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顺义1、社会福利究竟为何物?又从何而来?它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为何婆娑迷离?2、社会福利制度在作为模板的西方福利国家是否真如我们想象中的完美?3、刚从泥潭中挣扎出来的中国在社会福利的多叉路口该何去何从?解剖社会福利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概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现状目录/contents未来中国社会福利发展展望第一部分diyibufen解剖社会福利1.1社会福利概念明晰1.2社会福利的演进与发展1.3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斯洛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类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1.1社会福利概念明晰家争鸣DifferentDefinition百尚晓援指出,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它与“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同为促进人类幸福的制度措施,只是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多吉才让指出,社会福利仅指“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优抚对象的收入和服务保障”。张建明指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而采取的措施及服务,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子系统。王思斌指出:“社会福利是指在解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更好地生存或发展的一种状态。美国学者米基利提出,社会福利是“当社会问题得到控制时,当人类需要得到满足时,当社会机会最大化时,人类正常存在的一种情况或状态”。美国学者威廉姆·H·怀科特认为:社会福利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在其社会环境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包含两层意思:(1)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充足的营养食品、衣服、房屋、医疗保险,清洁的水和空气);(2)满足人们必需的心理的、精神的社会交往需要。周沛对社会福利的界定为:社会福利是以政府及社会为主体,以全体社会公民与社区居民为对象,以制度化与专业化为基本保证,以保障性与服务性为主要特征,以社会支持网络为主要构架,以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为主要内容,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旨在不断完善和提升公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剩余性狭义社会福利观,认为社会福利是“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优抚对象的收入和服务保障”,是一种疗救社会病态、预防或矫治社会问题的制度或手段。制度性狭义社会福利观,认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其成员的基本生活而采取的措施及服务,其福利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但福利层次仅限于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发展性狭义社会福利观,认为社会福利是指在解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更好地生存或发展的一种状态,其福利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其功能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广义社会福利观,认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种种制度或措施。我国学者田北海将社会福利分为狭义的社会福利定义和广义的社会福利界定,而狭义的社会福利界定又可以分为剩余性狭义社会福利观、制度性狭义社会福利观和发展性狭义社会福利观。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不同的福利观有着不同的层次,而这些不同的层次可以从保障对象的范围还有保障的力度来区分。而这些不同的定义也导致了各国理念的不同,从而也导致了各个国家走向了不同的社会福利道路。因此,对社会福利的定义,我们必须慎重,选择适合我们国情的社会福利界定,只有合适的理念,我们的政策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吐槽一番comment先来个选择题热热身,针对我国的国情,你们认为我们应当倾向于哪个社会福利的定义呢()A.剩余性狭义社会福利观B.制度性狭义社会福利观C.发展性狭义社会福利观D.广义社会福利观1.2社会福利的演进与发展1.2.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福利的发展1.2.2社会福利的演进1.2.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福利的发展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生存问题由氏族统一分配,不存在等级,也就没有贫富差距。农业社会权贵占有大部分财富,劳动者得到维持生活的基本保障;宗教组织是纯粹的慈善思想的传播者和乐善好施的实践者,应该算是社会福利的一个萌芽。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彻底摧毁了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利益平衡机制和身份等级制度。经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一些大事件在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利益和责任分配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工业革命、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等,这些事件往往可以成为福利制度建立或改革的契机。吐槽一番comment人道主义到公民权利生存保障到全面保障特殊群体到全体公民理念演进01内容演进02对象演进031.2.2社会福利的演进1.3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1.3.1关系之争——国内外1.3.2“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目前学术界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定义没有公开的争论。一般来说,都是将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1许多国家“社会保障”仅仅意味着社会保险和现金救济,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福利的一个组成部分。国际21.3.1关系之争抒己见DifferentIdeas各尚晓媛主要观点是:虽然“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两个概念都有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但从国际惯例和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把“社会福利”定义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部分是不恰当的。田北海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的子系统、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的基础和起点、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目标和归宿。1.3.2“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概括来说,目前“中国版”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社会理解是:社会保障是个大概念,国家有关改善民众生活质量状况与不断提高他们基本需要满足程度的综合性制度安排是以“社会保障制度”著称于世的,而非是“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是个小概念,社会福利包括在社会保障概念与制度之中,社会福利只是国家宏观层面总体性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目前中国社会大众对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概念习以为常和约定俗成的社会界定在某种程度偏离其原本内涵外延,恰恰与国际通则和国际惯例背道而驰、完全相反。1.3.2“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目前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反映我国追求“社会保障”而非“社会福利”的主流价值观念,因为中国社会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满足人民需要的能力尚有待提高,因而将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重点和优先领域放在社会保障领域,因而特别强调社会保障,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长远来看,如果按照社会保障包含社会福利的理解来进行制度设计与发展规划的话,这非常不利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容易使人产生本末倒置和关系不顺的感觉,而且极为容易使人们误入歧途,无法正确地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你们怎么看?是趴窗户看还是坐在椅子上看呢?第二部分dierbufen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概论2.1两种福利模式2.2福利国家遭遇的困境两种福利模式2.1.1社会保险模式2.1.2福利国家型福利模式2.1Part2.2.1.2社会保险型福利模式以俾斯麦模式为典型,又称联邦德国模式。这种模式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保障费用由雇员、雇主和国家三方负担,主要以雇员和雇主承担为主,社会保障的给付与雇员的收入和社会保险缴费相联系。这种模式是在这样两个背景下提出的:一方面,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一方面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对工人运动血腥镇压;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工人阶级斗争进行了一些让步。他在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工人赔偿法》,1889年实行了《伤残和养老保险法》。这三个法律是现代世界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俾斯麦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建立政府、雇主(企业)和雇员(个人)之间责任共担机制,实现风险保障的互助共济A强调受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B以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为其核心,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劳动者及其家属CD实行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相协调的机制2.2.1.2福利国家型福利模式以贝弗里奇模式为典型贝弗里奇委员会向政府提交了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提出了统一缴费、统一收益标准、统一管理、适当受益、全面普遍和区别对待六个原则。英国政府采纳了这个报告的建议,逐步建立起包括家庭津贴、社会保险、公共卫生和社会服务制度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按需保障的原则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借助于财经政策来调剂在公平与效率的序列选择,以公平为主、效率次之强调对象的普遍性和保障项目的全面性实行政府统筹原则—贝弗里奇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从运行机制来看,福利国家型模式与社会保险型模式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区别:第一,在资金来源上,福利国家型模式以税收为基础,社会保障的资金支出直接来源于国家财政;第二,就责任主体而言,政府是福利国家型模式的直接责任主体,承担包括筹资、管理甚至务供给的全部责任;第三,从待遇的决定因素来看,福利国家型模式下的待遇水平主要取决于即期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水平且国民待遇均等化!吐槽一番comment福利国家遭遇的困境2.2Part经济方面1政治方面社会方面23经济全球化使得西欧各国拥有了更加广阔的投放市场,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出逃”。资本外逃导致工人失业严重,引起更多的福利需求,而政府不得不提高税收以支撑福利开支,高税收则进一步逼迫资本外逃,以此往复,福利国家的经济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福利国家对经济的参与和干预、征税以及具体福利和保障措施的实施客观上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很多国家的工作和福利政策客观上造就了“奖懒罚勤”的消极效果,工作与不工作的收入差别并不大,再加上享乐主义的影响,人们形成了对福利国家的消极依赖,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第三部分disanbufen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现状3.1现状分析3.2原因分析现状分析State3.1福利事业单位资金筹集不足福利机构腐败问题严重,营利化趋势有增无减政府对福利事业单位管得过严过死,自主性不高,效率低下福利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社会福利制度覆盖面不广,福利水平不均衡原因分析Reason3.2认识误区福利恐惧症国外模式优势论社会福利社会责任论社会福利可替代论根据郑功成教授的观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落后主要是由于我们社会存在的认识误区以及现行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制度缺陷制度安排残缺,覆盖面窄运行机制陈旧,官民分割公共投入不足,结构不良监管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根据郑功成教授的观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落后主要是由于我们社会存在的认识误区以及现行制度上存在的缺陷非理性冲动强烈,秩序混乱首先,由于认识误区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政府对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的积极进取,也导致了社会福利事业在整体滞后的同时还存在着畸形发展态势的现象。其次,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制度性缺陷是严重的,其带来的不良效应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能在更新发展理念、重塑新型制度的条件下加快发展步伐,社会福利完全可能成为社会风险高速积累的领域。吐槽一番comment④第四部分disibufen未来中国社会福利发展展望景天魁主张构建“底线公平”的福利模式,认为此模式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符合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功能定位的模式。“底线公平”福利模式将国民分成:特殊群体(极富阶层,具有极强的自我保障能力者)、中等收入者、贫困群体。对这三个群体适用不同的保障政策。特殊群体底线公平的福利模式1中等收入者2贫困群体3指极富阶层,具有极强的自我保障能力者,这类群体政府不管。建立政府、企业、家庭、个人合理分担的机制,并且各项保障之间可以自由流转。由政府出资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构建底线公平的福利模式根据底线公平的想法来看,一个好的福利模式应该是最适合它所面对的人的特点的模式,要以人为本,既不是以经济为本,也不是以福利为本,不是福利越多越好,而是越适合人的需要越好。而景天魁认为所谓“适合”,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适度性,主要是与经济发展水平要协调,否则难以持续;二是适应性,主要是要适应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社会情势;三是适用性,主要是适合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四是适当性,适合人伦、人情,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以“底线公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