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20大精神党课讲稿: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融相通、相促相进,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共严党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定海神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事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建立在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之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目主、团结奋斗的结果。进新时代,我们党立足历史、时代、实践的新方位,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着力点,统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相互契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前提。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民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民主的人民性、全面性、过程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最有效力和高质量的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在我国各领域,具体地、生动地落实在民主实践的各环节。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满了中国智慧,有效地吸收民意、汇聚民智,保障了全体人民幸福生活的权利,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治理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中国之治的“密码”。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内涵,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国之所需,我之所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实践,凝聚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物质富足、精神满足、健康状态与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才能推动中国社会整体跃升和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守人民的心”就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意味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客观需求,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旨归,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落在实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14亿多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掉队”的现代化。“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党总是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防止两极分化,最大限度激活全体中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保障。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建设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磅礴力量。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良好生态环境期待越来越高,要求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发展老路,而是把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有机统一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塞罕坝精神、八步沙精神已闪耀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贡献。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理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天下一家”的世界情怀和“胸怀天下”的大同理想。“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共产党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已的责任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及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复兴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持续担当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日益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央。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美好共产主义社会思想指引下,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不断以现代化的成就造福自己也惠及世界。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摒弃零和思维,着力建设美美与共的人类社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史无前例,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实现现代化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自身发展的道路,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现代化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