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国际合作中福利分配的非对称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货币政策国际合作中福利分配的非对称性王晓芳许祥秦1摘要:本文借助一个开放经济经济下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两国模型-CGG模型探讨了两国货币政策国际合作的福利效果。结果表明合作的福利分配具有非对称性。大国由于在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且对小国经济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可从合作中获得正的收益,小国的却在合作中降低了福利,面临所谓的“逆效合作”。研究还发现市场结构和微观主体行为也会影响合作福利的最终效果。本文为经济开放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国际合作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一个理论参照。关键词:货币政策国际合作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福利1.引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和资产渠道会对其他国家经济产生影响,即存在所谓的“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这样,经济互相关联国家的货币政策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博弈。理论上一个直接的问题是,如果这些国家在制定货币政策方面进行合作,是否会对合作各方有益?于是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货币政策国际合作的潜在收益问题成了颇受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相关研究始自1976年KoichiHamada(1976)的开创性工作。Hamada通过静态博弈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浮动汇率制下,国际合作最优货币政策是非合作最优政策的帕累托改进,合作收益的国际分配具有非对称性。但Hamada的这一结论没有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针对这一不足,近期大量文献将小型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NewKeynesianmodels)与博弈论相结合重新探讨这一问题,其中有些研究支持Hamada的观点(Clarida,B.,Gali,J&Gertter(2002),MatthewB.Canzoneri,RobertE.Cumby,BehzadT.Diba(2005))。来自经验和统计的实证研究也发现货币政策合作的收益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不过收益的量却并不很大(Dellas,H.(2006);Corsetti,G.(2005))。RayBarrell_和KarenDury&IanHurst1(2003)选用大型宏观经济模型模拟货币合作的福利效果,也支持了Hamada的结论。另一些经济学家持不同观点。认为虽然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可以说明存在合作收益,但这种收益对模型的选择很敏感且微不足道,若再考虑到合作的现实成本和风险,合作的收益就更微乎其微。既有实证研究由于合作增益的判断无公认的参照标准且难以量化,从而难以将合作的收益从其他因素导致的增益中分离出来,得出的结论未必可靠。Vaubel(1983)干脆认为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阻碍了国际竞争,损害了效率。Rogoff(1985)则从一个理性预期的两国模型出发也发现国际合作可能会出现“逆效合作”(Counter-productiveCooperation),即合作可能会降低社会福利。关于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合作的必要性及其收益的争论至今仍无定论。为了不“浪费”合作可能带来的福利增益,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1王晓芳,女,教授、博导。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许祥秦,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人员,博士。通讯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邮政编码:200241)。本论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JY153)资助。2的探讨仍在进行。本文认为,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现实考察,货币政策合作的收益是有条件的。所以,探讨什么情况下合作会增进福利,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逆效合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有研究价值。特别是,我国经济日益开放,正致力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探讨显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借助Clarida,B.,Gali,J&Gertter(CGG)(2002)发展出的国际货币政策分析的两国模型考察了这一问题。文中我们假设两国通过优化共同的货币政策目标函数进行合作。为了比较合作效果,我们考察了合作最优货币政策对应的最小损失目标函数值和不合作(纳什均衡)最优货币政策对应的最小损失目标函数值的比值/cmmLL,并基于模型本提取了一个反映两国相对大小和经济相对依赖程度的指标。通过数字模拟本国遭受成本冲击时,/cmmLL与的数量关系,发现若两国进行货币政策合作,大国可从合作中获得正的收益,小国却在合作中降低了福利,面临所谓的“逆效合作”。研究还发现合作福利的最终效果受市场结构和微观主体行为的影响。本文还给出了模拟结果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含义。本文的第二节对CGG模型以适合本研究的方式进行了重新表述并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细化;第三节则基于CGG模型分别讨论了非合作纳什均衡和合作条件下最优货币政策与福利。第四节给出了模拟结果及其政策含义。第五节是结语。2.理论模型框架CGG模型是一个开放条件下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两国模型,本文选择CGG是因为此模型较好地刻画了对外依赖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该模型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本国(H)和外国(F),世界总人口分布在0到1之间,本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为1-,介于0和1之间;所有居民都消费由本国和外国商品构成的复合商品,从而使两国经济发生关联;两国居民的偏好和生产技术均相同;生产部门划分为最终产品生产商和中间产品生产商,最终产品生产所需的投入品都由本国中间品厂商生产,而中间产品厂商的唯一投入品只有本国家庭的劳动,意即各国生产与外国无关;两国的证券市场完全开放且是完备的,购买力平价定律成立;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是垄断竞争市场,中间产品市场价格具有价格粘性;政府只向家庭征税并向企业提供补贴。模型分为四个部分:最终厂商对中间品的最优需求模型,中间品厂商的决策模型(劳动需求最优模型、最优产量模型和最优价格决策模型),家庭决策模型和均衡模型。下面的描述中,带*号子母表示外国的经济变量,无*号表示本国变量。2.1最终产品厂商的决策模型最终产品厂商以中间产品)(fYt为唯一投入品生产出最终产品tY,而中间产品)(fYt由分布在0到1之间的本国中间产品厂商f生产。设最终产品tY的生产函数设定如下:10)1/(/)1())((dffYYtt(1)为大于1的参数。按CGG的这一设定,若以)(,fPtH表示中间产品()tYf的价格,则最终产品tY的生产成本为:10,)()(dffyfPttH(2)最终产品厂商的生产决策就是在中间产品价格()tYf和tY的国内价格tHP,外生给定以及条3件(1)的约束下,选择中间产品()tYf使利润最大化。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HtttHtPfYfYP其中111/(1),,0(())HtHtPPfdf容易看出是中间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2.2中间品厂商决策模型(a)既定产量下的劳动需求模型中间产品厂商f生产中间品)(fYt的唯一的投入品是本国家庭(01)hh的劳动()tNh,生产函数为)()(fNAfYttt(3)其中10)1/(/)1())(11()(ttttdhhNfNtttA是外生的技术参数,t为大于1的参数。产量既定时的平均生产成本为101()()1ttNhWhdh(4)中间产品厂商的劳动需求决策就是在工资)(hWt给定和生产函数(2)的约束下,选择劳动投入量)(hNt使平均工资支出(4)最小化。通过变分法写出优化的一阶条件,得出产量()tYf既定时厂商f对家庭的劳动需求为()()()tttttWhNhNW(5)其中tN为人均就业量,tW为国内工资指数,也就是复合劳动)(fNt的价格:111/101(())1ttttWWhdh可以看出,t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且每个厂商的劳动需求相同。(b)最优产量决策模型4假设政府为中间品厂商提供税收补贴,额度为工资总额的百分比。这样中间品厂商f的实际生产成本为HtttPWfN)()1((6)由于生产中间品的技术tA是外生的,综合劳动)(fNt是唯一的投入品,关于最优产量)(fYt的决策问题就是在工资水平和价格水平既定和生产函数(3)的约束下,选择)(fYt(等价于选择劳动量)(fNt)使成本最小化。一阶条件为tHtttAPWMC)/)(1(tMC表示最优产出()tYf的实际边际成本,显然对所有的中间品厂商是无差别的。(c)价格决策模型假设中间产品厂商交错地设定价格,对于分布在0到1之间的厂商f,每期调整价格的概率为1-θ,不能调整的概率为θ,各期调价的概率独立。不能调整价格的厂商继续采用上一期的价格,可以调整价格的厂商根据下列Calvo模型确定价格。))((,00,,max0,jtjtHjtHjtjttjtPMCPPfYQEtH(7)式中tHP,0为t期厂商f欲调整的价格,j为从t+1至t+j期不调价的概率,jtMC为产出的实际边际成本,))((,0,jtjtHtHjtMCPPfY为第t+j期仍采用第t期价格0,tHP的条件下的销售收入0,)(tHjtPfY与生产成本jtjtHjtMCPfY,)(的差额,即利润。(7)是在第t期选择价格0,tHP的情况下的预期利润在t时的现值。厂商选择价格0,tHP最大化预期利润。0,,()HtHtPfP代入()tYf的需求方程,进而将()tYf代入(7),并关于0,tHP求导可得出最优价格满足的一阶条件。价格灵活(即0)时的一阶条件为:0,,(1)pHtHttPPMC(8)其中1/(1)p。2.3家庭决策模型设本国居民t期的消费为复合消费品Ct,由国产消费品CH,t和进口消费品CF,t复合而成:tFtHtCCC,1,设tHP,和tFP,分别表示本国的国产消费品价格指数和进口消费品价格指数,通过消费成本最小化必要条件可得出国内总的消费价格指数为5)()1(,1,tFtHtPPP这意味着是本国总消费对进口消费的弹性系数,本国总消费价格指数对进口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弹性系数。1tD为t期资产在t+1期的随机支付,1,ttQ为随机贴现因子,}{11,ttttDQE为t期投资的期望收入,tT为税负,t为对厂商所有权的收入,家庭t期面临的预算约束为tttttttttttTDhNhwDQECP)()(}{11,(9)家庭h面临的劳动需求约束为(5)式。设代表性家庭具有无限生存期限,且具有期望效用函数0110]1)(1[.tttthNCE(10)其中,和为参数。家庭的决策问题就是在(9)和(5)的约束下,选择,()ttCNh和1tD最大化其效用(10)。由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知,和依次为效用的消费弹性和劳动弹性。2.4均衡设tY为事实上的本国均衡产出(存在价格粘性),tY为本国价格可灵活调整而外国价格不变时的本国均衡产出,tY为本国和外国价格都灵活可调的本国均衡产出,*tY,*tY,*tY为相应的外国均衡产出,由本国和外国的国内市场均衡和国际贸易平衡条件、购买力平价条件,CGG模型得出了一系列均衡条件,下面是本文用到的部分均衡关系。①均衡的总生产函数为10/(()/)1ttttttYANVVPfPdf其中②均衡时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为01(1)*(1)(1)()wttttttMCkAYYV(11)其中0k=)1(小于0,k=0k大于0。由(11)式看出,0k和k依次是本国边际成本关于外国产出*tY和本国产出tY的弹性,外国产出*tY的增加会减少本国边际成本,即存在溢出效应。对于外国也有对称的结论。③动态均衡记tttYYylnln~为以对数度量的国内事实产出相对于国内灵活价格产出(假定国外6价格不变)的产出缺口,tttYYylnln~~为以对数度量的国内事实产出相对于国内外价格灵活条件下的产出的缺口,**~~~ttyy和表示相应的外国产出缺口。从经济主体优化的一阶条件、本国的内外均衡条件出发,运用标准的对数线性化技术,可得出下列国内宏观经济动态均衡模型: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