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社会福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较高层次的保障部分,其目标是改善国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福利是同人的生活幸福相联系的概念。在英语里,福利是“welfare”,它是由“well”(好)和“fare”(过活)两个词合成的,意思是“好的生活”。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安全、富裕和快乐,也包含精神上、心理上的快乐与满足。本章内容:社会福利概述几种主要的社会福利制度第一节社会福利概述一、社会福利的概念及含义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有关政策或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旨在改善生活质量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在劳动报酬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之外的给付和服务。理解:①主体是国家(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或社会(如从事福利事业的社会团体);②手段是提供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③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④目标是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如何辨析“社会福利”?•在社会发展领域,社会福利的涵义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分述如下:•第一种将社会福利广义化,认为其是一个包容甚广的概念,社会保障也在其范围之内。•第二种将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等同化,认为社会保障所涵盖的各种层次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福利。•第三种将社会福利狭义化,它包含在社会保障范畴之内,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我国官方一直以来采用的就是这种观点。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现实中社会福利又往往体现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措施。所以也有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它的对象是所谓的弱势群体,即社会的边缘群体。小案例是社会福利涵盖社会保障,还是社会保障涵盖社会福利,你怎样看?与社会福利相近的概念•社会事业有两种涵义: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事业和社会工作的涵义相同;另一种观点以日本学者康子为代表,她认为社会事业体现了社会性和社会的责任,是以保护社会全体利益为目的,基于尊重个人自由、平等基础之上的救贫政策。•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动员、利用、分配与再分配各种社会资源,以解决社会问题,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指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社会服务社会服务顾名思义是“社会提供的服务”,区别于家庭成员及政府提供的服务。现代最常见的是社区服务。辨析二、社会福利的特征广泛性面向全体公民,不区分城乡、年龄及性别,也不区分收入高低。如国家提供的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设施和环境保护等。特别性和专门性社会福利虽是广泛的,但它的主要项目和内容则是针对那些特殊人群的。如老年人、残疾人和妇女儿童。高层次性不同于社会救助的保障最低生活,社会保险的保障基本生活,社会福利旨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强调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责任改善国民生活质量是国家的责任。因此,社会福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各级财政和社会捐助,特别强调国家在福利设施建设中的作用。三、社会福利的分类1.依据社会福利的内容划分:公共福利事业。由国家或社会团体举办的以全体人民为对象的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包括教育、科学、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卫生等公益性设施。社会公共福利事业一般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或低费的服务。在免费提供服务时,这些设施的维持和发展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在以优惠价格提供服务时,则由消费者负担一部分费用,其余部分由国家负担。特别的、专门的福利事业。以某些人员为对象的特别的、专门性的社会福利事业主要包括民政部门为残废者、孤儿、生活无依靠的老人等具有特殊需要而又无力自理的人举办的福利院、教养院、敬老院等。以及由于突然性的传染病或其他灾害由政府拨付的救助款项也属于这一事业。局部性和选择性的福利措施。主要由国家为照顾一定地区或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对部分必要生活资料的需要所采取的福利性补贴措施。包括对寒冷地区冬季取暖补贴,对住公房的居民给予房租补贴等等。这些福利性补贴措施随着生产的发展、条件的改变,会有所增加、减少或取消。职工工资薪酬以外直接或间接用于社会成员的开销。这部分福利主要包括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种集体福利设施,如食堂、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图书馆、俱乐部等等;支付的各种补贴,如交通费、降温费;给职工提供的各种劳务和发放实物;组织业余文化娱乐活动等。这部分福利项目有的随着国家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已经取消或社会化了;有的仍在维护职工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依据社会福利的举办单位划分:国家举办的社会福利。各类公益性事业及设施。如教育、科学、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卫生等。地方举办的社会福利。地方性的公共事业及服务设施。如太原市迎泽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企事业单位举办的社会福利。各种集体福利设施。如电专的职工活动中心。社区举办的社会福利。主要体现为劳务服务。如给孤寡老人献爱心、送温暖等。民间团体举办的社会福利。主要指宗教团体以及部分私人举办的福利设施。如一些企业家在家乡举办图书馆、敬老院等。3.依据社会福利的给付方式划分:现金形式提供的社会福利。各类补贴、津贴等。如以前的农产品补贴、住房补贴,现在的生活补贴等。实物形式提供的社会福利。给予实物帮助。如给病人及孤寡老人赠送营养品,对某些结婚的人赠送纪念品,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假肢、助行器具、助听工具等。劳务形式提供的社会福利。即提供服务。如社区服务,针对老年残疾人和儿童的特殊照顾和护理,还有青年志愿者到孤儿院、福利院、敬老院送温暖等。4.依据社会福利的对象划分: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职工福利以上几项福利制度再加上社区服务成为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体系。四、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我国传统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内容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8月发布了《关于城市救济福利工作报告》,报告由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障对象主要是无依无靠的城镇孤寡老人、孤儿或弃婴、残疾人等。民政部门通过设立福利机构为这些孤老残幼人员提供保障。福利机构分为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福利企业两类。福利事业机构包括各种收养性的福利院、精神病院等;福利企业主要是通过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解决残疾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民政部主管的这些福利只覆盖了城镇极少数特殊人群(占总人口1%不到)。1950年6月颁布的《工会法》、1953年劳动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对企业职工的生活困难补贴、探亲补贴、取暖补贴作了规定,还规定企业应设立食堂、托儿所,所需费用由企业行政或资方负责。1953年5月财政部、人事部发布《关于统一掌管多子女补助与家属福利等问题的联合通知》、1954年3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福利费掌管使用办法的通知》、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1956年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的通知》、1957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职工生活方面若干问题的指示》,这些法规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冬季取暖、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住宅、上下班交通、职工家属医疗补助、生活必需品供应等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由此,绝大多数企业职工以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需求按规定由其所在单位提供,并且是我国社会福利的主体(占城市居民的95%以上,占总人口的25%以上)。企业职工的福利由劳动部负责和管理,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由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福利是由民政福利、企业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三部分组成。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至90年代末期的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在不断增加,从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冬季取暖补贴、探亲补贴、交通补贴、休假疗养,到为职工建立托儿所、幼儿园、食堂、洗澡堂、医务室、阅览室、体育场,再到为所有城镇居民提供粮油以及副食品价格补贴,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单位就是一个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小社会。此外,教育和住房分配也是福利待遇。在教育方面,从小学到高中教育是免费的,高等教育不仅免交学费、住宿费等费用,而且学生还可以享受到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助学金;在福利分房方面,企业或者单位按照职工的工龄和年龄等条件以及家庭人口数目,为职工分配住房。总之,计划经济时代的50年,我国的社会福利是以职业为依托、以城镇职工为主体、关怀职工生活方方面面、所需经费几乎全部由国家财政提供的福利制度。我国的福利制度自建立以来,尤其是在建国后的十来年,在解决城乡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的生存问题上,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据民政部门的统计,1959年民政部门管理的福利院收养了64454位孤老、27964位孤儿和14627位“三无”精神病患者。在农村,按照1960年4月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1956-197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30条确立的对农村中的孤老残幼实行“五保”的制度,许多地区建立了养老院,收养农村中的孤寡老人。到1994年,全国已有33584个乡镇统筹供养了273万“五保”人口,农村敬老院约4万所,收养56万老人。民政福利制度的实施就使得那些社会上最脆弱群体的生存有了保障,由此极大地显示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社会稳定。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就业、低工资”的就业和分配制度下,城镇职工所享受到的无所不包的福利待遇,不仅极大地填补了职工由于低收入而造成的生活上的亏空,改善和提高了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且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当家作主的满足和自豪。我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传统福利制度日益暴露出一系列不适应新社会环境的弊端:首先,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它们要与所有企业一起参与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尤其是一些老企业,由于背负沉重的职工福利负担,所以难以与新生企业公平竞争,面临更大的破产风险,而且职工所在的企业一旦破产,职工极其家庭能够获得的福利待遇将没有了着落,生活将立即遇到极大困难;其次,企业的福利待遇将企业与职工紧紧地栓在一起(例如单位分配的住房、职工子弟就读的子弟学校等,形成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同企业或单位,职工的福利待遇会有很大差异,有些单位职工的福利甚至高于工资,这就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第三,优厚的福利待遇由于是平均分配,所以不但没有发挥它激励劳动者积极性的功能,反而助长了人们的懒惰和依赖心理,影响企业的效率和发展;第四,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经济结构多元化,农村人口流入城镇,进入不同所有制企业和单位就业,他们连应当享受到的社会保险待遇都享受不到,何谈享受社会福利待遇,这种从制度建立之初就对农民实行的不平等待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不能再延续下去,否则会继续扩大城乡差距,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也无法打破。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下,传统福利制度不但不能适应不同社会成员的需求(我国现有的社会福利服务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这里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指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的养老和寄养机构),而且直接对企业的发展,最终也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也会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改革传统的福利制度势在必行。1993年4月,民政部发布了《国家级福利院评定标准》,同年8月,民政部又发布了《社会福利企业规划》。1994年12月,民政部发布了《中国福利彩票管理办法》。1997年4月,民政部与国家计委联合发布《民政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残疾人可以由过去单一的在福利企业就业改变为在福利企业或分散就业。1999年12月,民政部颁布了《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从这些法规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会福利院和社会福利企业的发展,福利资金的筹集,还是残疾人就业,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等,民政部门作为我国福利事业的主管机构将把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逐步从官方举办引向社会举办,并按福利需求设立福利项目,例如将原来单一的以集中收养孤寡老人的养老院,按照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设立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服务、老年家政服务等福利项目,并面向所有有福利需求的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