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教程(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福利经济学教程第一讲概论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2一、什么是福利经济学1.1定义1福利经济学是一系列命题的研究,经济学家根据这些命题来比较不同经济状态的社会福利,并判断不同经济状态社会福利的高低。(黄有光,1983)含义1:福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含义2:福利经济学提高判断福利高低的标准或命题;含义3:福利经济学试图明确地表达出汾河比较福利的标准或命题。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3一、什么是福利经济学1.2定义2福利经济学为某项政策的评价提供较为明确伦理标准框架,而不是提供个人标准。(BoadwayandBruce,1984)含义1: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状态;含义2:福利经济学对各种社会经济状态进行排序;含义3:福利经济学提供评价的伦理标准框架。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4一、什么是福利经济学1.3定义3福利经济学是关于政策建议的,包含三部分内容(森,1970):1.严密的逻辑推理;2.经济、价值的判断标准;3.经济和价值标准的统一。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5二、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1福利的分类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在社会福利中能够直接或间接用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分福利叫做经济福利2.2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福利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6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1旧福利经济学代表:庇古《福利经济学》(1920)基本命题:①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越大;②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就越大。主要特征:①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问题的;②使用物质福利来表示效用的概念,效用基本上等同与经济效率,具有客观性;③以功利主义为指导思想,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比较,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7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219世纪30年代的争论罗宾斯(1932)认为:①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②经济学不需要以价值判断为主的规范分析,避免使用技术效用。帕累托把无差异曲线引进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中,并由此发展起序数效用论,提出帕累托标准。希克斯和艾伦根据帕累托标准发展了新福利经济学,在历史上被称为“希克斯-艾伦革命”。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8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3新福利经济学主要特征:①经济学是解决稀缺性问题;②用偏好来表示效用,趋向主观;③采用序数效用论,不免人际间的比较;④普遍使用帕累托标准和边际技术;⑤补偿性检验;⑥社会福利函数。主要缺陷:①帕累托标准只涉及到了效率,根本不能涉及分配问题,但福利问题不能避开对分配问题的研究;②序数效用论不进行人际间效用的比较,这导致了新福利经济学的根本缺陷。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9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4对新福利经济学的质疑和发展20世纪50-60年代,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提出,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受到了严重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阿马蒂亚·森对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指出:在缺乏其他信息情况下,只使用序数效用提供的信息进行社会排序是不可能的,因为序数效用无法提供相对充分的人际间效用比较的信息;而使用基数效用却可以获得人际间效用比较得宠分信息,可以得出社会排序。森的研究结果,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向功利主义和基数效用理论回归的趋势。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10四、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庇古罗宾斯、帕累托、希克斯卡尔多、希托夫斯基、李特尔伯格森、萨缪尔森阿罗阿马蒂亚·森、黄有光福利经济学教程第二讲帕累托标准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12一、旧福利经济学1.1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旧福利经济学也被称为物质福利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庇古,其代表作为《福利经济学》(1920)。1.2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观点社会福利等于所有社会成员效用之和,个人效用可以使用物质福利或效用表示,经济学就是解决物质福利的;满足人们的物品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物质层次(满足生存和健康,如食品、衣服、住房等)、含有部分物质的物品(注重奢华、舒适、品牌等)、精神或文化(非物质),由此可知,庇古的效用是客观的;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13一、旧福利经济学客观的效用具有可度量性,能够进行人际比较,即基数效用论;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有利于穷人的分配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国家应使整体社会福利之和达到最大化。1.3对旧福利经济学的批判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数效用论受到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的责难,其分配价值观也受到严重的批评。但无论如何,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具有里程碑意义。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14二、序数效用论2.1罗宾斯和新福利经济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经济学不能涉及伦理或价值的判断;经济学中具有规范性质的结论都来自己数效用论的分析结果,经济学应该避免使用基数效用论。以上观点来自罗宾斯《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1932),这促进了新福经济学的产生。2.2帕累托与序数效用论希克斯认为,帕累托是序数效用论之父:帕累托第一次运用等级的观念来描述福利。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15二、序数效用论2.3序数主义革命1934年,希克斯和埃伦运用序数效用论对消费理论重新构建,形成行为主义的消费者行为理论;1939年,希克斯借用埃奇沃斯的无差异曲线,建立了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布劳格把序数效用取代基数效用的变革成为“希克斯-埃伦革命”。2.4序数效用论的内容效用是主观的,不可计量,但具有等级。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16三、帕累托标准3.1帕累托标准严格的帕累托标准:对于任意的两种社会状态x、y,如果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i都有xRiy(x不差于y),并且,对于某些社会成员j有xPjy(x优于y),那么对于整个社会就有xPy(x优于y)。弱帕累托标准:对于任意的两种社会状态x、y,如果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i都有xPiy(x优于y),那么对于整个社会就有xPy(x优于y)。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17三、帕累托标准3.2帕累托标准的图解AUBUO2b3b2a1s2s3s4s5sAUBUO2b3b2a1s2s3s4s5s图1:严格帕累托标准图2:弱帕累托标准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18三、帕累托标准3.3帕累托标准的特点特点1:帕累托标准的“外部效应”例:一项政策使富人的钱更多而穷人的钱没变,按照帕累托标准,这项政策是可取的。实际上,穷人会都相对差距的增加而不满,会降低福利,这不符合帕累托标准。这被称为“外部效应”。特点2:帕累托标准忽略了分配问题例:A和B的福利都增加了,但两人的福利相差极大,按照帕累托标准社会福利增加了,但却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平等。帕累托标准假定分配状态是给定的。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19三、帕累托标准特点3:帕累托标准不能获得完全排序例:在帕累托标准的图解中,从S2S4或者从S2S5,按照帕累托标准无法排序,也就说,帕累托标准只能对部分社会状态排序。特点4:帕累托标准所涉及的可以是“虚拟的变化”特点5:帕累托标准涉及的变动是较小的例:帕累托原文强调“很小的变动”、“微小的改变”,所以,巨大的改变,帕累托认为他的标准是不适用的。特点6:帕累托标准的自由悖论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20四、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4.1森的自由主义的含义阿马迪亚森的自由主义含义较为细致,主要是说明,社会的选择并不能代表个人的选择,因为个人的自由在社会中被淹没。4.2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弱的帕累托标准和自由主义不相容例:A和B对读《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们》,有三种选择:A读(x);B读(y);都不读(z)。A的偏好:zPxPyB的偏好:xPyPz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21四、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按照森的自由主义观点,A读书是A自己的事,B读书是B自己的事,可以自己决定偏好。对于A来说,社会偏好应该和A的偏好相同:zPx;对于B来说,也是如此:yPz。根据偏好的传递性,则有:yPx。但是根据弱的帕累托标准,社会对x和y的偏好,应该是:xPy,因为A和B都偏好于xPy。由此可知,弱的帕累托标准和森的自由主义是不相容的。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22四、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4.3帕累托自由悖论的内容满足下列条件的集体决策规则是不存在的:1.排序的理性条件:排序具有自反性、相关性、偏好关系是不循环的。(1)自反性:对于任意一个选择x都有xRx,即任何选择都至少和自身一样好。(2)相关性:对于任意两种选择必须由xRy或者yRx或二者兼有。2.弱的帕累托标准:对于任意两种选择x、y,如果对于所有人i都有xPiy(x优于y),那么对于整个社会就有xPy(x优于y)。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23四、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3.最低限度的自由主义假设存在两个小组G1和G2,两个小组是两个非空、不相交的子集。两个小组有不同的选择(a,b)和(c,d),两个小组各自独立决定自己的偏好。任何人都有由自由作自己喜欢的事。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24五、帕累托标准的特点5.1帕累托标准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以建立“价值中立”的理论;5.2帕累托标准是一个关于效率方面的标准,可以评价自边际革命以来的经济学问题;5.3帕累托标准不能得出完全的社会排序;5.4帕累托标准与自由等非效率标准相冲突。福利经济学第三讲补偿检验理论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26一、对帕累托标准的回顾1.1帕累托标准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以建立“价值中立”的理论;1.2帕累托标准是一个关于效率方面的标准,可以评价自边际革命以来的经济学问题;1.3帕累托标准不能得出完全的社会排序;1.4帕累托标准与自由等非效率标准相冲突。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27二、经济学家对帕累托标准的弥补2.1帕累托标准的重要缺陷帕累托标准的重要缺陷是不能完全排序,尤其是对于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减少的情况无法判断。2.2对帕累托标准的弥补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希托夫斯基标准李特尔标准黄有光分组检验标准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28三、卡尔多-希克斯标准3.1标准的提出卡尔多《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人际间的效用比较》(1939)卡尔多标准的内容:当一项政策实施,使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福利受到损失,但如果这部分损失能够得到补偿,而且社会上其他人福利增加,这项政策是可以实施的。希克斯《消费者剩余的复兴》(1941)希克斯标准的内容:一次改革,如果A获得的好处在补偿了B的损失之后还有剩余,这种改革就是有效率的。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29三、卡尔多-希克斯标准3.2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定义对于任意两种社会状态x、y:即:x优于y等价于另外一种状态z,它表示从x状态出发,通过一项政策的实施,达到另外一个状态z(z∈S(x)),任何人都认为z不比y差(zRiy),并且至少有一个人认为z好于y(zPiy)。:::iixPyZzSxizRyizPy&&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30三、卡尔多-希克斯标准3.3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缺陷例:假设有两个人A和B•A的偏好为:(1牛奶,1面包)2面包1面包•A的偏好为:(1牛奶,1面包)2牛奶1牛奶假设有两种状态S和T:A先生B先生状态S2面包1牛奶状态T1面包2牛奶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31三、卡尔多-希克斯标准B的效用A的效用TS按照标准,ST,会出现:A损失(从2面包变为1面包)B得利(从1牛奶变为2牛奶)如果B把1牛奶补偿给A,这样A的状态就会变好(2面包1面包1牛奶)B的状态没有变化(1牛奶)同理,按照标准,TS,也会出现改进的结果。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32三、卡尔多-希克斯标准以上例子说明: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对两种状态的变化判断不具备一致性。2006年4月福利经济学教程33四、西托夫斯标准4.1标准的提出西托夫斯《关于经济学福利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