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主讲:周绍宾xnzhoushaobin@163.com引入福利一直是人类社会关心的基本问题,而个人需要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关怀。自古典经济学创立的、以功利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个体经济学思想以来,从数理逻辑的角度探讨最大幸福或最大化福利就成为福利经济学的专门研究对象。福利经济学自20世纪20年代创立迄今已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从旧福利经济学到新福利经济学的转变。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因此,了解并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问题,对深入理解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在经济学领域中,福利经济学是最能体现经济学这门学科自身历史特性和学科发展轨迹的分支学科。福利经济学更多地被解释为一种将伦理学与技术分析应用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关心“是什么”一类的问题,也关心“应该如何”一类的问题。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福利经济学以效用或功用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并研究有关人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福利经济学分为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两派,前者以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所建立的福利经济学为基础,后者以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的“不可能定理”为标志。虽然新、旧福利经济学在效用理论存在重大差异,但二者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二者都关注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福利的界定;第二,效用的定义。与一般的经济学分支不同,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或公共选择的道德判断紧密联系,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伦理学探索,隐含着明显的价值判断。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在经济学中,“福利”指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所得,它包括收入获得和心理满足两方面给消费者带来的种种好处。“社会福利”是在一个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公众在社会利益分配方面达成的社会选择所实现的结果,它代表着一种集体或群体利益。“效用”指消费者在心理方面获得的满足。福利经济学通过“福利”和“效用”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试图解释并说明个人动机和社会选择之间可能实现的利益均衡。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每个人都是其利益的最后决定者。从某种程度上说,为满足自我利益而采取的行动时一个理性的决定。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每个个体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个体的目标实现,则社会利益也就自然达到最大化。但是,在一个社会里,人的利己行为会受到约束,而基于社会团结的利他行为总是在道德上加以肯定推崇。亚当.斯密认为,一个为自己利益着想或利己的人,同时也应适度地控制其情感或行为,从而满足整个社会的利益要求和准则。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眼里,个人追求自我利益,为自身的利益着想并不是恶,但是,个人必须考虑到他与社会之间的连带关系。正如斯密所言:“天性也教导我们,由于两个人的幸福比一个人的更可取,所以许多人的或者一切人的幸福必然是无限重要的。我们自己只是一个人,所以,无论什么地方我们自己的幸福与整体的或者整体中某一重大部分的幸福不相一致时,应当——甚至由我们自己来做出选择的话也是这样——使个人的幸福服从于如此广泛地为人所看中的整体的幸福”。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社会选择是人类在社会制度中做出的有关利益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和投票s是两种最常见的社会选择形式。很多时候,社会选择是政治过程(如投票、选举)的结果。好的社会选择不仅需要建立民主制度的基础,同时也需要在资源配置方面尽可能实现效率和平等的均衡关系。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福利最大化:在福利经济学里,福利最大化就是效用实现的最大值,也就是收益—成本比率的最大值。对个人而言,福利最大化意味着个人获得最大的幸福感或满足感;而对一个社会来说,福利最大化意味着福利资源分配效率或效益的最佳状态或最理想状态。福利最大化目标在本质上涉及福利的内涵以及资源配置的方式,通常遇到的一个挑战问题是效率原则在多大程度上没有损害社会的公平。帕累托最优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被增进了。在这一情形下,发生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1848-1923)根据这一标准,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社会福利就处于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进一步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福利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基于帕累托最优的概念,传统福利经济学提出了两大基本定理,即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市场经济导致社会稀缺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可以完全充分地发挥作用,不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十分有限。福利经济学的第二定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如果从恰当的资源分配开始,那么市场经济可以取得每一个帕累托最优。第二节早期的(或旧的)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起源福利经济学的先驱者:霍布森生平:(J.A.Hobon,1858-1940)英国政治思想家,经济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毕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积极投身于英国社会改良运动。代表作:《贫穷问题》、《社会问题》、《帝国主义研究》观点:储蓄过度是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收入要比较均等;要依靠国家干预解决财富的再分配问题。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生平:(A.CPigou,1877-1959),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被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观点:(P113-114)第一,对福利的分类。广义福利观和狭义福利观。广义福利即社会福利,其范围很广,包括非经济的友谊、正义、自由、愉悦等,是难以计量的;狭义福利即经济福利,是可以通过货币来计量的。在庇古看来,经济福利对社会福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庇古(1877-1959)第二,基数效用论。人们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满足是物的效用,而物品的效用是可以用代表数量多寡的基数1、2、3……来表示,这种用计量办法来比较效用的方法,就被称为基数效用论。第三,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相关,强调收入的均等化。国民收入的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第四,坚持正义原则,主张边际效用。庇古认为并主张富人的一部分货币应该转移给穷人,这样将会增加效用,从而增加国民收入量,因为实际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第五,最适度的配置生产资源,使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值。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按照萨缪尔森的说法,区分新旧福利经济学本质上是对帕累托和庇古两者所做的一种比较,最重要的是新福利经济学在其所做的假设中提供了更为一般的观点。同时,尽量避免伦理上的判断并陷入罗宾斯(经济学不关心目的问题,只关心手段;稀缺性导致人类行为选择问题;经济学不应涉及伦理或价值判断问题)所说的经济学上的认识误区。但是,严格地说,新旧福利经济学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幸福和资源的最佳配置,这种区分是在学科发展的内部为了更好地理解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并从理论上深入鉴别不同时期该领域的重要学术进展。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新、旧福利经济学的所谓“新”与“旧”的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更多的是从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发展上来认识二者的区别。在过去80多年的时间里,围绕新旧福利经济学一些核心主题的争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区别。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新福利经济学,使得传统的实证经济学的范围扩大了,同时它也似乎帮助经济学家们摆脱了价值问题对他们分析问题的困惑。新福利经济学一方面寻求对解释经济问题的更为有效的分析工具,另一方面也试图在规范与实证经济学之间建立可能的联系。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考虑的主要问题有:一个国家的经济职能怎样才是健全的?分配制度如何才算满意?增进社会总福利应该做些什么?为改进社会福利必须摈弃自由放任主义到什么程度?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后,旧福利经济学遭受了重大挑战,人们对其理论的重要基础,即基数效用论和人际效用可比性提出了深刻的质疑(人与人之间的效用具有可比性吗?如何能确定一美元从富人手中转移到穷人那里后,穷人所得到的效用比富人所损失的要大呢?),于是,经济学家们开始转向寻求新的效用理论和分析方法,用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代替了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数效用论和边际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福利经济学。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根据经济史学家的看法,帕累托被看作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他首先提出的序数效用论,同时借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并使之得到广泛运用。最重要的是,帕累托提出并论证了被人们称之为“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后来的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明显的贡献,如希克斯、卡尔多、柏格森、西托夫斯基等。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1848-1923):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新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帕累托认为,在经济福利中对最适度行为的研究,或者说对消费和生产的最适度条件实现的研究,是福利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帕累托将最适度的行为与完全竞争下的一般均衡结合起来考察,在一般均衡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帕累托(1848-1923)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1.序数效用论帕累托反对庇古的基数效用论,认为庇古的效用可以计量及个人间的效用可以比较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物的效用是无法以具体的数值来表示的,但可以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来表示相对水平的高低或大小。所以,效用不是数量概念,而是次序概念。社会的经济福利就是个人效用的排列组合,而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福利状况。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如何检验国民的经济福利是否得到了增进?帕累托撇开了收入分配对福利最大化的影响,只探讨资源配置对福利最大化的影响。在序数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生产资源的最适度问题。他把“最适度”想象为:社会资源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除非损害他人的利益,它的重新分配,不会使任何一个人的状况得到改善,或者说,不会使任何一个人移至更高的无差异曲线。即“帕累托最优”。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次序进行排列。一个消费者在已知其收入和两种商品价格的情况下,仅仅购买和消费这两种商品,他就可以在收入水平这一购买预算的约束下,对两种商品的购买进行若干组合,以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这些组合连成一条单一的无差异曲线。在这条曲线的各个点上所代表的商品组合,都使消费者得到同等程度的满足,即对消费者是无差异的。帕累托还用无差异曲线来分析生产领域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帕累托用无差异曲线坐标图将“帕累托最优”图形化。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认为,只要生产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化,社会福利也就实现了最大化。其实质是为资本主义的剥削作辩护,保护资本家的既得利益。因为它旨在说明,生产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社会效用实现最大化,其中包括资本家的利润达到最大化,在此情形下要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改善劳动者的福利是对社会有害的,因而是不现实的。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希克斯(1904-1989):英国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对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贡献:这主要反映在希克斯对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的推广和运用方面。希克斯(1904-1989)他不仅把帕累托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介绍到英语国家,而且以他自己重新分析和改进的序数效用理论、边际替代率、消费可能曲线、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条件的决定、需求定理等以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分析,大大推动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第三节新福利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