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的多赢局面消防部门对重点单位的管理思想最初形成于195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批示》,1998年《消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了重点单位的定义和应当履行的职责。同时,经过管理的实践对重点单位管理摸索,公安部相继于1998年和2001年出台了《消防监督检查规定》(36号令)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61号令),先后以消防主管和单位内部管理的不同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实际操作中,这项工作对消防部门、单位的工作和发展积累一些问题和矛盾,仅依据36号令或61号令来管理重点单位,就消防部门而言,极易陷入严防严管或放任不管的极端局面,都不能有效提高重点单位的管理效率,最大限度的增强单位抗御火灾的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2004年2月,公安部出台公消[2004]42号文件强调应同时按照36号令和61号令对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以36号令——消防部门主管为主要方法。然而,在执行过程依旧会碰到原有积累的弊端,如:如何改变社会对消防的认识误区,重塑消防部门良好形象;消防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抓好单位的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如何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工作效率等等。只有在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同时解决诸如此类难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才能真正的提高一个档次,迈上一个台阶。本文认为,以何种模式进行消防监督管理,是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单位的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和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上升改进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好“与人为本”的基础问题,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观念、态度,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消防安全意识,也即抓好人的管理和调动作为契机,创造消防部门、重点单位和社会三者的多赢局面。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博弈理论经济学中,博弈论是提供一个关于人们直接互动的经济和战略行为的理论。多赢是合作的博弈,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竞争或竞赛,在这种竞赛中,参与者之间存在某些“摩擦”,但总体上来讲,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大家都可以从中受益。消防部门、单位、社会三者的关系,也是一种博弈的关系,我们要追求的,正是合作的博弈——多赢。三者在共同面临涉及的工作范围和环境中都要追求最大化自身报酬——完成监督检查工作,获得满足(或许是心理,或许是物质);实现安全生产经营消防投入经济合理(主观感受);火灾隐患减少,发生率降低,社会稳定。在消防监督检查的工作研究中,有两个可以服务的目的:一是缩小可能发生火灾的机率范围;二是提供一个衡量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效率的标准。如果某种管理模式中,参与者(部门)的收益减少,而没有对其它人(部门)产生更多的实惠(即成本收益),那么就会出现消防监督管理的困难局面,即零和博弈,没有合作与协调,危机四伏。实际上,三者对消防工作的选择方式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合作互动的结局依赖于每个参与人(部门)所选择的战略。经济学理论中,理性地进行选择就是要最大化自身的收益,从某种观点来看,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在给定环境条件下选择最大化报酬的行动。因而可以把理性的消防监督和重点单位的消防选择当作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在博弈论中,情况要复杂一些,结局不仅依赖于部门(人员)自身“战略”和社会消防监督的大氛围,也直接依赖于相关部门(人员)所选择的战略,所以,各部门追求最大化自身收益,也是三者博弈关系的“解”。那么,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我们就可以遵循博弈理论,创造合作博弈:消防部门尊重单位,充分发挥单位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而单位则希望消防部门在态度、政策范围、技术、培训、信息等管理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改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塑造服务和接受服务新型关系;创造良好的消防风气,消防形象,减少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则双方都得到了好处,大家都高兴。简单讲,这就博弈理论的结果,也是众望所归的结果。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实施法律法规带来的难题。《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形成的重点单位乃至消防监督检查模式强调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作用,忽视了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使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几乎成了单位的专职消防管理人员,从制作消防档案,到责任制,设施配备、日常检查、管理等等,无一不亲自过问,单位一旦发生火灾,首先追究的不是单位法人的责任而是消防监督部门的责任。2002年《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行后,重点单位不仅在数量上急剧增加,行业也多样化、复杂化。而消防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却不可能大量增加,消防部门繁重工作量与人员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消防理论基础虽然相同,但各行业,各单位的专业情况、火灾危险性也不尽相同,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由于日常工作的繁重几乎无暇顾及新的知识技能补充学习和思考改善管理、纠正,极易形成管理的失误,低效,导致重点安全单位管理长期无法提升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二)重点单位反馈的难题较重点单位而言,本文更倾向于寻找消防部门在博弈关系中的成本(付出),以往作为执法和监督人员,更多管理行为是主动的,而重点单位是被动接受一方。所以,不谈重点单位的种种不合作现象。诸如:设备欠帐、档案混乱、器材失效、阳奉阴伪等等(实际这些行为的产生更多源于消防的管理协调不力)。本文从重点单位如何看待自己和消防的角度来阐述。第一,一个单位对消防的投入直接由其经济效益决定(企业)或者由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机关、事业)决定。往往更普遍的情况是单位重视却在投入上无能为力。只能加强档案和人员的管理、培训,建立责任制。但这些过程的完成,需要消防监督部门无私的帮助和指导。需要一个过程。第二,很多地区还没有针对专职队的具体法律规章制度,也没有具体的消防专业管理人员贯彻落实,全靠领导态度决定消防专职队的成立与否及装备器材、人员的配备。第三,重点单位管理与实施消防安全工作虽然主要由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和单位安全负责人员来协调完成,但更主要却是两个部门领导之间先沟通协商与表态,作为工作人员,才能够全心全意的贯彻落实。第四,消防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指导力度不大,不够系统。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如水压、技术标准、防火材料选购等等)以至单位想投入而不知如何投入。缺乏系统的知识培训,缺乏针对性强教材、宣传册、资料、影碟的制作使用。缺乏实际的模拟火灾训练,一旦火灾发生,单位内部是否能按应急预案实施的情况不明。第五,消防监督人员与安全责任人,专职队之间的协调起到关键作用。单位需要能够相互尊重,注重礼貌的监督人员,建立感情基础非常重要,往往决定了工作的顺利,成功与否。(三)消防部队自身的困感第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长期处于疲惫状态。《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中规定了七个工作程序,整改、复查、消防行政处罚几个重要步骤消耗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关系错综复杂。几乎一个人承担几个人工作量。同时,消防监督工作人员还要受理建筑防火设计审核,火灾事故调查,作为一名部队军人,经常性的政治学习,“两化管理”,开会、上报、材料等等日常烦杂的工作交织在一起,很难实现清楚明了,提纲携领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步骤,工作混乱,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却获不到良好的收效,而且,长期疲劳的身体状态极易导致精神状态不佳,思维迟钝,脾气暴燥,最终影响工作效率,工作情绪,在实施重单位监督检查时与被管理单位发生摩擦。产生不良影响。第二、开会与文字、档案工作时间与监督检查工作时间比例不谐调。开会,撰写上报材料,阶段工作总结做消防档案时间相对较多,而真正的工作时间,实际完成七个程序的时间相对较少。很多文字,办公室工作耗时耗力,但形成档案之后便束之高阁,甚至只为“两化”建设而制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在基层警力紧张的情况下,内勤工作很容易占用正常工作时间,或者必须加班,进而影响正常监督检查工作效率。第三、消防监督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重点单位的管理涉及面广,标准多,要求严,而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少,且来源多为战士考学,文化基础较差,或是地方大学生新入伍,业务知识,协调能力又比较欠缺,工作的繁忙使他们基本没有补充知识的时间,导致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的情况。甚至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四)、中介结构运行处于摸索阶段。消防部门作为政府宏观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能也应从对单位包办代替的微观消防管理转向宏观的协调、服务型管理,应该有提供消防培训,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安全咨询,针对具体单位提供切实可行的消防管理模式的各种中介结构。但是现在的中介结构体系不健全,许多中介服务功能如将安全评估交由保险公司运作等尚处于设想计划阶段。已经运行的诸如电气检测等中介组织缺乏基本的信誉,存在投机行为。现行市场机制并不健全,社会风气不近人意,或多或少总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影响消防安全管理和标准措施的落实,给人民生命财产、单位财产带来安全隐患。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管理的改革思路(一)、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在经济发展中提高对重点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水平。首先,消防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它应定位于为政府宏观决策,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以静止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发展中的重点单位是低效的消防管理和服务,而且,经济需要社会全面安全稳定的基础。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动态的管理思路分类管理重点单位。1、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的政策有所倾斜,以利于招商引资,发展新型产业,消防部门就必须适时加强对这些有优惠政策单位的监督管理和协调,确保消防安全,配合政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对经济效益好,消防硬件投入好的企业提供中介有偿服务,加强检查监督和人员培训。实现其内部设施和人员责任划分的良好结合,确保消防安全。3、对经济效益亏损,消防硬件设施差的企业,重点在人员消防安全培训和责任区划分,充分使用人力资源来实现消防安全保障。三种分类,强调的都是单位的内部管理,消防部门发挥监督和服务职能。其次,充分整合各项资源,改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现状。1、可以归纳现有消防安全落实较好的单位成功经验,形成统一的规章制度,如安全责任书,领导责任,防火安全公约,消防档案制作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管理内容,促进重点单位在消防安全软件方面的建设。2、建立社会联动机制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如保险行业,资产评估行业,图审站等等)的作用,把繁杂的工作任务让渡一部分,集中精力管理重点单位确保消防安全。当然,让渡工作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让渡感情和利益,但长远考虑,却是加入了新的合作伙伴,获得更多收益。3、根据重点单位实际情况开展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中之重在于如何落实,如何将一个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诸多复杂内容简单化,交给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和各级责任人员,思路清晰,权责明确,简单明了,便于实施和管理。4、建立良好的内勤工作机制。可建立报材料的套用模板,提高各种材料的写作效率。规范和统一档案制作,提高档案的利用率。5、现行消防监督管理体制逐渐强调派出所的消防三级管理能力,应适时加强派出所的消防培训,提高派出所对重点单位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的效率。6、继续消防监督管理的社会化进程。改变消防工作只由消防部门来贯彻落实的局面,加大消防社会参与面,社会各个单位、各个社区,各个村镇都将消防工作作为共同责任,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进程。(二)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水平。首先,消防监督部门自身存在问题的改善,应从“以人为本”开始。第一、建立多种形成,多种层次的培训机制。改变对消防监督工作人员重使用,轻培养的现状,使他们有一定的时间思考总结,修整疲惫状态,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品德,以工作促进自身发展,形成工作—思考—完善—再工作的良好机制。第二、消防监督工作人员要经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被管理者,我会选择什么方式来接受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博弈理论中诸多案例证明,具有善意,宽容、强硬、简单明了特点的人,总会是赢家。那么,如何将这些气质学习运用于重点单位管理乃至全面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呢?在这里想说明的一点是,重点单位反馈意见中,恰好也有相关的内容,保持善意,宽容的态度,加强原则性,简单明了的监督执法,将有利于提高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水平。其次,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的保障,关键在“人”。总结以往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