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第一节工资形式与工资职能第二节经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第四节按要素分配的工资生成理论第一节工资形式与工资职能一、工资形式(一)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实际工作时间得到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工资率货币工资与实物工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1.工资率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力价格注意的问题劳动者的基本工资所得工资率×时间单位数工资率既与制度工时和实际工时有关,又与带薪休假时间有密切联系基本工资≠全部劳动报酬2.货币工资与实物工资货币工资——雇员以货币形态获得的劳动报酬货币工资受三个因素的影响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实物工资——雇员以实物形态获得的劳动报酬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未经价格指数修正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经过价格指数修正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货币工资实际工资(二)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依据雇员的工资标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计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支付工资的形式实际有效工作时间工资标准计时货币工资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计件货币工资计时工资的具体形式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周工资制实际有效工作时间小时工资率小时货币工资标准工作日小时数小时工资率日货币工资标准周日数日工资率周货币工资适用范围计时工资产品数量、质量难以度量的企业产品的数量、质量主要取决于机械性能的生产行业和企业产品、经营项目和生产条件多变且便于监督控制的企业计件工资产品数量、质量可以准确计算检验的企业产品数量、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勤奋和努力的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单一且大批量生产的行业和企业基本特征计时工资由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测量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计件工资由在一定时间内所凝结成的产品的数量来计量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收入、风险承担者及成本比较计时工资基本工资收入比较稳定低生产率风险由企业承担企业劳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成本较大计件工资基本工资收入不定,工资刺激性强低生产率风险由个人承担企业产品数量统计、质量检验、定额标准、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管理成本较大(三)福利福利分配是工资的转化形式,也是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从雇员的角度观察:基本工资+福利=劳动报酬从雇主的角度观察:基本工资+福利=产品的人工成本1.福利的基本特征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紧密相关法定性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2.实物支付如带薪休假、全薪公休日、免费或折价的工作餐、折价或优惠的商品和服务等3.延期支付各类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实物支付实物支付是普遍存在的福利支付方式,原因在于: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进而降低人工成本变相地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生活质量延期支付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增强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性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使若干保险基金在免税的基础上积累二、工资职能补偿职能(劳动力消费补偿职能)激励职能调节职能效益职能(一)补偿职能补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脑力与体力的消耗补偿职能的前提是劳动,多劳多补偿,少劳少补偿,不劳不补偿满足和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二)激励职能积极劳动,努力提高自身劳动力素质追求工资最大化劳动者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劳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调节制能调节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劳动力稀缺程度,地区、产业、企业、职业间的工作环境、劳动力轻重和难易以及社会地位存在差别,通过工资调节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最大化发挥效用调节劳动力的素质结构科学技术发展,产品技术结构发生变化,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变化。通过工资关系的变化使劳动力需求达到相对平衡(四)效益职能工资的投入是资本金投入的特定形式,是活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货币表现工资能够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是其投资的动力工资是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对雇主来说,工资是投入活劳动人工成本的一部分对员工来说,工资是收入劳动报酬生活必需品第二节经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初期社会主义的工资生成理论社会主义工资理论的发展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以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为尺度,受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调节二、初期社会主义的工资生成理论按劳分配的理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长期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和工资范畴与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体制相适应,国家是分配的主体,企业基本无工资分配权强调实行按劳动质量和数量支付工资的原则三、社会主义工资理论的发展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企业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而非国家的附属物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工资分配的依据不是直接的个别劳动量而是转化为社会劳动量工资分配也不是按实际提供的劳动量而是有效的劳动量在实践中引入了按要素分配的原则国家不再是分配的主体,它只是以一定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工资的微观领域进行宏观调控建立工资谈判机制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古典经济派的工资生成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生成理论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生成理论(一)威廉﹒配第的最低生活维持费用工资理论他认为工资和商品一样,有一个自然水平,这个水平就是最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工资就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就会使工人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就不能为资本家继续生产财富;如果高于这个水平,就会使资本家受损。(二)重农学派的最低限度工资理论主要观点是:“纯产品”理论该理论将“纯产品”看作农业产品价值超过这些农产品而必须耗费的生产费用的余额,将劳动者的工资只限于维持他们最低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三)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他认为,工人、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是文明社会的三大阶级,与其相适应的有三大收入,劳动收入——工资;资本收入——利润;土地收入——地租,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在扣除劳动者的工资后才提供利润和地租。亚当·斯密对工资的两种解释在没有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的原始状态下,全部劳动产品归劳动者所有,也即它的自然工资在出现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之后,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他认为劳动也是一种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有价格,即劳动价格。他还认为劳动价格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之分自然价格:劳动者为维持自身及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市场价格:他是由劳动者和资本家双方竞争而订立的契约来规定的,围绕劳动自然价格而变动亚当﹒斯密对工资增长决定因素和工资差别的认识关于工资增长的决定因素,他认为取决于对劳动的需求,而劳动的需求又取决于财富的生产状况。对于工资的差别,他认为有两个因素。第一,职业本身的性质不同。如职业的难易,职业本身的安全与不安全等。第二,政策不让事物完全自由发展。如不让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不能有一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等。(四)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工资的决定和亚当﹒斯密一样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以及把它分为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工资变动的规律李嘉图认为工资的高低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呈反比。当工资比较高时,劳动者的境况繁荣,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增多,劳动的供给就会增多,然而当劳动者的供给超过需求时,工资便会下降。反之亦然。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生成理论相对工资他认为劳动创造的价值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前者得到工资,后者得到利润。工资的升高或降低只会引起利润的减少或增加,而不影响商品的价值。(五)约翰﹒穆勒的工资基金理论他认为工资决定于劳动力人数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或其他资金之间的比例。简言之,工资决定于资本。这一理论说明了两个观点:第一,工资不是有生存资料决定,而是有资本决定。第二,在工资基金确定后,工人的工资水平就取决于工人人数的多少。二、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理论(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提出人:约翰.贝茨.克拉克理论基本原理:1.边际生产力理论包括劳动生产力递减和资本生产力递减两个方面;2.劳动生产力递减——解释工资的决定;3.资本生产力递减——解释利息的决定;4.因此,工资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力。前提假设——“静态社会”四个假设:1.自由竞争市场——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2.每种生产资源的数量已知,顾客的爱好或工艺状况没有发生变化;3.???;4.无专业分工——不同行业只有单一的工资率。关于假设之一的疑问资本设备的数量被看作是固定的,但这些设备的形式假定可以改变,并与可能得到的任何劳动力数量做最有效的配合。1.什么是最有效的配合?效率相同么?2.增加劳动力数量对整体效率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3.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什么?4.我们讨论的结果。边际生产力递减原理边际生产力:最后增加的一个单位工人的劳动生产力叫做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递减原理:在上述“静态社会”假设的前提下,如果工人的数量增加而生产设备无法增加时,产量(边际生产力?)起先会递增,但增加到一定数量即所有设备恰好被充分使用后,个人所分担到的工具设备减少,劳动效率下降,从而边际生产力递减。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的理论工资是由投入的最后一个劳动单位所产生的边际产量所决定的。产量工人数1010AM7B理论上的工资数额WW,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二)均衡价格工资理论提出人:马歇尔理论内容:工资水平的决定是由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供给需求劳动力数量X工资水平YEWL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均衡工资价格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看工资的决定从劳动力的供给看——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即工人及家属养活自己与全家的生活费用以及工人所需的培训和教育费用;——劳动的负效用,或闲暇效用。从劳动力的需求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劳动供给量的变化变化趋势:——在供给价格逐渐上升的初期,供给量会逐渐增加,但劳动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尽管价格会继续提高,但供给量却不再增加了,甚至还会出现负增长。原因:——劳动负效用的存在,工资高到一定程度后,劳动者对货币工资的需求不再迫切。(三)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这条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西方国家完善的工会体制下的。工会在西方国家拥有相当强大的力量,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工会被看成是劳动供给的垄断者——即卖方垄断。因而能够控制劳动者供给量和工资量。理论内容: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工市场上,劳资双方通过谈判,用均衡价格论来决定工资。集体谈判对均衡价格工资的影响SW‘ELWOW工资率Y工资率YDGL‘劳动力数量X工资率YDS‘L‘劳动力数量XSEE‘WW‘LE讨价与还价卖方——罢工买方——关厂结果——在背后看不见的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双方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而并非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力量对比,经过讨价还价后,达成双方都接受的工资率协议。雇主让步曲线和工会抵制曲线工资率Y雇主让步曲线工会抑制曲线WO预期罢工或关厂停产持续时间XW‘(五)其他有关工资生成的理论1、购买力工资理论购买力工资理论认为,企业兴旺的条件是市场存在大量需求,以使企业能以适当价格出手产品,从而获得足够的合理利润。需求大-生产扩大-工资水平上涨-需求扩大……购买力工资理论局限在实际运用中,只有提高的工资完全用于消费才能带来生产的增长。如果提高的工资部分或全部用于储蓄,则购买力并没有提高,需求没有增大,生产也不会进一步增长。而且这样还会产生需求不足,供大于求,进而导致失业。对于本国经济主要依靠于国际贸易的国家,采用这一理论也不妥当(出口价格提高)。2、分享经济理论提出者:马丁.魏茨曼内容:主张以“分享基金”作为工人工资的来源,它与利润挂钩,工人与雇主在劳动力市场上达成协议规定栓方在利润中的分享比例。特点/创新:工资不再是刚性的,随着利润的增减而增减。优点魏茨曼认为,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弊端不在于生产,而在于分配——工资固定、劳动成本固定;——厂商对市场总需求

1 / 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