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找骆驼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找骆驼教学设计【第一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一、谈话导入《玩出了名堂》,告诉我们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发现了微生物。今天要学习的“找骆驼”这篇课文,又将告诉我们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3、指名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4、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深究1、教师引述:老人没有看见商人丢失的骆驼,怎么会知道这头骆驼的特点呢?下面我们细细读读课文,寻找一下问题的答案,好吗?2、自由组合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填写下表。老人看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3、每组推荐一人上台边展示边介绍。4、师生评议。四、交流体会1、请同学们对故事中的商人和老人分别发表个人的见解。2、谈谈读了这个故事后受到的启发。3、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或不注意观察的事例。五、情境表演1、自由组合,设想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特点,创作表演课本剧。2、指名上台表演并评选最佳小演员。参考资料,少熬夜!找骆驼教学设计【第二篇】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重点难点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课时安排:l课时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板书课题、齐读。)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一、明确目标,自主研读出示自学提示:(课件)(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二、解读测评,调整目标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指名答,师生评议。)3、讨论提纲3题。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叶的牙齿印——缺牙齿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四、展示交流,师生点评1、请你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议一议。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3、老师随机范读。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五、总结归纳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六、当堂测评(1),填一填,说一说:(出示)因为老人看见,所以知道;因为老人又看见,所以知道;因为老人还看见,所以知道。参考资料,少熬夜!(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2),商人应该顺着骆驼的()去找,照老人的()一路找去,()找到了走丢的()。板书设计:6,找骆驼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树叶上齿印——缺牙齿找骆驼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课文边画出重点词语的习惯。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准备:胡子、背景音乐。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是否丢失过自己心爱的东西呢?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2、师: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他也很着急。(出示课件:商人焦急的图片)怎么办呢?他最终找到了吗?3、板书课题,引入新课。情境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朗读要求:做到正确、流利、不多、丢字;不认识的字词学生可用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2、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3、教师以游戏形式检查认字情况。4、学生简述故事大意,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蜘蛛爸爸是如何处理问题的。学生通过自己查字典,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词的能力,而且培养自主意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检验学生认字情况,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考资料,少熬夜!三、深入品味,读中感悟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老人知道了骆驼的那些情况?又是如何知道骆驼的情况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说一说。2、小组讨论、交流。3、集体交流。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并重点抓住“不紧不慢、愤愤不平”等词语,随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4、师:你从老人身上学到了什么智慧?提出中心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交流和讨论,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加深学生对文章人物内心的体验、感悟。四、拓展延伸、写寻物启示1、师:同学们,你能帮商人写一个寻物启示吗?2、交流想法,教师总结。3、写入采蜜集、小笔头。拓展延伸、写寻物启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把课堂升华到另一个高度。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字的占格和间架结构,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找骆驼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过程与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句子。(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找骆驼教学设计【第五篇】【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重点难点】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板书课题、齐读。)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自悟出示自学提纲:(课件)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三、检查自学情况参考资料,少熬夜!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指名答,师生评议。)3、讨论提纲3题: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叶的牙齿印──缺牙齿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1、自读,领悟情感。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3、老师随机范读。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六、总结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板书设计:16找骆驼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树叶上齿印──缺牙齿(仔细观察分析判断)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