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实用版实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实用版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班教育笔记1“抢椅子”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之一。在我执教的十年中,“抢椅子”被一批批的孩子玩了一遍又一遍,我从未对它的规则有过任何质疑。一天,我又带着孩子们玩起了“抢椅子”的游戏。游戏开始了,小朋友围着椅子转了一圈又一圈……最终只剩下两位小朋友和——张小椅子。激烈的竞争开始了,铃鼓声越来越短促,小朋友的呐喊声越来越响亮,当铃鼓声停止时,两个小朋友都以最快的速度去抢椅子,结果一张小椅子一人抢到一半。按照竞赛规则,胜利者必须是唯一的。于是,我想让他们用“石头、剪刀、布”决出胜负或重新开始比赛。谁知,两个小朋友却笑眯眯地坐在一齐,其中一个孩子天真地昂起小脸对我说“教师,你看,我们没有抢,我们两个人合着坐小椅子。我们是不是都能够得到小红花呢”孩子的友善和率真忽然让我有些不安。平时,我们总是告诉孩子要友好谦让、相互合作。为什么在一场游戏中,却要让孩子将一些难得的品行与习惯统统抛开,去参与一次毫无意义的竞争呢再者,游戏中的胜利者为什么必须是唯一的呢当孩子享受着游戏带来的欢乐时,为什么必须要把残酷的竞争意识强加给他们呢孩子们成功而欢乐地合坐一张小椅子,不正是他们对传统游戏的新注解,不正是他们创造性、灵活性、参与性与自主性的体现吗适宜的教育应能尊重并融合幼儿进取的思维,并借助孩子的力量推陈出新。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2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改善这些孩子的状况,让他们有更多的信心。幼儿园是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对儿童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胆小的孩子,应该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来处理群众的关切。直接与广大群众打交道会给孩子们造成很大的压力,这可能会促使孩子们从最初的胆怯转变为恐惧。它需要一个过程来彻底改变它们。当我教育胆小的孩子时,我会在他们最初参与群众活动的过程中给他们一个缓冲。我不会直接强迫和要求他们,我会先让他们有一个适应活动的过程,这样他们参考资料,少熬夜!就不会有一颗胆怯的心。例如,在玩“找朋友”的时候,我会多去几次,用信任的眼神看着他们,亲吻他们。切断语言,与他们交流,用温暖的手握住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少一些对他的恐惧;孩子和孩子是最真诚的接触,可以改变一切,我会充分利用这种关系来帮助他们。在玩“娃娃屋”的时候,我会叫一些比较活跃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形成一个强与弱的队形,让能说会道的孩子带动其他的门,多和他们交流,玩游戏,让他们发挥主导作用,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虽然只是一些小策略,但这一次,他们的性格确实改变了很多,他们的声音也很大。父母都是感激。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我们应该更有耐心并鼓励他们。当然,我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合作。小班教育笔记3每当我应对眼前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我的内心明白孩子们其实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虽然有时他们表达的方式过于幼稚和天真,但他们却拥有一颗感受“爱”的鲜活之心。这天放学的时候,教室里只剩下贝贝一位小朋友,贝贝平日里是个性格比较倔强的小男生。当他看到小朋友都被带走了,就跑到我面前说:“刘教师,我爸爸什么时候来”我无意中觉察到孩子眼里起了变化,那是信赖和依靠的光晕,这与平日里是大不相同的,平时他很少与教师目光交流。出于感动,我情不自禁地将他抱起,一边走一边说:“爸爸快来了,有教师陪贝贝.贝贝也开心对不对”“嗯。”我抱着他慢慢走到走廊窗户前,我们一齐看窗外的风景,说了一些无关回家的事。如他问我对面楼顶上是什么,我就告诉他是天线,他又问天线有什么用,我说是理解信号,能使电视更清晰……孩子那天说的话可真多,让我瞠目.原先孩子感受到你爱他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将爱经过某种形式流露给你。当听到孩子在我耳旁的呢喃:“我要把我的枪带给你玩,我还要让你到我家吃好东西……”时,我明白伏在我肩上的小家伙已是十分地信任我、依靠我了。我是无言的感动,心灵也为之震撼。最终,贝贝的爸爸来接孩子了。孩子飞快地跑向爸爸。只见贝贝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指着我,小声嘟哝着:“我最喜欢这个教师。”孩子的话我是听得一清二楚,心里也是暗自欣慰。而他的爸爸并没在意孩子的话语,因接孩子太迟过于自责,他匆忙离开了教室。我坐在椅子上回味很久,想孩子的话语,想孩子的神情,真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收获感,原先播撒了爱心,你会收获更多的喜悦。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4我们总是把分享挂在嘴边,可是什么才是分享呢?你教给孩子们的真的是所谓的“分享”吗?两个小朋友一起在玩玩具,其中一个小朋友在堆一个相对“庞大”的玩具,平等数量的玩具对他来说就不够了,于是他毫无商量的“抢了”旁边那个孩子的玩具,那个孩子马上生气的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抢我的……”对于“抢”这种强盗式的行为,可能老师们都会比较敏感,甚至会不问缘由的职责那个“抢”玩具的孩子,我印象深刻的一次询问缘由得到的答案是“老师,要分享!”他说的那么理直气壮,眼神都那么真诚,我相信他就是这么认为的,这就是宝贝心目中的“分享”。说来也惭愧,很多老师,包括我在内,在时间匆忙的情况下发放玩具,玩具量不等的时候,每当有孩子说“老师,我这么少,他都这么多……”我们就硬生生的从别人那里“分一部分”给玩具少的孩子,美其名誉“要分享!”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就是这个原因让有些孩子误会了“分享”的含义。这算是老师们的一大失误了。两兄弟在一起,只有一个玩具,爸爸妈妈肯定会说,要让给弟弟,哪怕是邻居家的孩子来家里玩,看上了家中宝贝心爱的玩具,爸爸妈妈肯定也会让孩子一起分享,可是明明孩子是不愿意的,不开心的,但却不得不“被分享”。别让孩子误解了“分享”的含义,分享一定是快乐的行为,一定是能让孩子感觉到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