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在第七届中国薪酬管理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华福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2010年5月13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有机会在美丽的厦门参加第七届薪酬管理高层论坛,与出席论坛的各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薪酬管理战线的实际工作者见面,我感到十分高兴。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劳动学会向所有支持本次论坛和中国劳动学会工作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保障民生、促进公平。围绕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对进一步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将起到积极作用。下面,我谈三点认识,供大家研讨参考。一、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刚刚过去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2国务院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国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在采取的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中,也包括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这些政策措施为我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进一步探索调整收入分配结构。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把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点,在调整经济结构中调整国民收入结构。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央在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的一揽子投资计划中,更加注重和保障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出口大幅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的异常困难情况下,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一是继续实施惠农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用于“三农”的支出725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8%;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15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5%。二是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五年增加,去年又人均提高10%,目前月人均水平超过1200元。三是提高低保收入。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水平都有新的提高。四是加快完善社3会保障体系。去年国家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2.进一步完善机关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2009年,国家加大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力度。其中,行政机关随着贯彻《公务员法》,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行了职务和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清理整顿津补贴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已基本兑现到位,义务教育教师收入水平总体提高;按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启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3.进一步推进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经营和工资分配都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但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依然稳妥进行。一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断完善。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能增能减的机制。在金融危机时期,工资集体协商更有效地发挥了协调劳资双方共度难关的积极作用。二是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进一步规范。去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在总结近年来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践经验,借鉴国际上加强企业高管人员薪酬管理做法的基础上,确定了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原则和要求。三4是国有企业工资总额调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在部分国有企业开始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试点工作,继续研究探索国有企业工资总额或人工成本预算管理办法,逐步改进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以增强工资分配的激励约束作用。四是国家薪酬调查系统正式启动,已经开始在五个省市进行采集试点,所采集的数据将为国家薪酬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至今仍然相对滞后,主要是:一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仍然较低。这个问题是今年“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议话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正在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二是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据有关数据分析: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3倍;行业收入差为15.93倍;地区收入差为2.43倍;居民收入差距为23倍。三是分配秩序不规范。主要是各类用人单位因员工身份不同带来的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工资支付不规范,拖欠工资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自行安排的津补贴项目尚未完全清理;社会上非法收入打击不力等。四是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尚不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尚不健全,多数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和工资增长仍由企业单方面决定;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5工资水平缺乏有效的调控政策;工资分配立法滞后,规范工资分配的法律依据不全面,由此带来大量的劳动争议和纠纷;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大。二、当前国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收入分配制度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受到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形势更加紧迫,条件日趋成熟,同时改革的制约因素也较多。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我们明确改革的目标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从有利因素分析,一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良好的政治基础和舆论氛围。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表了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大量篇幅阐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些都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高度重视和坚强决心。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改革制度的期盼十分迫切,在今年的“两会”上,收入分配、反腐倡廉、房价过快上涨一并成为代表、委员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据新华网进行的公开调查,在网友关注的各项社会问题中,收入分配以13.75%的比例排在首位。二是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将维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初步测6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80577亿元,同比增长11.9%。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刺激经济进一步发展,这些都为提高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推进,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奠定的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上,国家已经具备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条件。同时,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和近些年来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积累的许多经验,也增强了我们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信心。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收入分配改革也面临很大挑战。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制约着劳动报酬水平的提高。粗放型增长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生产技术水平偏低、劳动者素质结构改善缓慢,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从而压缩了劳动报酬提高的空间。二是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农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使得广大农民增收困难。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村居民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各种交易和竞争中处于劣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技术装备难以提高,生产成本压力较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难以快速增长。三是产业政策不合理制约着企业劳动者工资的增长。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领域。但这7些企业在信贷、税收等方面享受的政策支持有限,使得这些企业的发展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从而制约着中小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四是低端劳动力比重过大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制约着低收入者工资的提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使得普通劳动者普通受教育程度不高,我国劳动力结构明显不合理,呈现出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型,劳动力总量中低端劳动力数量过多,比重过大,使这一群体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资增长。五是垄断企业地位强化助长行业收入差距过大。根据2008年数据统计,垄断行业职工人数只占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的7%左右,但其工资总额已占到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12%以上。抑制垄断行业收入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途径在于国家对垄断格局进行改革和调整,同时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从目前来看,要促进一般行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难度较大。三、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8道路”。温总理的报告不仅让我们认识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更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根据温家宝总理工作报告的精神和上述的分析,我认为,今后收入分配改革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强化分配和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扩大内需作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二是根据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在对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进行的全方位调整中,加大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构的调整力度;三是根据深化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要素市场,使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公平公正。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为依托,以提低、控高、扩中为重点,以提高“两个比重”为目标,统筹兼顾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根据上述思路,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是:(一)从大的收入分配格局看,要加快构建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1.把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作为收入分配的主要政策取向。按照中央关于“保增长、调结构、9惠民生”的要求,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将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与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样,放在同等突出的位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形成共识,把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作为收入分配的主要政策取向,以此指导推动收入分配工作,共同构建扩大城乡居民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2.尽快研究制定并出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整体方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方利益的调整。因此,应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由相关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统筹规划,研究制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该方案应着眼于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的不同层面,规划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标、基本政策和实施步骤,力争在收入分配的重点领域求得突破。3.实施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框架包括: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垄断企业承担资源税和分配资本红利的义务,对个别工资水平畸高和工资增长过快行业企业(如证券业)使用特殊税种进行调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适时开征遗产税、赠予税和物业税等税种,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税负,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