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薪酬报告看深圳工人生存现状国际知名顾问公司最近针对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进行了一次生产部门手工操作初级工人的薪酬福利调研。从笔者拿到手的数据来看,共有116家企业参加了调研,以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居多,在行业内大多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以说,这些企业的工人的薪资、福利水平在整个地区来说是处于中高层面的。从报告中的深圳地区数据,并参照珠三角地区的整体相关数据,可以直接感受到深圳工人的一些基本生存现状。我们分正式工和派遣工两部分来阐述,首先说一说正式工。从年龄分布来看,珠三角地区16-20岁的占到31.4%,21-25岁的占到40.9%,而30岁以上的只占11.8%,工人的低龄化趋势可见一斑。从教育背景来看,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占51.3%,大批的工人文化程度偏低,在珠三角这样高度竞争的地区,根本难以获得较好的职业机会,只能默默地在最基层岗位辛勤劳作。再参照去年的离职率数据,年(自愿)总离职率的加权平均值为50.4%,平均服务年限的加权平均值为1.1年。工人的高流动性,低龄化、低学历化为我们构筑了这样一个场景,大量的年轻人(有些还不足18周岁),因文化程度低,来到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大工厂区,或许是工厂的环境过于低于自己的期望,或许是凭着自己年轻的优势,短暂地在一家工厂停留后,又匆匆地转到另一家工厂。就这样不停地奔波,然后,到了25岁左右,出于成家的需要(以自己的工资,几乎不可能在这边成家),或随着更多更年轻的打工者的涌入,这里已经不适合自己了,于是回到老家,用辛苦打工积攥下来的微薄存款,去讨新的生活。而对于工厂而言,工人的高流动性带来的是熟练工人的极度匮乏,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熟练工往往很快离职,只好再投入更多的资源继续培养新人。从离职的月度分布来看,离职的最高峰期出现在12月和3月,分别为5.1%和5.2%,大约高出其它月份1个百分点。很多工人选择在阳历年底辞职,回家过新年,其中很多人是因为请不到假回家,只好选择辞职;或阴历年后辞职拿了年终奖金后换一家新公司,有的干脆是休完春节假后不再来公司报到上班,这样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大的被动,因为企业很难对这样的离职员工人数做出预测,春节后直接就面临开工人数不足的窘境。从收入情况来看,深圳关内的年基本工资市场中位值为9720元,即月薪810元,刚好是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线,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企业的基本工资是低于市场最低工资线的,其中一些企业可能以津贴等形式补足,一些企业可能根本就违反了深圳的规定。可见,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还是在政策压力前提下,尽量压低工人工资。当然,算上津贴、奖金、倒班、加班等其它收入部分,深圳关内年现金总收入达到了14761元,即月平均1230元。2006年深圳关内工人的工资增长率为10.3%,关外为12.5%,高于几家顾问公司调研出的员工平均7.9%的升薪率,工人的升薪率高于职员,其主要是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劳工荒的压力,二是2006年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压力。今年预期升薪率为关内7.7%,关外8.3%,估计也是受到今年最低工资线将再度上调的压力。看来,改善工人待遇主要还是需依靠政府的政策调控。从加班情况来看,深圳关内加班时数的中位值为32小时,已接近国家规定的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的标准,平均值则为41.5小时,超过了此标准,而关外的中位值为60小时,平均值为56.8小时,远远超过国家的限令。也就是说,即使处于中位值的企业,工人每周加班也要高达15小时,若按5天工作制,平均每天加班3小时,或周六基本没有休息。高于中位值的有一半的企业,情况更加严重,而这还是参与调研的管理相对不错的企业,大量的管理不规范的工厂、甚至黑工厂的情况可以想象。这些年轻的工人们基本没有业余生活,几乎日以继夜地在车间劳作,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基本形态。再看看住房问题。珠三角地区工人的平均居住面积为5.5平方米/人,也就是说,一间三十来平米的房间住6人左右,或四十来平米的房间住8人左右。要知道,这只是平均值,几乎一半的企业连这样的标准也是达不到的,那些没参加调研的工厂就更可以想象了。作为走出了校园的成年人,长久地拥挤在这样的房间,没有隐私空间,谈恋爱更没有去处,只能说拥有了一个睡觉的床位而已,这很难被定义为“生活”,只能说在苦苦“生存”而已。深圳地区参加调研的企业提供免费宿舍的占50%,加上以津贴或收费形式提供宿舍的总共达87.5%,也就是说,深圳的工人绝大多数过着集体生活,一旦达了年龄需要结婚,一年14761元的总现金收入在深圳租房后,剩下来的就很少了,很多夫妇只好和别人合租,拥挤在条件很恶劣、空间很小的“农民房”里,(租金相对便宜些),这样的房子一般卫生条件比较差,治安环境也比较恶劣,(请不起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在这样一个流动人口数量庞大的地区,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毋庸置疑。很多人达到适婚年龄后只好纷纷选择辞职回家,这大概也是25岁以上工人所占比例很低的原因之一吧。种种原因造成中年熟练工人的缺失,既是工人生存状况的悲哀,也是制造业企业的悲哀。从就餐情况来看,一些企业为工人提供免费伙食,年平均水平为2341元/人,换算到每月就是195元,每月按22天出勤计算(实际上不止),每天成本为8.8元,即每餐约4元。以深圳的物价水平,这样的伙食肯定谈不上有多好,只能说填饱肚子,低于平均值的那些企业情况会更恶劣些。从假期福利来看,有97.3%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年假,年假成为相对地成本的福利项目,因为对于制造业而言,在产量低谷期让工人适度放假,也算是一种调整策略。但113家提供数据的企业中有10家不提供病假,这种情况在那些管理不规范的企业更严重。另外,有84.9%的企业为工人提供一年一次的体检,加上2年一次和半年一次的,为工人提供免费体检的高达96%,体检费用中间值为94元。看来企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还是非常重视的,除了本身的关爱之外,也不排除担心有疾病员工影响工作、或传染他人的因素。而94元的体检费,在深圳地区,大约也就只能做做乙肝、透视、血压等最常规的检查了。我们再来看看第三方派遣工的情况。所谓第三方派遣工指与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构成雇佣关系,被劳务公司以派遣名义送至企业工作的工人。在116家调研企业中有39家使用派遣工,派遣工占工人的比例大约在45%-50%.可见,派遣形式越来越成为劳务用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派遣工与正式工相比,情况又更加恶劣些,应该成为我们更加重点关注的群体。从离职率情况来看,派遣工年离职率的中位值为54%,加权平均值为66.9%,高于正式工的27%和50.4%.同在一家企业从事同样的作业,只因身份的不同,薪水、福利待遇存在现明显的差距;无法和正式工那样签订令自己相对放心的固定合同;遇生产减产,将成为首先被裁减的对象(这本身是派遣工存在的主要目的);这些都使派遣工们很难认同自己的身份定位。派遣工的年均免费伙食成本为1381元/人,远远低于2341元/人,每天只有5.2元。除了统计对象有所不同以外(116家和39家),看来只能归因为一天可能只提供一餐免费了。从其他福利来看:有22家企业不为派遣工提供年假,远远高于正式工的3家;有20家不为派遣工提供产假,远远高于正式工的0家;18家不为派遣工提供婚假,远远高于正式工的1家;23家不为派遣工提供病假,远远高于正式工的10家,17家企业不为派遣工提供免费体检,远远高于正式工的7家。窥一管而见全豹,从样本企业就可知目前正式工和派遣工的地位差别有多大。如何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派遣工市场,确保派遣工的应得利益,应该成为劳动部门重点关注的课题。以上主要是从顾问公司的薪酬报告分析得出的一些结论,如想深入、完整地得出一份深圳工人的生存现状报告,当然是需要深入实际调研的。但这些初步的分析结论已足以让我们了解一些概况,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