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范文解忧愁1/12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最新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最新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化学教学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课前预习1、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2、写出氯化银、氢氧化铁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新课学习板块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实验探究1、在学习初中化学时,我们曾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如氯化银、硫酸钡就属于难溶物。那么,它们在水中是否完全不能溶好范文解忧愁2/12解?2、请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1)将少量AgCl(难溶于水)固体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50mL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2)取上层清液2mL,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3、请分析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3、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归纳整理]一、沉淀溶解平衡1、概念:2、特点:巩固练习:分别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和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BaSO4CaCO3交流与讨论根据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讨论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1、内因(决定因素):讨论:对于平衡AgCl(S)Ag+(aq)+Cl-(aq)若改变条件,对其有何影响2、外因:好范文解忧愁3/12板块二、溶度积常数交流与讨论写出氯化银、氢氧化铁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归纳整理二、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1、定义2、表达式:3、意义:4、特点:当堂巩固:1、写出难溶物BaCO3、Ag2CrO4、Mg(OH)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方程式和溶度积的表达式。2、将足量AgCl分别溶于下列试剂中形成AgCl饱和溶液①水中②10mL/LNaCl溶液③5mL/L的MgCl2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与讨论5、溶度积的应用:a、已知溶度积求离子浓度:例1:已知室温下PbI2的溶度积为,求饱和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在c(I-)=/l的溶液中,Pb2+的浓度最大可达到多少?b、已知溶度积求溶解度:例2:已知298K时Mg(OH)2的Ksp=×10-12,好范文解忧愁4/12求其溶解度S(设溶液密度为1g/L)。c、已知离子浓度求溶度积:例3:已知298K时AgCl在水中溶解了×10-3gL-1达饱和,计算其Ksp。d、利用溶度积判断离子共存:例4:已知298K时,MgCO3的Ksp=,溶液中c(Mg2+)=/L,c(CO32-)=/L,此时Mg2+和CO32-能否共存?6、离子积与溶度积规则7、溶度积规则的应用a.判断是否产生沉淀例1.将5ml1x10-5mol/L的AgNO3溶液和15ml4x10-5mol/L的K2CrO4溶液混合时,有无砖红色Ag2CrO4沉淀生成?(已知该温度下Ag2CrO4的Ksp=9x10-12)例2:取BaCl2与等体积的的混合,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有,计算Ba2+是否沉淀完全[即c(Ba2+)b.判断沉淀是否完全溶解例3.室温下,将氯化银中加入1000L水中,氯化银是否完全溶解(25℃氯化银Ksp=)?c.判断沉淀是否能够转化例4.室温下,向10ml饱和氯化银溶液中,加入好范文解忧愁5/12/l的KI溶液,试通过计算回答能否生成碘化银沉淀(25℃氯化银Ksp=,碘化银Ksp=)?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化学教学教案【第二篇】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的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教学的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的方法:启发式教学的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学习了概念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配制一定好范文解忧愁6/1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板书: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例如:配制/LNa2CO3溶液。提问: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板书:1.计算学生计算,教师加以订正。提问: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板书:2.称量提问: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演示: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碳酸钠。设问:如果需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称量其固体?讲述:配制用的主要仪器――容量瓶。让学生观察容量瓶,注意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介绍其规格,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此处也可以播放动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相关部分。板书:3.溶解提问: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演示: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溶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待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好范文解忧愁7/12是转移。板书:4.转移讲述: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免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演示: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提问: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液体应如何处理?板书:5.洗涤演示: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板书:6.定容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m时停止。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板书:7.摇匀演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数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提问: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如何处好范文解忧愁8/12理?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吗?不能再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时体积一定,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少量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讲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此应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板书:8.装瓶贴签演示: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小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微机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探究活动【第三篇】知识目标: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极其特点;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与综合计算能力。情感目标:结合化学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全【第四篇】好范文解忧愁9/12一、教材分析“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以化学基本概念为基础,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教学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材内容具有概念比较多,且抽象又难于理解的特点。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认识引入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二、学情分析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新的“量”和“摩尔”这个新的“单位”,学生是很陌生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米、千克等。可采用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属性上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种科学方法。如物质的量与其他学生熟悉的量类比、摩尔与其他国际单位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等,运用类比思想阐释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好范文解忧愁10/12意义,能够提高这两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兼容性,有利于对这两个陌生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的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巩固概念。(2)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探究的意识。(3)体验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2)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好范文解忧愁11/12(1)物质的量的概念;(2)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4)通过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计算实际问题。2.教学难点(1)物质的量的概念。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黑板六、教学方法采用创设情境方式,通过故事(一粒米的称量)和生活实例,以聚微成宏的科学思维方式,引出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搭建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单位(箱、包、打等)与抽象概念类比、国际单位之间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感受概念的生成过程,初步形成物质的量的概念并理解其重要性。七、教学过程(略)教学目标【第五篇】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好范文解忧愁12/1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