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好帮手1/9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广角》说课稿精编5篇【导读】这篇文档“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广角》说课稿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学习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学习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感知“组合数”的方法2课件出示题目用数字卡片1、2、3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请同桌同学互相合作,一个小朋友摆卡片,每摆写作好帮手2/9好一个另一个人就在答题纸上把摆的数记录下来,资料共享平台《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广角》说课稿范文》()。(同桌合作)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学生所写的个数可能不一样,有多有少,首先,找几份重复的或个数少的展示。)问:哪组同学说一说你们写出的两位数跟他们的有什么不一样?(有学生说他可能漏了,也有学生说他重复了)再引导:要想做到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哪位有好的方法呢?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有学生说先位置调换,也会有学生说固定十位或个位。)问:你们觉得他们的方法好吗?师用学生说的方法摆给学生看师一边小结一遍用课件展示:看来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质疑:那谁是密码呢?(点击课件验证)说教法、学法设计3教法、学法设计: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写作好帮手3/9小学数学说课稿4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79—81页的《最大公因数》,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以及其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达到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2、过程与方法: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写作好帮手4/9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难点为: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第二方面:教法设想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表达的特点,我设计把“启发诱导”、“情景教学”、“实验操作”、“愉快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力求让学生们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新知,意在把抽象的概念教学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同时,也让孩子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方面:学法指导《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我设计了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种学法的指导意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第四方面:教学程序依据教材特点、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一)、第一个环节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新课伊始,用游戏引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写作好帮手5/9复习旧知,同时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8名学生每人都拿着一张数字卡片。听口令,手中的卡片是16的因数的同学快速跑到左边集合。待全体同学确认了是否正确后,再听口令,手中的卡片是12的因数的同学快速跑到右边集合。结果有一部分学生立即从左边跑到了右边。从而引发矛盾,“你们是16的因数,现在怎么却又跑到12的因数里面了呢?”从而导入课题——“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二)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景、抽象概念”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首先通过铺方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或者用学具摆一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学生们发现,可以用边长1分米的地砖铺地,也可以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铺地,还可以用边长4分米的地砖铺地。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所以地砖的边长可以是1dm、2dm、4dm,最大是4dm。学生在操作探索中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初写作好帮手6/9步建立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的表象。最后,利用集合圈帮助学生抽象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意在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概念,同时也渗透了集合思想。对于概念的描述,课程标准虽然只要求会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但是在总结、归纳、抽象概念时,应考虑从更广泛的角度上描述。不说两个数而是说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三)第三个环节是“自主探究、突破难点”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这部分教学我大胆放手,为学生创设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自学探究。学生可能会找出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分别找出18和27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27的因数,进而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三是先找27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8的因数,进而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如果有个别学生提出可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出最大公因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一起探讨。如果时间不足,应该对发现这方法的同学特别提出表扬和写作好帮手7/9鼓励,并提议其他学生课后可以根据教材第81页的“你知道吗”小知识了解一下这种方法,下节课再一起探讨。本环节中,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在学生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由学生进行方法的最优化。(四)第四个环节是“学以致用、体验成功”《新课程标准》要求巩固练习要体现层次性和科学性原则。我首先安排了基础练习,练习十五第1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其次是发展性练习。教材第81页“做一做”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如下规律:①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中较小的数。②1和其它非0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③两个连续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后是提高练习。教材第83页第7、8题。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练习的设计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意在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好帮手8/9(五)第五个环节是“自我评价、大胆质疑”本课结束时,我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你对自己今天的学习做个评价好吗?让学生自主回顾归纳所学知识内容,重构认知,也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扫除了障碍。第五方面: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呈现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思路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8的因数:1、2、3、6、9、1827的因数:1、3、9、2718的因数:1、2、3、6、9、1827的因数:1、3、9、27第六方面:预设的教学效果。本节课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力求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的探索新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完善,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予以批评指正。写作好帮手9/9说学生5学情分析: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首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模式二中本课的相关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了灵活处理,创设了挑战数学广角的情境,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发现规律。其次,我关注师生合作,促进交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活跃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