸葛亮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其政治愿望。2、疏通文意。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必知的东西:例如书法家不能不知道《兰亭序》;军事家不能不知道《孙子兵法》,二胡演奏家不能不知道《二泉映月》;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是忠臣不能不知的文章——诸葛亮的《出师表》。苏轼曾经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好文档,供参考5/27受一下这催人泪下的《出师表》。二、简介作者及文体: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汉末为避战乱,隐居隆中。后扶佐刘备统一了我国西南地区,使全国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作者的请求和愿望。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为“书”,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在内容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工(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此类文章又称为“表”。三、听录音感受文章的情感,扫除文字障碍。cjinzhzngpzhoyuywi崩殂忠谏陟罚臧否昭攸祎以遗陛下bquwisshjindnfizhngji裨阙猥夙庶竭驽钝菲彰咎zuzho咨诹遗诏《出师表》教案【第三篇】好文档,供参考6/27[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基本内容。2、熟读、背诵全文。[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认真阅读“阅读指导”的内容,了解本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和全文主旨。2、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好文档,供参考7/27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三、检查预习: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3、一人简介诸葛亮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好文档,供参考8/27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3、思考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好文档,供参考9/27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5、指导背诵:(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2)学生试着自己背(3)抽优生背(4)全班齐背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六、布置作业: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B、预习翻译3-7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重点难点]好文档,供参考10/27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教学过程]一、检查默写1-2段(2)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二、分析课文3-5段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由学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4、小结第一部分:好文档,供参考11/27(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三、分析第二部分:1、创设情境: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现在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好文档,供参考12/27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4、独立思考问题:两段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昔日:生平志向感激原因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当今:出师理由5、讲解“寓情于叙”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好文档,供参考13/27五、布置作业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B:默写课文3-7段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3、背诵,练习巩固。[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好文档,供参考14/27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表达感激之情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四、布置作业1、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2、熟练背诵全文出师表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解题、背景、作者、表2、指导阅读、分段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好文档,供参考15/27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教材分析重点:目标2难点:目标2教具:预习指导:1、通读课文,熟悉大意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