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宜宾城市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消防规划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宜宾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现状及对策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关系到灭火救灾的成败,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也是当前一个时期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一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1宜宾城市消防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东与自贡市接壤,西界乐山市和凉山州,南邻云南省昭通地区,属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东西长153.2Km,南北宽150.4Km,幅员面积13283Km2,辖1区9县,总人口515万人。近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四川省消防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宜宾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制定实施了《宜宾市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三年规划》,使宜宾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消防队伍不断壮大,消防装备进一步改善,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讯和道路建设得到了加强。但是,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新问题,与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1.1消防站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1.1.1现状宜宾现有公安消防站3个,即直属消防站、翠屏区消防站、宜宾县消防站。全市有企事业消防站9个,政企合办消防站2个,7个县组建了政府消防站(有7辆消防车),专职消防站共有各类消防车23辆,消防人员357人。1.1.2存在的问题1.1.2.1消防站数量少且分布不均。宜宾市区现有建成区面积21.68Km2,只有三个公安消防站,今后,城市将向北、向西发展,而消防站的分布相对于城市发展用地来说偏南侧,对旧州、菜坝、白沙湾等新开发区的火场施救需要跨越桥梁、铁路,加上城市道路系统还未健全,交通不够通畅,影响了灭火救援工作。1.1.2.2消防站用地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不能满足执勤备战的要求。1.1.2.3企业专职消防站未按国家有关标准建立,且存在人员少、装备缺乏的问题;政府消防站的车辆装备差,有些已经开始超期服役,有些还是城市洒水车辆改装的,且队伍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费长期得不到保障,无法保证正常的执勤备战。1.1.2.4无水上消防站,不能满足三江两岸及江上消防防护的需要。1.2城市消防给水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1.2.1城市消防给水设施现状1.2.1.1消防给水采用低压制,消防供水与生产生活共用一套给水系统。现城市管网各片区(旧城区、南岸开发区、旧州发区、白沙开发区、天池和柏溪片区)基本上自成体系,管网系统为环状与枝状相结合。城市公用系统共敷设有城市给水管139Km,其中DN150——DN700为64Km,DN150以下为75Km。自备水源系统共敷设给水管道320Km,其中DN150——DN700为99Km,DN150以下为223Km。全市给水管道中钢管为332Km,铸铁管道127Km。50年代以前敷设管道9Km,60年代敷设管道35Km,70年代敷设管道76Km,80年代敷设管道138Km,90年代敷设管道201Km。1.2.1.2消防给水水源主要依靠城市自来水管网。1.2.1.3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安装市政消火栓1028个。1.2.2存在的问题1.2.2.1作为消防供水主要水源的城市供水系统供水设计能力不足,夏季用水高峰仍有部分地区停水,如发生火灾,难以保证消防供水。1.2.2.2供水管网陈旧,管材质量低,不能满足消防加压供水的要求。1.2.2.3输配水管网长年失修,管径偏小,枝状网较多,部分建城区内消防管网还未形成。1.2.2.4新建开发区和部分县城在旧城改造中市政消火栓建设滞后。1.2.2.5个别地方的市政消火栓供水压力不足,低于0.1Mpa。1.2.2.6市政消防给水设施维护管理差,损坏、锈蚀严重。1.3消防规划编制情况及存在问题1.3.1现状宜宾市区消防总体规划已于2000年通过评审,正在报请政府批准实施。规划范围包括旧城区、旧州开发区、南岸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池、柏溪,规划面积计513.3Km2。此外,珙县消防规划也于98年编制完毕,并已通过政府批准。1.3.2存在的问题1.3.2.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发展不平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各区县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走向集约型、紧凑型,城镇建设、旧城改造工作步伐越来越快,城市人口、地下工程和高层建筑数量急剧增加。但各地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却十分滞后,除珙县外其余8个县至今均未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工作,造成城镇消防安全布局和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讯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无法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得不到同步发展,城市抗御火灾的能力得不到提高。1.3.2.2已编制完成的消防规划得不到真正落实。市区和珙县消防规划虽已通过评审,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得到政府批准或未真正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1.3.2.3消防规划面临重新调整。最近,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已经作了全面调整和修编,原来编制完成的消防规划也应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补充和完善。1.4消防通讯现状及存在问题1.4.1现状“119”指挥中心:系统采用集中接警、分散处警的模式。系统综合采用了数字调度机、电子地图、数字录音、语音通信(有线、无线)、计算机辅助指挥等技术。无线通信:宜宾现有短波通信和超短波通信两类。短波主要是与四川省消防总队及其他支队间的通信联络及无线数传。超短波(350兆)是宜宾境内的通信联络,现有2个公安消防大队、3个公安消防中队和5个专职消防队装备了基地台、车载台和手持机。基本上实现了一、二、三级无线组网。有线通信:“119”指挥中心的报警线路采用2兆口光端机,30路报警线。指挥中心调度专线(市话线路)至直属中队2对、翠屏区中队2对、宜宾县中队1对。1.4.2存在的问题1.4.2.1“119”指挥中心还没有与各消防站联网,延长了调度时间。1.4.2.2计算机局域网还没建成,有线系统基本上只能实现语音通信,数据通信无法实现。1.4.2.3无线系统是常规网,只能实现语音通信,无法实现有、无线自动转接和数据通信。1.4.2.4调度专线无法实现强插、强拆和监听;1.4.2.5无火场通信指挥车,无法实现灾害事故现场与指挥中心的图像转输、数据传输。1.5公安消防站消防装备建设及存在问题1.5.1现状1.5.1.1执勤车辆:水罐车5台,水泡联用车5台,水、干粉联用车1台,火场照明车1台,50m登高车1台。1.5.1.2防毒工具:空呼器57具,防化服22套,隔热服19套,避火服3套。1.5.1.3破拆工具:组合式破拆工具一套(切割器、扩张器、液压剪、顶杆、电动泵、手动泵各一台)。1.5.1.4泡沫灭火剂:氟蛋白泡沫5T。1.5.1.5其他装备:移动泡沫炮4个,空气充填泵1台,有毒气体检测仪1个。1.5.2存在的问题1.5.2.1装备滞后,处置化学品灾害事故能力弱。主要表现在全市无一辆防化消防车,无一套堵漏工具。1.5.2.2消防警力严重不足。1.6城市消防通道建设及存在问题1.6.1现状宜宾消防通道主要依赖于城市道路网,城市道路系统欠完善,过境交通穿越城市,片区、组团之间交通联系不畅,城市道路面积为为137.64Km2,人均4.01m2。1.6.2存在的问题1.6.2.1旧城区建筑密度高,防火间距严重不足,部分道路等级低、路幅窄、转弯半径小,经常发生车辆通行受阻的情况,如遇火灾势必影响消防车辆的通行。1.6.2.2部分集贸市场、商业摊点沿街设市,占道经营,阻碍了消防车辆通行及灭火救援,增加了灭火难度。1.6.2.3高层建筑防火间距不足,绝大部分未形成环形消防车道。1.6.2.4城市道路系统不完善,全市只有78%的大街小巷可通消防车。1.6.2.5无明确的化学危险品运输道路。2改善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对策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摆到重要位置。二是法制观念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城市规划法》对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有的地方至今还没有制定消防规划,有的虽然制定了,也缺乏执行上的有效措施,造成旧帐未还清又欠新帐的恶性循环。三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中“寸土是寸金”的观点非常明显,消防站用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执勤备战的需要,没有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要求,组建消防站。四是一些地方对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善,致使消防设施损坏严重,甚至造成可供使用的消防设施逐年减少。五是消防经费严重短缺,制约了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以上情况不仅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加剧了社会发展与消防安全保障之间的矛盾。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宜宾城市发展的规模和建设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朝密集型方向发展,对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按照《消防法》、《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规定和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扭转宜宾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2.1加强对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首先,加强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各级政府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职责,把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社会发展计划,使之同步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明确各主管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确保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有关部门和机构要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大力加强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另外,宜宾当前经济建设发展较快,工农业总产值已翻了几番,而消防经费却仍是多少年一贯制的局面,消防基础设施和器材装备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笔者认为:一是各级政府要在城市资金计划中重点安排,在城市设施配套费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新建建筑、居民小区、工业区,其附近的市政公共消防设施和本身的消防设施建设,由投资建设单位负责建设、维护管理。由此,通过多方筹资寻财,建立起保障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正常渠道,保证城市消防安全体系的建立,增强城市抵御火灾的能力。2.2继续抓好城市消防总体规划的编制完善工作各地要按照《消防法》、《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抓紧编制、完善和调整城市消防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做到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城市消防安全整体功能。新建城镇和开发区的消防规划,必须高起点、严要求,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一步到位,要将居住区、商业区、仓储区、工厂企业生产区等功能分区合理划分,特别要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场所规划在城镇的边缘或相对安全的独立地带。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2.2.1要提高认识,加强对消防规划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没有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工作的地区,应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落实编制经费,为编制出高质量的消防规划创造条件。2.2.2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督促计划、公安、电信、城建、财政等部门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搞好城市消防规划的贯彻落实,杜绝相互推诿、扯皮现象。2.2.3抓紧市区现行消防规划的修改、完善工作,确保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同步,并尽快报请政府批准实施,指导市区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2.3加快多种形式的消防站建设消防站是城市的重要公共消防设施,是适应迅速扑救火灾,保卫现代化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城市消防规划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要求,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