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3篇【导读】这篇文档“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1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摘要:在新形势下,小学思品课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将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作为主要目标,小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衡量是否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课堂源于生活”的观念在新形势下已被植入人心,现阶段的小学思品教学对回归生活本位应得到高度重视。关键词:小学思品;回归;生活本位;策略思想品德教育即德育,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当前,在学生的童年时期指导其正确地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是每个思品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然而,部分小学的思品课堂存在脱离实际的教学行为。因此,如何求真务实,实现小学思品课堂活动的本位回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时下值得探讨的热门话题。笔者通过研究众多的实践教学可以发现,小学思品教学实行生活本位化的理念,对学校的德育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认清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的重要内涵小学思品教学的实践离不开对其回归生活本位的正确认知。对此,教师必须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德育是为满足生活所需,它源自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从现阶段的小学思品课堂来看,其理论知识的教学主要以灌输的方式进行,再加上刻板的训练和规范内容,难免会让学生对正常思品教?W的实施产生一定的轻视和排斥心理。因此,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例如,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拟定一个常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教师可拟定“扶不扶”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有一天早上,在上学路上,你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位摔倒的老奶奶,可马上就要迟到了,那么这时的你是置之不理,还是跑上前去搀扶?大家不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发散思维,对事件展开自我认知,找准需求,发现阻碍需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意见,最后解决问题。二、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的策略(一)发挥教师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在小学阶段,存在优势和劣势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受年龄层次的约束,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且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在学生成长发育初期,其始终保持着对未知事物探索的浓厚兴趣,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也很强。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尤其要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模范带头的榜样。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第一引导人。在实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环节,应特别注意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常常使用“打扰了”“谢谢”等礼貌用语,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行为,并在之后的生活中加以模仿。(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习惯养成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大量的实践案例和科学研究显示,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和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得益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在生活中,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并不困难,他只需要把一件事情重复地进行下去,仅三个月不间断地努力,就足以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教师模范化的榜样形象,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实施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中,应当注意把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及时发现问题,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成长初期就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明确道德底线,为其日后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在时间中逐渐沉淀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思品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探究并结合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其思想品德进行合乎时宜的启迪和引导。思想品德教育应以生活为基础,整个教学过程要紧扣“生活”。所以,当教师对书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纵向发挥时,不仅要立足抽象的内容,还要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进行针对性的实例诱导。这样既完善了课堂内容的丰富度,又促进学生将抽象内容进行自我的形象消化,使他们在轻松愉悦而生动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发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三、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现代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但终究脱离不了人性的道德根本。学校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顺应时代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现实教学中,将思品教学回归到生活本质,是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教师应主动发挥其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思想道德教育深化落实,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参考文献:[1]项鑫伟.浅谈小学低段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J].新课程(上旬),2015(6):154-155.[2]高荣秋.新课改下怎样上好小学品德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45-46.[3]李玲.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方法及策略[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1):67-68.让诗歌教学回归本位2让诗歌教学回归本位参加网上远程教育培训,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讲座,我感受颇深。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清楚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特点,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上获得了不少启示。下面就诗歌教学方面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诵读古代诗歌,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在此新形势下,教师要从审美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真正把诗歌当做诗歌来教,让诗歌教学回归诗歌本位。一、教师要从审美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教师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意的美”,产生全身心的感知和共鸣,才能唤起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学生对诗歌的爱实际上是和他们发自内心的爱和迷恋联系在一起的。我初中时第一次读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诗中的“断肠人”是如此的令我悲怜与同情,以至于这种情感在我内心深处不断激荡与振颤。这说明,诗之永恒就如爱之永恒,可以在顷刻间被感知,根本无须时间检验。真正的好诗是我们看一眼就知道永远也不可能把它忘掉的那种。因此,教师教诗,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审美感受力。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语言本身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诗的美和意义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和诗歌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教师教学生学习诗歌时,与其要求学生回答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还不如问学生究竟喜欢哪些诗句和意象。学生都是有一定审美敏感的人。因此,教师教学生学习诗歌,就是要唤起他们的审美敏感,并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诗歌语言上。古人有“炼字”“炼句”“炼意”之说。古人在读诗和品诗时对“诗眼”的关注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深刻领悟。例如,“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就是“诗眼”——“涨”有一种不息上涨的动态感,不仅暗示了夜雨之倾盆,而且和诗人动荡不宁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具体显现了诗人情感的深度和内在性。三、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诗歌,从审美的层面进入诗歌,感受诗歌学生要感受诗歌的美离不开朗读。因为,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与声音不可分割,更与诗歌的节奏、韵律和内在的音乐性紧密结合在一起。诗歌教学与“语感”“语调”和“语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朗诵诗歌,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那种直入人心的力量。其实,学习诗歌,学生一时不太懂也没有关系,教师只要多引导他们读,他们就自然会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因此,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诵读让学生热爱诗歌。语文教师还要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范围和艺术视野,多读一些现代诗人的作品,如戴望舒、卞之琳、穆旦等诗人的诗。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诗歌鉴赏理念进行更新,掌握更多的诗歌鉴赏新知识,才能教好诗歌。总之,时下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耕耘,不断探索,让诗歌教学之树永远常青,并结出累累硕果。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材料)3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高一年级汪文国寒假期间阅读了《释放教育正能量》,《让教育教学回归“人的本位”》以及《无边大爱铸师魂》等文章。文章内容和我们的教育实践贴得太近,很多观点都是出自于对教育实践和教育原理的思考,让人读后反思良久。1、教育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期待得到教师关注的内容:①关心学生的情绪,教师要敏感地发现学生的情绪。②关注学生的生活,只有关注学生生活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和灵气。③关注学生的交往,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不是一件需要占用额外时间的事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能自然完成。2、由于教育教学没有真正和现场的人联系起来,也就不能真正揭示其中的意义和道理,知识和道理只是空洞的壳;由于教育教学忽视了现场的人,现场的人对教育教学也自然难有感觉。(辩证的理解)3、教育要将人性的丰富性和本质特性也作为根本目标。以前提出的“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指对人品性的教育在知识传授中“附带的”、“渗透的”、“零散的”,是针对学生群体的,而在知识教学中关注人性的丰富性和尊重人性的本质,是“系统的”考虑人的发展,是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4、今后研究课堂需要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一个是知识的理解,另一个是人的其他丰富性内涵的发展。5、如果缺乏整体的思考,大家对学生的关注就会显得细碎而导致教师们难以把握,如果缺乏具体的维度和内涵,关注就会由于抽象而导致教师们难以落实。6、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教师与所教学生的“特殊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自己所教学生独特的认识);二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7、普通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往往是考试评价和教材,而一位专业自主的老师会根据学科知识在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决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8、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并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有深刻理解的优秀教师归还专业自主权,给他们更多的教学探索的自由。9、对人的理解和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更为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生的理解和敏感能够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富有人情味和丰富性,这种情感的丰富性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的品质,而且提升教师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是避免职业倦怠的有效办法)尤其对于学校来说,更应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上面向“育人”尽快转型,所有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运行,都应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展开。诚如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所提倡的,“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只有回归育人本位的教育,才会真正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