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范文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某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范文5篇【导读】这篇文档“某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范文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某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XX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XX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XX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20XX年5月13日,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天津市蓟县盘山革命烈士陵园,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感受当年先烈们为国党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缅怀在冀东抗日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为纪念在冀东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于1956年兴建了盘山革命历史陵园。整个陵园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在烈士墓区安葬着2764名烈士,多数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红军和八路军指战员。站在纪念碑下,我们默哀,向烈士致敬,心随着平静的音乐轻轻地走着,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心中那份深深的哀痛与崇高的敬意。听着他们的事迹,使我的心豁然开朗,明白了我们的人民烈士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抛头颅,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这面旗帜。为了胜利,他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我们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心灵的感激,使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老党员们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驻足停留,在宣誓声中共同表达对共产党的无比忠诚和对革命烈士牺牲精神的无限敬佩。在敬献花圈之后,全体党员一同瞻仰了抗日英雄纪念碑,四周被问分别是聂荣臻题写的“光荣烈士永垂不朽”、谢哉题写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李运昌题写的为人民革命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宋劭文题写的“抗日英雄浩气常存”,每一句话都尽显抗战的艰苦和人民的伟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盘山烈士陵园墓区。站在苍松翠柏掩映中的烈士墓前,缅怀烈士们丰功伟绩的时候,党员们的心灵深受启迪,对英雄更多了一份敬仰之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是人生价值。脚踩在埋着无数烈士先驱的这片土地,我的心情激荡着,久久不能平静。我认为此次活动是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随后参观了盘山抗日斗争事迹陈列馆,管内展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珍贵革命文物二百余件,还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图片,生动想象地概括介绍了盘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革命先烈用生命的鲜血捍卫了祖国和人民,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那些烈士英勇就义时还是那么的年轻,在国难当头时他们一心只为了救国,在奉献自己生命时,他们根本没有去想我能得到什么,而是一心只想保卫自己的祖国、坚守共产党的秘密。看着照片上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和充满朝气的样子,让人心中不由的肃静和难过。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在日常工作中我要从本职做起,脚踏实地,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以英雄的精神为楷模,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XX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今天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他们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现在虽是21世纪,但我们仍要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忘不了在纪念碑前默哀的情景,忘不了宣誓的那一句句话语,忘不了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里的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一颗颗火热的心,我想我永远会将宣誓的话铭记在心,时时提醒自己,改变成一个全新的自我,立志成人。蓦然回首,想想没来到这里之前的自己,是那么的堕落于沉沦,酒吧、迪厅唤不回,亲人朋友那样的劝说、教导,我始终无动于衷,甚至和父母、亲人争吵、打闹。想到这里,内心无比的惭愧与内疚,我想我留给父母心里的伤痛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了,现在,我只有在西点阳光学校里努力的磨练自己,完成好各项训练科目,改掉身上一些不良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要学习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品质,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不要有懒惰的思想,对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念,做什么都要做好,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更加努力,不要灰心丧气,只要肯努力,就能到达成功的阶梯,我们要像革命先烈那样努力,锲而不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阳光少年的,加油!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2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走到这座为纪念抗日战争英勇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列强们的残酷压迫下,是他们,挺起了胸膛,不畏枪林弹雨,冒死冲锋在最前线,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不可以被杀戮,不可以被征服!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的令人敬畏,让我们倾佩不已。烈士陵园之行,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崛起之艰辛!在革命年代,每一天的温饱都难以保证,但就是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先烈们还能时刻胸怀祖国,不忘报效祖国,真是令人敬佩不已。或许个人的粮食渺小的,但是这份爱国的精神,这种爱国的品质,震撼着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如果没有他们应用卓绝的战斗,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看到浮雕上,战士们那英勇拼搏的形象,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荣传统,在学习上勤勉努力、在生活中勇往直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虽然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微不足道,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心得体会3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班级:材料姓名:李强学号:1008020116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心得体会2012年5月21日早上,我们小组在毛概老师的号召下来到花溪公园,参观了戴安澜将军革命烈士的墓地。起初我还不是很了解这位将军,自看了墓地前面的碑文,让我对这位将军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和佩服。“黄埔之英,名族之魂”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如此英雄人物正当是我们这些青年学习的榜样,不怕吃苦,艰苦奋斗,为我中华之崛起而拼搏。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风和戴村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为黄埔系骨干。戴将军曾参加北伐战争、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昆仑关战役,1942年,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缅作战中,大战同古、收复棠吉等战役。1942年5月18日,戴将军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他在抗日战争中战功显赫,抗战胜利后追认为革命烈士。在他墓前,周恩来总理为他题的‘黄埔之英,民族之魂’很醒目的映入眼帘,这八个灼灼生辉的大字,集中评价了这位爱国将领的杰出贡献。戴安澜将军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黄埔第3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在1938年的鲁南会战中,曾率部在中艾山与日军激战4昼夜,因战功卓著,升任89师副师长。同年8月,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升任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参加桂南会战。在昆仑关大战中,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重大胜利。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赴缅甸参加远征军抗战。他率领200师不惜冒孤军深入的危险,开进同古,逐次接替了英军的防务。为了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充分作好迎战准备,戴安澜率部日夜抢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线,阻击迟滞敌军前进。同古保卫战打响以后,200师全体官兵坚守阵地,勇猛还击。虽是孤军作战,后援困难,但师长戴安澜决心誓死抵御到底。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他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某团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敌人的猛烈进攻,造成伤亡猛增,掩体被毁。戴安澜指挥将士利用残垣断壁、炸弹坑继续抵抗。他还采取百米决斗术,等攻击的敌人到达50米处时,才从战壕里一跃而出,或用手榴弹集中投掷,或用刺刀进行肉搏。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200师以高昂的斗志与敌鏖战,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打出了国威。战斗结束后,戴安澜在撤退过程中,遭敌袭击,身负重伤。由于缅北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阴雨,戴安澜终因缺乏药物医治,伤口化脓溃烂,在缅北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之地的茅邦村,壮烈殉国,时年38岁。国民党追认他为陆军中将,毛泽东,周恩来为其题词。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926年军校毕业以后,戴安澜将军就投身于北伐和抗日战争之中,功勋显著。1933年3月,戴安澜任国军17军25师145团团长,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因功获五等云麾勋章;1937年8月,台儿庄大捷后他荣获华胄奖章,并晋升为89师副师长;1938年夏天,他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立大功一次;1939年11月他又参加了昆仑关大战,获四等“宝鼎勋章”。这些虚荣并非戴安澜将军的奋斗目标。在国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十余年间,他时刻想着如何收复失地、挽救国家。“父亲所在那个年代战火纷飞、列强猖獗。岳飞、文天祥这些民族英雄,就是他最好的榜样——精忠报国,死而后已!”戴藩篱说。她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父亲抗战时写的日记和书信。1937年8月3日:“爱国心的作用,是如何的伟大啊!……收复东北失地,(中日甲午战争以来)六十年的国仇,才可以从此昭雪!夜深了,带着愤怒的情绪,去寻觅必要的休息。”9月18日:“今日为„九一八‟六周年,国难重重,悲愤已极!……我辈应不怨天,不尤人,不消极,不悲观,来拯救国家,复兴民族。”10月10日:“要完成大业,必须人人有做中国男儿抱负,我们战争目的,是为救亡,日本终必败亡,只在我们奋斗耳。”这些书信足足展示了一个鲜活的戴安澜将军的形象,他是一位不计个人得失,关心国家,把国家放在一切问题的首位,因为他明白只有保卫好国家这个大家,每个小家才能存在,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3月,戴安澜奉命率中国远征军二00师长驱奔赴缅甸战区,接替英军抗击侵缅日军。同古保卫战、棠吉攻坚战的胜利,重创日寇,扬威世界。后来在奉命转移回国途中,戴安澜不幸身中两枪,于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殉国,时年38岁。一位伟大的灵魂离我们而去,他的一生,在保卫国家中度过,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国家的安危,可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他不求在国家危难之时,安享荣华富贵,贪图享乐,而求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国家奉献终生,以为国家战死为荣。临阵脱逃,当国家的叛徒不会出现在他的字典里面。他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但是他从不以此为荣,而是不断进取,在为国家考虑着,又能在哪些方面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收复国家的领土,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他也是一位正直、廉洁,善于用兵、育兵的难得将才。戴安澜将军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深刻认识到:“做人做官,而知识不如人,则危险实芸。”他认为,无论战争大小,凡败战,“非器之罪,乃人之罪也,要转败为胜,非有训练之指挥官,以后才有强悍之军队”。戴安澜将军律己甚严,时常自我反省,他曾经把《论语》上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写成条幅,贴在墙上作为座右铭。他的遗文《训令》《二十七年元旦日告官兵同志书》《军人的特性》《磨砺集》《用人要诀》等,阐述了他的军队教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