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实践创新案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体现了首都持续深化改革决心和担当。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一、背景情况近年来,xx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对xx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到基层一线破解难题、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变革,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成基层治理效能,逐步形成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xx路径。二、基本做法(一)“吹哨报到”:一场源于青萍之末的改革xx年上半年,平谷区金海湖镇为根治金矿盗采多年屡禁不止难题,探索了乡镇发现盗采线索及时上报,各相关执法部门30分钟内赶到现场综合执法的机制,效果很好。xx市委把这一探索总结提升为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从xx年初开始,在全市16个区选取169个街乡试点推广,随后在全市铺开。“吹哨报到”改革的重点是破解“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通过赋予街乡权力、下沉工作力量、推进内设机构改革,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通过“吹哨报到”改革,进一步增强了街乡“吹哨”能力,理顺了条块关系,树立了到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强化党建引领。将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针对首都驻区单位多、机构规格高等特点,全市所有街道党工委和有条件的3804个社区、村党组织分别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普遍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项清单。开发“党员E先锋”信息平台,组织全市9000余个法人单位党组织、78万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部回属地(居住地)街乡、社区(村)报到。深化党政群协商共治,建立健全党委统筹、组织联建、工作联动、队伍联合、服务联办、保障联享、责任联查的工作机制,引领居民和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突出“赋权”。制定完善街乡职责清单,赋予街乡设施规划参与权、重大决策建议权等“六权”,将城管执法等五部门共计433项行政执法职权下放至街乡集中行使。突出“下沉”。在街道乡镇普遍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中心,将市区两级机构改革中腾出的1592个编制充实到街乡,将街乡机构改革分流出的科级干部选派至下辖社区任职,把城市管理监督员、治安巡防队员等13个部门16类约13万协管力量全部下沉到基层一线,由街乡统筹指挥调配。突出“增效”。按照扁平化、综合化的原则,启动街道“大部门制”改革,以“6办+1队+3中心”为基本模式,综合设置街道各类机构,提高工作效能。建立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坚持哨声就是群众的诉求,报到就是向群众报到,街乡通过吹响“综合执法哨、重点工作哨、应急处置哨”,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物业管理、停车、群租房、开墙打洞等老大难问题。招募4万余名热心居民担任“小巷管家”,办好小院议事厅、居民恳谈会、居民微提案,不断强化基层民主协商,大力培育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二)“接诉即办”:一条热线撬动基层治理的变革xx年,市委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改革向“四个方面”深化,即向党建引领深化、向街道(乡镇)体制改革深化、向社区治理深化、向受理市民诉求、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深化。进一步思考“哨”声来源,延展“吹哨”主体,通过让群众“吹哨”,推进“吹哨报到”改革向“接诉即办”深化。一个小组抓统筹,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市委深改委增设“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市级部门和街乡以及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落实、社区(村)响应、专班推动的责权明晰的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将“接诉即办”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注重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条热线听诉求,实现对社情民意的全渠道、全时段、全方位响应。整合64条各领域热线,建立全市统一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平台,将全市343个街乡镇、16个区、65个市级部门和49个公共服务企业全部接入,形成“统一模式、统一标准、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热线服务体系。开通“12345网上接诉即办”平台,上线运行“xx市12345”微信小程序,实现全年365天、7×24小时对群众诉求的全渠道响应。一张派单管到底,建立群众诉求办理的闭环运行机制。实施群众诉求“首接负责”制度,所有诉求直派街乡,街乡能够自行解决的,及时就地解决;需要跨部门解决的复杂问题,由街乡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调动部门力量共同研究解决。探索诉求联合双派制度,将涉及街乡和市区两级部门的诉求进行双派,缩短“条”“块”衔接周期,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群众诉求分级分类快速响应机制,由12345热线平台根据诉求轻重缓急程度和行业标准,按照2小时、24小时、7天和15天四级处置模式,针对不同诉求类型,实施四级响应。一份卷子压责任,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为指标的“三率”考评机制,每月对各街乡、各区、市级部门、承担公共事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考评,并通报排名。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行业问题增设“部门+行业”联合考评,以部门自办“三率”+主管行业问题“三率”作为部门月度考评成绩。聚焦“七有”“五性”,创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市区两级补短板、强弱项,有针对性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一套机制促提升,持续推动超大城市治理更加精准精细。制定出台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工作的意见,建立“接诉即办”十个工作机制,推动“接诉即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日通报、周汇总、月分析”机制,创办《市民热线反映》,每日汇总分析群众诉求情况,分析诉求热力图、分布类型、高频事项,对热线民意舆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研判,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三)未诉先办:聚焦“每月一题”推动主动治理xx以来,市委将接诉即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抓手,建立“每月一题”机制,xx年聚焦房产证难办、预付费行业监管、房屋维修、老旧小区改造等27个高频民生问题,2022年又聚焦老楼加装电梯、下水管道堵塞、农村污水治理等17个问题,同步跟踪监测xx年27个问题治理成效,攻坚克难、主动治理,解决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高位统筹专班治理。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下增设“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以下简称“专项小组”),负责全市“接诉即办”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市委主要领导每半月审阅各个问题的量化工作进度,每月市委“接诉即办”专题会听取问题解决情况,书记点评会通报点评,专题调度难点问题,推动问题加快解决。分管市领导亲自挂帅,每月调度推进具体问题。市级牵头上下协同。以“每月一题”问题场景化治理为导向,建立职责研究机制,明确市、区、街乡镇职责任务,印发《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专项清单》。充分发挥市级层面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协同治理的作用,以市级部门统筹出台政策、集中整治为着力点,帮助基层破解“街乡镇无法解决、各区无力解决”的难题,在各区加强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形成条块结合、上下协同的工作合力。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各主责部门通过分析群众诉求,明确“每月一题”各问题诉求工单的主要问题类型和高频点位,有效规划解决问题的作战图。同时,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每个具体问题均制定“一方案三清单”,即一个解决方案和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政策清单,明确量化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强化项目管理,加强过程管控。全程督办多方核验。建立健全督查核验机制:市级挂账督办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建立日常联合督办、月度会商研判、季度抽查核验、“回头看”和年终绩效考评工作机制。执纪监督机制,市纪委市监委建立“每月一题”专项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实地检查调研并形成专题监督报告,强化源头治理。市民诉求监测机制,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定期对每个问题诉求量进行监测分析。三、成效与评价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再到“未诉先办”,是xx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体现了首都持续深化改革决心和担当。改革推进以来,首都城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党政机关工作导向、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以及群众感受、社会评价明显向好,实现了市区各部门围着街乡转、街乡围着社区转、党员干部围着群众转,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接诉即办改革以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群众来电反映8000余万件,解决率从53%提升到94%,满意率从65%增长到95%,满意率始终高于解决率,交出了人民至上的“xx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