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4篇【导读】这篇文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近期看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本书,感慨颇多。这本书对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来发生的较为大型的战争或者起义一一作了讲解,也属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前一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前的一段历史,中国近代历史又是一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里,我们的国家受尽了欺凌;在这段历史里,我们的人民受尽了屈辱。但是在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里,总有有识之士的觉醒,伴随着他们不堪忍受腐败无能的清王朝,他们做出的努力也在不断动摇着陈旧的根基,无惧于那些强大的势力,一次又一次地解放人们的思想,试图解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里我想谈谈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部分。首先我想说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奉行了很久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主要还是因为盲目自大的心理,认为其他国家只能围着中国转,没有了中国提供的各种丝绸布料,香料茶叶等其他国家就不能够活下去了,殊不知有竞争才有进步,有沟通才能继续发展,等到后来知道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曾经的中国在各方面都远超西方国家,如此一个泱泱大国居然只能不断退缩,割地赔钱只求息事宁人,不再挨打,但是试问尝到甜头的帝国主义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中国呢。我们只能被人用暴力的方式强制打开大门,书中有一句话讲得很正确:帝国主义在中国历来是一面想使中国对外开放,一面又压迫中国,使中国保持落后和贫穷,因而实际上对外开放的程度极低,甚至并不开放。这样的话,中国只能受着压迫,并且是越开放越落后,几乎是不能得到发展的。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卑鄙的帝国主义将鸦片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尽管嘉庆、道光年间禁令不断,可编辑-但是运输鸦片的船舶依旧公然地停泊在黄浦江,鸦片就像一个黑洞,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将中国富足的白银吸走,中国在逐渐地变得贫穷。更为可笑的是在那时候居然有的官员提出“变通办理”的主张,主张“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也就是让鸦片贸易合法化,使官员们从走私商人得到的贿赂变成国家的税收。这实在是不可思议,那些是毒品啊,在今天只要人一旦沾染想要戒掉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当时的科技医学还是那么不发达。那些无知腐败的官员认为吸食鸦片的人都是游手好闲之辈,就听任民间吸食,这实在也算是骇人听闻了。而且这也明显看出了那些官员只是想保住大量流出的白银,并没想过鸦片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也没想过要去根除鸦片。当然,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总是会有勇士的出现,比如因为虎门销烟而赔上性命的林则徐。林则徐雷厉风行的禁烟运动和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外国人目瞪口呆。回过神来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了鸦片战争,从此中国更加陷入了被欺压的深渊。至于说,中国的封建皇朝在贸易关系上不以“平等”态度对待外国,所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取“平等”。——这是一种强盗逻辑。强行进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否认这个国家有权自行规定自己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贸易制度,企图用武力来取得在这个国家中为所欲为的地位,而称之为要求“平等”,这是十九世纪的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资产阶级的强盗逻辑。就算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寻找借口来发动战争,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充其量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正好对了他们想要找理由的胃口。结果我们只能签订了可耻的城下之盟——这就是南京条约,在近代史上第一个加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其实我认为在这里面除了有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原因,包括各种守旧势力原本就不同意严禁鸦片,还有道光皇帝,他是一个无论在禁烟问题还是在战争问题上,都没有一贯坚定的方针,只要稍微一遇到挫折,立马就害怕气可编辑-馁了,既然“战”也不成功,“抚”人家根本不接受,那就只能乖乖地任人鱼肉了。至于后来的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也不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看到中国原来是只纸老虎,其他国家又怎么能不趁火打劫呢。接着我想说说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在农民运动中也算是一个明亮的星星了,虽然最后也是失败了,但是它起自一个狭小的地区,发展为全国性的巨大势力,成为中国在无产阶级产生以前的历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其实根据当时社会的情形,我们可以发现:封建地主阶级到了这个历史阶段已经彻底地堕落;在外国侵略者的压力面前,它只能起约束人民群众的爱国斗争的作用。不管外国侵略者如何欺凌与侮辱它,它也宁愿向他们妥协,甚至想依靠他们来求自己的生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封建统治者始终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的,而只是革命的人民——太平天国。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也只能拼命打压苦难的民众在帝国主义面前却大气也不敢出。其实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战绩是挺辉煌的,还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等政策,可是在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开始狂妄自大,只顾着争抢胜利的果实,以为从此就可以掌控全局了。只是随着内讧的产生和矛盾的增加,其实已经埋下了失败的苦果。不仅如此,它的某些领导人和部队中的游民习气和其他坏习气也是需要改造的。太平天国初期在从广西到南京进军途中,曾经能够把各种不同来源的农民起义力量团结到自己内部来,溶化成为一个整体。但在此以后,它基本上只采取了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拒绝合体,例如对上海的小刀会起义;另一种办法是大开门户,无条件地收容。当它感到兵源愈来愈困难时,就愈来愈采取后一种办法。但这种办法,同拒绝合作一样是错误的,这是我们从天地会的问题上已经看到的了。所以太平天国看似光鲜的外表下其实问题可编辑-重重,就像是一颗粗壮的大树,虽然从外表上暂时还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其实树干的中间已经在逐渐地被侵蚀,变得越来越脆弱。不管是中外反动势力的互相勾结、共同镇压还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致命弱点,都是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最后难逃失败的涩果。然后我想说的是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我不想过多地去谈它的开始和结束,经验和教训。反而我是在这本书上看到了洋务运动的两种分歧,让我很感兴趣。在洋务派官僚大肆购买洋枪、洋炮、轮船、兵舰,并开办各种工厂的时候,封建官僚内部有一派人提出了反对的主张。由于这派人坚持拒绝任何在封建社会中原来没有的新东西,可以称之为极端守旧派。在洋务派大力兴办学堂的同时,守旧派如监察御史张盛藻、大学士倭仁等人极力的反对下,虽然同文馆还是建立起来了,但是在当时所谓理学的权威人的反对舆论下,投考的人竟然寥寥无几。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守旧派的人大都是以“孔孟之道”、“尧舜之道”来反对洋务的,他们害怕“洋学“的盛行将会给传统思想体系带来强烈的冲突,因此动摇封建政治和封建经济体制。而李鸿章却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实,封建官僚中的洋务派和极端守旧派同样都是要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他们的分歧不过在于洋务派认为必须给封建主义的统治机器加上一些洋式的利爪,以挽救它的垂危的命运。洋务派的反动目的固然不能达到,极端守旧派以为拒绝“洋器”和“洋学”就能维持封建主义于不坠,当然也只是反动的空想。其实,我倒是认为,极端守旧派对于洋务派的讥讽,有些话虽然说得很尖锐但是却很符合事实,如书中也有说到:刘锡鸿于光绪元年致书李鸿章,申述洋务派的练兵、理财、造船、制器均无实效。但李鸿章当然不会愿意承认,因为这是腐朽的政治统治下的必然现象。守旧派总是用各种可编辑-理由来反驳洋务派的唯武器论,守旧派总是指责洋务派“用夷变夏”但其实他们自己也是投降主义者。说到底,守旧派在中国封建制度濒于没落,中国社会面临巨大震荡和变化的时候,他们仍想把中国人民束缚在封建传统中,抗拒任何一点新的变化和进步。他们是用比洋务派更加落后的观点来反对洋务派。洋务问题上的又一个分歧起源于福建按察使郭嵩焘,他本是一个同李鸿章一样热衷于搞洋务的人,但是他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与李鸿章又有不同,他不认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而以为它们富强的根本在于“朝廷政教”;只是因为现在还不能一下子从根本上学它,所以只好先从造船制器学起。他认为必须像西方那样“通商贾之气”,让商人自由地经营造船、制器等业,而不大赞成官督商办的招商局的那种做法。他还以为“竭中国之力,造一铁甲船及各兵船布置海口”,是谈不到“操中国之胜算而杜海外之觊觎”的。还有例如强汝询虽赞成用新式武器等,但是他还认为西方的强大不只在于武器,他们的官民关系和睦,他们的愿望和志向都很一致,他们的法治简单而严肃……这才是使他们强大的关键。对此我十分赞同他的看法,说到底我觉得洋务派的眼光还是过于短浅了。毕竟他们最终想要维护的还是封建清王朝的统治。让我也了解到了原来赞成洋务派的人中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他们中许多人的观点既结合了洋务派的优点同时也剔除了洋务派的一些缺点,如果他们也能勇敢地站起来同洋务派对立起来,那么也许历史会改写也说不定。最后我想简单说说五四运动。随着新文化运动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逐渐传播,给五四运动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19年的五四群众爱国运动是为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反对卖国的北洋军阀政府而爆发起来的。因为在战后,西方列强重新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巴黎和会上外交失可编辑-败更是成为了直接的导火索,终于五四运动爆发了,而它的直接斗争目标也得到了实现,随着学生们反抗,工人群众们也奋起了,这更加增添了运动的声势。五四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五四群众运动,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激荡。坚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观点的人们在运动的高潮中渐渐地退出了斗争,在斗争中最坚决的,能够起领导作用的是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在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旗帜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与个人主义;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新青年》杂志渐渐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就是这种发展的一个标志。“五四”后全国各地知识青年纷纷成立社团,出版刊物,在仅仅一年间出版的刊物达四百种之多。这些社团和刊物虽然有各种不同的思想倾向,但除了明确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以外,也几乎都不能不议论社会主义,议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议论马克思主义。虽然中国仍然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的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但是经过五四运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而成为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此,中国近代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读完这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使我对于中国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前的一段历史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悟。可编辑可编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近日粗粗阅读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此书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卖国贼的英勇斗争,着力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始终环绕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来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作者评论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时指出,拜上帝会的创立“并不是基督教俘虏了洪秀全,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农民,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国农民革命的需要利用了基督教的某些形式……使在封建重压下的中国农民革命取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尽管宗教迷信是他们的一个很大的弱点,但这在当时对激发群众和组织群众是起了作用的。本书列举史实说明,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并未因为外国侵略者与自己共同信仰一个上帝,就放弃了爱国主义的立场或麻痹了斗志,他们与清朝政府的对外卑躬屈膝形成鲜明对照。他们坚决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坚持严禁鸦片,最后,“现实的斗争迫使革命的农民不能不拨开宗教的迷雾而同联合起来的一切内外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家的本色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义和团运动,作者并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