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知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建筑消防知识第一章建筑消防概论第一节建筑消防系统一.概述〈一〉建筑火灾的危害性1.火的出现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力→文明→灾害2.火灾的危害用火范围不断扩大→火灾发生频率随之增高→灾害程度不断加重〈二〉火灾的预防与消灭1.消防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2.消防管理消防效果在于人,在于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和人们对消防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3、消防机理骨牌原理:从每一个环节入手〈三〉消防法规1、消防行政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3)其他消防行政规定2.消防技术法规(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5)《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二.建筑消防系统的发展1.早期(雏形):人工发现火灾→组织人工灭火2、中期(较为发达):仪器监视火情→由仪器发出火警信号→用灭火器械灭火。3、现代(自动化):自动监测现场→自动确认火灾并自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自动启动灭火设备→自动排烟,自动封闭火灾区,指挥灭火等。第二节火灾形成过程一.火灾的形成原因(一)火灾发生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氧化剂3.可供燃烧的热源(引火源)(二)火灾的起因1.人为的造成火灾〈1〉吸烟引起的火灾〈2〉用火不当(包括蓄意纵火)2.电器事故造成火灾〈1〉电器线路及设备产生发热、发火等故障〈2〉静电火花引起火灾3.可燃气体发生爆炸造成火灾甲烷、乙烷、丙烷、乙烯、硫化氢、煤气、汽油、苯及甲苯等可燃气体发生预混燃烧。4.可燃固体燃烧火灾〈1〉可燃固体在高温或明火作用下发生明火燃烧(表面燃烧)〈2〉可燃固体低温自燃(蒸发燃烧)〈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因存放保管不当,产生分解,氧化而导致自然或爆炸,行成火灾(分解燃烧)5.可燃液体燃烧造成火灾闪燃→爆炸(突沸)二.火灾形成过程(一)按燃烧过程分1.前期阶段(超早期)〈1〉性质:阴燃〈2〉机理:可燃物受各种起火因素作用而受热,产生热分解形成无焰燃烧。〈3〉特点:火灾尚未形成,无明火,但有一定的烟及焦糊味,基本上末造成物质损失。2.早期阶段〈1〉性质:熏燃〈2〉机理:可燃物由于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并蓄积热量,可燃物延燃面扩大,从无焰向有焰燃烧发展。〈3〉特点:火灾刚开始形成,焦糊味增浓,烟量增大开始出现明火,造成了较小的物质损失。3.中期阶段〈1〉性质:旺燃蔓延〈2〉机理:大量可燃物被燃烧,火势迅猛发展到全面燃烧〈3〉特点:火灾已经形成并迅速扩大,旺火迅速增长,伴随高温,浓烟出现,造成了较大的物质损失。4.晚期阶段〈1〉性质:属熄灭阶段〈2〉机理:可燃物已经燃烧殆尽,热量大量外泻〈3〉特点:火灾已经扩散并进入熄灭,火灾温度开始下降,造成了一定损失。(二)按火灾温度曲线分(详见P4-图1-1)1.火灾初始阶段Ⅰ(曲线AB段)〈1〉性质:相当于附图1中前期及早期阶段。〈2〉特点:房间内的温度不平衡,除局部燃烧点之外,其他各点温度均较低,燃烧面小,人员可从容疏散。2.火灾发展阶段Ⅱ(曲线BC段)(1)性质:相当于附图1中中期阶段(2)特点:可燃物延燃速度大增,温度迅速上升,直到最高温度点C3.火灾熄灭阶段Ⅲ(C点之后)〈1〉性质:相当于附图1中的晚期阶段。〈2〉特点:室内可燃物殆尽、破坏,热量大量外泻,火灾温度开始下降。三.建筑的防火方式〈一〉被动式防火:(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予以考虑)1.概念:指利用建筑的防火设施进行防火。2.作用:尽量减少起火因数,防止烟、热气流及火的蔓延,确保人身安全。3.主要内容:〈1〉防火结构〈2〉防火分区〈3〉非燃性及阻燃性材质〈4〉疏散途径和避难区等〈二〉主动式防火:1.概念:指利用自动防火工程中的报警、防灾和灭火系统进行防火。2.作用:3.主要内容:〈1〉火灾报警〈2〉防排烟〈3〉引导疏散〈4〉初期灭火等四.火灾发展规律与自动防火的结合(一)第一道自动监视线1.在火灾初始阶段(含前期及早期)具有烟多、味浓、温度低、火焰小的特点,这些参数为早期预报火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2.初始阶段中的烟、味参数可作为烟味类探测器的报警依据。目前主要是用感烟探测器。3.作为火灾预警和火灾核实的信号。(二)第二道自动监视线1.早期燃烧阶段除了烟、味加浓外,温度上升加快,可以启动差温探测器。2.早期或中期中当达到一定温度值(如70--90℃)时,可以启动定温探测器。3.作为控火及初期灭火的动作信号。第三节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消防要求一、高层建筑火灾特点1、起火因数多材料、能源多样性2、火灾蔓延途径多(1)坚井多→烟囱效应(2)风力大→助燃(3)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的延燃3.疏散困难〈1〉垂直疏散距离远、时间长50层大楼,一般情况下疏散约需2小时11分钟,比烟气流动速度慢100多倍。同时人员易被烟熏死或迷失方向(烟毒是火灾中造成人员死亡(40%)的主要原因)。〈2〉人员集中,疏散设施少。〈3〉起火时,普通电梯不能做安全疏散用。a、电梯井易扩大火势b、电梯井内浓烟冲塞,不能保证安全。c、防止电气线路扩大火势,非消防用电应切断。〈4〉楼梯是高层建筑中唯一的疏散设施。若烟气闯入其间,后果不堪设想。4、扑救困难〈1〉登高困难,不易接近着火点〈2〉用水量大,供水困难。国产消防车供水高度不大于24m。〈3〉需要特种登高,排烟消防车辆和抢险、救生设备。国产云梯一般不超过23m,进口最高云梯车为56m,曲臂车为45.7m。二、高层建筑对消防系统的要求1、结构上要求安全可靠,功能齐全,灭火能力强,抗干扰性能好,且有主动、自动转换功能。2、控制与使用上要求灵敏度高,动作迅速准确。3、产品的质量高、寿命长、安全可靠、且便于维修与更换。第四节建筑消防用水及其他灭火介质一、水的灭火原理〈一〉水的冷却作用1、物理作用:加热汽化、吸取大量的热2、化学作用:〈二〉水对氧(助燃剂)的稀释作用〈三〉水的冲击作用二、水灭火介质的应用1、消火栓灭火系统2、喷洒水灭火系统3、小幕水帘等系统三、其他灭火介质〈一〉泡沫灭火剂1、组成:发泡剂、泡沫稳定剂、降粘剂、抗动剂、助熔剂、防腐剂及水。2、用途:主要用于扑灭水溶性可燃液体及一般固体火灾。3、灭火原理:形成无数小气泡→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阻燃热辐射、冷却、阻隔空气→灭火。〈二〉干粉灭火剂1、用途:用以扑灭各种非水溶性和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以及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的火灾。2、灭火原理:干粉喷出呈粉雾状→与火接触发生一系列化学作用→灭火。〈三〉二氧化碳灭火剂1、组成:液态CO22、用途:广泛应用于补救各种易燃液体火灾、电气火灾以及高层建筑中的重要设备、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图书馆、珍藏库等发生的火灾。3、灭火原理: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对火灾起窒息、冷却和降温作用→灭火。〈四〉卤代烷灭火剂1、组成:CF2CLBr(1211)、CF3Br(1301)、CF2Br2(1202)、C2F4Br2(2402)2、用途:适合于扑救各种易燃液体火灾和电器设备火灾,而不使用与扑救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及能在惰性介质中由自身供氧燃烧的物质的火灾。3、灭火原理:液态卤代烷喷出→抑制燃烧的化学过程→燃烧中断→灭火。第二章建筑消防系统组成及应用第一节建筑消防系统构成方案一、民用建筑的防火分类P2151、高层建筑〈1〉定义〈2〉分类:表24.1.4-12、低层建筑〈1〉定义〈2〉分类:表24.1.4-2二、防火保护对象分类1、特级保护对象: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2、一级保护对象:高层中的一类建筑3、二级保护对象:高层中的二类和低层中的一类建筑4、三级保护对象:低层中的二类建筑三、建筑消防系统构成方案(一)自动监测、自动灭火的自动消防系统1、系统规模:高规模、高标准或中等规模、中等标准2、组成:〈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全部或几种主要灭火设备的联动灭火系统及连锁减灾子系统。3、适用对象及保护方式〈1〉特级保护对象:采用全面保护方式〈2〉一级保护对象:采用总体保护方式〈3〉二级保护对象:采用区域或总体保护方式(二)、自动监测、人工灭火的半自动化消防系统1、消防规模:低规模、低标准2、组成: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消火栓灭火子系统3、适用对象及保护方式三级保护对象:采用场所保护方式、重要的也可采用区域保护方式第二节建筑消防系统构成一、消防系统方块结构图〈一〉方块结构图:包括自动报警(监测)子系统及自动灭火子系统1、自动报警控制器2、中控室火灾报警装置3、消防联锁系统4、联动装置5、灭火执行器6、灭火现场7、检测反馈装置8、现场火灾报警装置9、手动控制装置〈二〉监控系统分类1、单级自动监控系统2、多级自动监控系统二、使用建筑消防系统主要装置介绍〈一〉火灾报警探测器1、自动探测器〈1〉用途:监测现场火情〈2〉工作机理:将现场火灾信息(烟、光、温度)转换成电气信号送至报警控制器2、手动报警按纽〈1〉用途:发出火情信号〈2〉工作机理:以人工方式产生机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送至报警控制器〈二〉火灾报警探测器1、用途:接收火灾探测器送来的火警信号,经过运算(逻辑运算)、处理后认定火灾,发出指令信号。2、工作机理:采集信号送入中央处理器→与数据库类比→确认火警→启动接口驱动程序→开启相关接口→驱动相关设备3、基本功能〈1〉接收火警信号并确认〈2〉启动火灾报警装置,如声、光报警等。〈3〉启动灭火联动装置,驱动各灭火设备。〈4〉启动连锁减灾系统,驱动各减灾设备。〈5〉启动自动记录设备。〈三〉报警显示装置1、组成:故障灯、故障蜂鸣器、火灾事故光字牌及火灾警铃等。2、分类:〈1〉预告报警显示〈2〉紧急报警显示3、用途:以声光向人们提示火灾与事故的发生。〈四〉灭火装置1、组成:灭火器械和灭火介质2、用途:灭火3、种类:〈1〉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由消防蓄水池、管路及室内消火栓等设备组成。〈2〉室内喷洒水灭火系统:由自动喷洒头、管路、控制装置及压力水源等组成。〈3〉水帘与小幕系统:由喷头、管路及控制阀等。〈4〉二氧化碳灭火器:由贮存二氧化碳的容器(钢瓶)、瓶头阀、管道、喷嘴、操作系统及其附属设备等组成。〈5〉卤代烷灭火器:由贮存卤代烷的钢瓶、启动阀、控制阀及喷头等。〈五〉减灾装置1、用途:有效地防止火灾蔓延。2、种类:(主要减灾装置):〈1〉防火门〈2〉防火卷帘门〈3〉防排烟设备:通常由排烟风机、风管路、排烟口、防烟垂帘及控制阀等构成。〈4〉火灾事故广播网:负责发出火灾通知、命令、指挥人员安全疏散。主要由扩音机、扬声器及控制装置等构成。〈5〉应急照明灯:包括事故照明灯与疏散照明灯,通常采用白炽灯。〈6〉消防电话(消防对讲通讯系统)〈7〉消防电梯三、建筑消防系统构成模式指消防系统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与主要灭火、减灾设备的安装配置方式。〈一〉区域消防系统1、适用场所(对象):建筑规模小,控制设备(被保护对象)不多的建筑物。2、特点:〈1〉该系统保护对象仅为某一区域或某一局部范围〈2〉系统中只有一台区域报警器〈3〉系统具有独立处理火灾事故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可实现楼层的纵向火灾报警及纵向联动控制。〈二〉集中消防系统1、使用场所:建筑规模较大,保护对象少而分散,或被保护对象没有条件设置区域报警器的建筑物。2、特点:〈1〉系统报警和联动报警一般采用总线的方式〈2〉系统应设置消防控制室,集中报警控制器及其附属设备应安置在消防控制室内。〈三〉区域-集中消防系统1、适用场所:使用于规模较大,保护控制对象较多,有条件设置区域报警控制器且需要集中管理或控制的场所2、特点:〈1〉系统可实现按每个监控区域由区域报警控制器控制的横向联动灭火控制。〈2〉火灾报警是由各区域报警器实现,并由区域报警器纵向发送至集中报警器。〈3〉消防电话及广播系统由总机控制各层分机及广播喇叭,实现按楼层或区域的纵向控制。〈四〉控制中心消防系统1、适用场所:建筑规模大、需要集中管理的群体建筑及超高层建筑。2、特点:〈1〉系统能显示各消防控制室的总状态信号并负责总体灭火的联络与调度。〈2〉系统一般采用二级管理制度。四、典型建筑消防系统P16第三节建筑消防系统工作原理一、消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