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薪酬类型介绍一、薪酬类型绩效型: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动态业绩来决定支付报酬的多少。如计件工资制。优点:1、可以激发出符合需要的行为;2、有助于吸引和留住成就导向型的员工;3、有助于聘请到表现优异的人。缺点:不利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容易造成短期行为。技能型:企业定出技术等级及考核标准,员工达到一定的等级技能,按照员工已经显示出来的“能力”,计量其“付出”‘从而确定工资等级。如我国原来的八级工资制。优点:有利于员工技术能力向深度与高度发展。缺点:不利于复合型人才;不利于成果导向。•资历型:以个人的资历为主要依据。如日本的年功序列制。•优点:有利于形成职工集体的“归属感”;•缺点:依赖、消极、等待。综合型•职务技能型:以所任职务为主,根据技能、责任、工作负荷量、工作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其薪酬。如职务工资制、岗位工资制、职位薪资定级标准。•职务、技能、资历、绩效复合型:如结构工资制。静态+动态+人态二、计时工资制与计件工资制计时工资计时工资主要分为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周工资制和月工资制四种。计时工资的优点•能促进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标准固定统一,易于管理,适应性广;•并不鼓励职工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提高产品的数量上;•容易被员工接受,员工收入相对稳定。计时工资的缺点•不能确切反应劳动的内含量即劳动的强度;•工资与劳动量方面往往存在不相当的矛盾;•容易出现多干少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结果。计时工资的实施方法1、准确评价员工的劳动等级;—技术等级工资制;—岗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2、以其他制度为补充—年功序列工资;—晋升激励。计时工资的适用范围•产品数量标准不易精确确定(劳动成果难以精确计量),如;管理、辅助和服务工作等;•研究性或试验性单位;•产品质量、材料和机器的使用费用以及工艺上的要求比产品数量更为重要;•技术复杂、分工细致,以集体协作的形式进行的工作,产量不由个人决定。•生产规模小,场地集中,便于监督管理的工作。计件工资计件工资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指预先规定好计件单价,根据员工生本论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来计量工资的数额。计件工资=记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工资的优点•能够从劳动成果上反映劳动的差别,激励性强,公平性强;•利于工作方法的改善,工作时间的有效利用;•计算方式简单;计件工资的缺点•容易出现追求产量,忽视质量、消耗定额,增加成本;•因管理或计算提高后,要提高定额比较困难;•可能导致工人工作过于紧张。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必须是一些数量和质量主取决于劳动者个人技能、劳动数量程度及个人努力程度的工作。•必须是那些产品质量容易检查的工种;•容易制定劳动定额的工种;•产生过程持续与稳定,大批量生产的工种。计件工资的具体形式•直接无限计件工资制:不考虑完成产量的多少,均按照同一计件单价发工资。产量越高,工资越多。特点:工人的工资随同其完成的产量的多少同比例增减;单位产量的直接人工成本是一个常数;产量增加可以节约间接费用,因而产品总成本下降。直接有限计件工资制:对超额工资的数额进行限定,规定了个人超额收入的最高限。原因:实施这种计件工资的形式,一般是由于劳动定额不够准确,为了防止工人的工资远远超出劳动力市场水准,设置的一种办法。也有的是为了保护工人身体健康采用的一种办法。形式:有二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是对个人的工资规定最高限额;一种形式是计件单价累退。•直接有限计件工资制:优点:工人工资的增加比例低于产量增加的比例,单位产量直接人工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的利润,又可以避免定额不准导致的计件工人与计时工人工资差别过分悬殊。缺点: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宜长久使用。一般试行一段时间后应当改为无限计件工资制。•累进计件工资制:将产量分为定额内和定额外两部分,定额内按照一种计件单价计算工资,超额部分则按照一种或几种递增的计件单价计算工资。一般,定额外的计算单价高于定额内。•优点:累进计件对员工的鼓励作用特别明显。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比其他计件工资形式更加有效果。•缺点:工人工资的增加比例超过产量增加的比例,使单位产量的边际直接人工成本提高,员工工资的增加有可能抵消甚至超出因产量增加而节约的全部间接费用,企业反而得不偿失。•适用:一般仅在某种产品急需突击增加产量时使用。•超额计件工资制:又称为有时工资保证的计件工资制。•形式: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定额以内部分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以及完成定额的比例计发工资,超额部分不同等级的工人按照同一个单价计发超额计件工资。另一种形式是,定额以内部分实行计时,按照计时工资标准计发工资,保证本人的标准工资;超额部分,不同等级的工人按照同一单价计发超额计件工资。•特点:这种工资形式可以看作是对计时工资形式的一种补充。其中的第一种形式实际上等同于直接无限计件工资制,因为她并没有保底工资,如果原来实行的是计件工资,现在改为这种形式,往往难以被员工接受;第二种形式的计时工资标准实际上是保底工资,超额部分可以理解成为奖金。•适用:从计时工资向计件工资的过度。•包工工资制:是一种集体的计件工资方式。即用工单位将成批量的,或成系统的生产当作任务发包给雇员集体,事先协定好工作量、完成期限、包工工资数额等双方的义务与权限,使承包方如期完工之后,获得合同规定的工资总额,然后在包工集体种再分配。也可以包工前预付部分包工收入或分阶段支付工资。•适用:劳动量大,难以精确分解和必须集体进行的工作。如:建筑等。•特点:促使雇员缩短任务完成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减少管理成本。•提成工资制:也叫酬金制。雇员个人或者集体按照一定的比例,从营业收入或纯利润中提取报酬的一种工资支付方式。•适用:一些劳动成果难以事先定量化和不易确定计件单价的工作。如:一些服务性与辅助性的工作、市场营销工作。•特点:提成的比例根据过去的劳动定额或者实际达到的营业收入和员工实际工资收入来确定。•间接计件工资制:对生产、销售部门中一些辅助性工作人员的工资采用他所服务的部门的产品产量或赢利作为计算其工资的决定性标准。•目的:促使辅助人员关心一线的生产或销售。•间接计件工资制的计算方法如:工资额=辅助工人的单位时间工资标准同时间计件工人完成定额的百分比综合计件工资制:计件单价必须综合考虑产量定额,质量、原材料、消耗以及产品成本因素的因素,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各个因素的分配权限。三、等级工资制等级工资制度的概念•等级工资制度是根据工作的复杂程度、繁重程度、精确程度、责任大小和工作条件等因素将各类工作(工种、岗位、职务)进行等级划分,并规定相应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1、工资都是要分级的,等级工资制度就是对工资如何分等级所制定的规范;2、划分工资等级的依据是各种不同劳动所共同具有的基本要素,即劳动的复杂程度、繁重程度、责任大小和工作条件优劣的不同;3、根据对不同劳动的劳动因素的分析比较,对职工的劳动划分高低不同的劳动等级,也称工作等级;4、根据职工从事的工作等级,给员工规定相应的工资等级和工资等级标准。•等级工资制度是整个工资制度中的核心内容。•等级工资制中规定的工资是职工工资收入中最基本的部分。所以等级工资制又称为基本工资制度。等级工资制的类型•技术等级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职能等级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技术等级工资制:主要根据技术复杂程度和劳动熟练程度划分等级;岗位等级工资制根据工作职务或岗位对任职人在知识、技能和体力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劳动环境因素来确定雇员的工作报酬;职能等级工资制根据员工自身对企业的工作能力不同来进行工资等级的划分;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岗位或职务工资和技能工作为主要内容,根据实际劳动质量和数量确定报酬的多元组合的工资模型。以年度为单位,根据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成果和所承担的责任、风险确定其工资收入的工资分配制度。年薪制年薪收入的构成基薪+风险收入基薪确定的依据在同行业中经济效益水平生产经营规模风险收入考核指标资本金利税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利税月工资收入+年终奖金月工资收入=本企业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调节系数年终奖金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值超目标利润基本工资+效益工资经营者年薪规模工资+效益工资四、薪酬的基本组成基本概念报酬(Compensation):企业因使用职工的劳动而付给职工的钱或实物。工资: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按事先规定的标准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也可以说工资是劳动的价格。Salary:从事管理工作和负责经营等的人员按年或月领取的固定薪金。Wages:工人按件、小时、日、周或月领取的工资。奖金:对职工超额劳动的报酬。(作奖励用的钱)津贴与补贴:对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工作环境中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的额外支出的补偿。通常把与生产(工作)相联系的补偿称为津贴,把与生活相联系的补偿称为补贴。福利(welfare):《现代汉语辞典》“对职工生活的照顾”。是劳动的间接回报。报酬工资福利基本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津贴岗位津贴工作津贴奖励工资奖金效益奖效益奖效益奖成就工资基本福利特殊福利奖金全勤奖生产奖不休假奖年终奖伤病补助庆贺慰问抚恤金社会保险带薪假期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法定节假日带薪休假病假婚假探亲假事假丧假工伤假带薪旅游退休金医疗费宿舍设施交通设施制服工作餐补贴福利设施住院慰问教育训练住房补贴住房信贷住房公积金购车信贷交通工具交通补贴通讯工具通讯补贴报酬体系工资基础工资是指用来维持员工基本生活的那部分工资。工龄工资也称资历工资,它则根据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的长短来计量,一般一年进行一次调整,它的目的是用来加强员工的稳定性,促使员工更长时间的为企业服务。技能工资部分由员工的工作能力而确定。岗位工资则是根据员工的职务(工作内容)来确定的,有的企业为了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则取消了岗位工资。津贴津贴也称附加工资或者补助,是指员工在艰苦或特殊条件下进行工作,企业对员工额外的劳动量和额外的生活费用付出进行的补偿。津贴的特点是它只将艰苦或特殊的环境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而与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无关。津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艰苦或特殊的环境消失时,津贴也随即终止。根据津贴不同的实施目的,津贴可以分为三类:地域性津贴、生活性津贴和劳动性津贴.生活性津贴生活性津贴是指为了保障员工的实际生活水平水平而得到的补偿。由于员工的收入是货币性工资收入,货币性工资收入会受到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为了弥补物价上涨造成的员工生活水平下降,就会有肉食补贴、副食补贴等津贴。另外由于工作而造成的员工家庭生活开支分离而造成的生活费用增加,也应有相应的津贴,如出差补贴等。地域性津贴地域性津贴是指由于员工在艰苦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花费了更多的生活费用而得到的补偿。比如林区津贴、艰苦生活津贴、高寒地区津贴等。劳动性津贴劳动性津贴是指为在从事特殊性工作而得到的补偿。如夜班工作的夜班津贴,高温环境工作的高温津贴等。奖金奖金也称奖励工资,是为员工超额完成了任务、或取得优秀工作成绩而支付的额外薪酬,其目的在于对员工进行激励,促使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势头。奖金的发放可以根据个人的工作业绩评定,也可以根据部门和企业的效益来评定。奖金比起其它薪酬形式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奖金形成的薪酬也具有更加明显的差异性。福利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员工福利可分为“社会保险福利”和“用人单位集体福利”两大类。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保险福利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力,而由政府统一管理的福利措施。它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失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用人单位集体福利用人单位集体福利是指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人才或稳定员工而自行为员工采取的福利措施。比如工作餐、工作服等等。用单位集体福利根据享受的范围不同,可分全员性福利和特殊群体福利两类。全员性福利是全体员工可以享受的福利,如工作餐、节日礼物、健康体检、带薪年假等;特殊群体福利指能供特殊群体享用,这些特殊群体往往是对企业做出特殊贡献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等企业核心人员。特殊群体的福利包括住房、汽车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