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观看《智慧爸妈第一课》家长心得体会范文5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法和内涵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那观看了“智慧爸妈第一课”之后,你懂了什么样的家长可以称得上是“智慧家长”吗!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1500字]观看《智慧爸妈第一课》家长心得体会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观看《智慧爸妈第一课》家长心得体会1500字1经学校班级老师的推荐,我有幸接触到了“知心姐姐”卢勤的教育书籍《告诉孩子,你真棒》。全以教育的规律引出,从教育是一门科学说起,引导家长走近孩子的心灵,有艺术地开展家庭教育。身为双重身份的我,既是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一名老师。书中的各个章节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行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我,对此书有着诸多的感悟,也给我留下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让孩子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发展,还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让孩子成为她自己。带着教育的困惑,摸索着教育的方法,回首和孩子相处的点滴,今天和大家一同分享学习阅读后的收获和感想。一、跳一跳够得着,建立发展的合理期望当下,家长都对孩子们建立了较高的希望,一是家长急切的心理所致,二是家长未懂得孩子的发展是有规律和特点的。书中开针对当下的现状谈到“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这使我联想到女儿在学习钢琴时,她的识谱能力比较弱,每次弹奏时总要花费很长时间在识谱上,自己感到了很大的挫败感,兴趣也逐渐下降。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反而对她进行指责,认为她没有用心。在严苛的要求下,女儿只得完成“任务”,过高的期望带给了她巨大的心理压力。通过书中的介绍和自我的反思,我意识到是成人没有理解孩子的个体发展差异,总认为同龄的孩子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水平,为什么你不能做到,我的行为使得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对成功的期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它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为孩子制定“跳一跳就能够着”的目标,充分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支持和引导孩子从原有水平向更高发展,才是我们父母应该做的。二、听一听,关注心灵的成长需要教育的奇特之处不仅仅在于求真求知,启迪智慧,更在于能激起人的心灵的美好、感动与追求。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然而对于情感的呵护,心灵的滋养少之又少。第三章节“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给了我较大的启发。孩子如同成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各种情绪体验。你是否能在成功后给予她肯定与鼓励,犯错后给予理解与宽容,宣泄后给予帮助与引导,实则都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同理心,看懂孩子的喜怒哀乐。女儿自小喜欢各种昆虫,常蹲在地上观察,琢磨,甚至捉回家饲养。天牛、瓢虫、蜗牛、蚂蚁、蝈蝈、蚱蜢等,只要活动着的生命,它都将其饲养在各式各样的容器中,给水喂食,饶有兴趣。对于她的这种行为,家人一致持反对态度,一是不讲究卫生,二是这个兴趣爱好不适合女孩子。一次吃饭时,她津津乐道地讲述这个昆虫喜欢晒太阳,吃苹果,那种昆虫不能晒太阳,怪不得它经常出现在潮湿的地方……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一番她的发现。原来,孩子的天性在于和大自然的相处,生活的赋予,四季的更迭,亲密了孩子和大自然的关系。在自由的呼吸中,幼小的心灵荡起了美丽的涟漪,纯真的童年流露出自然的天性。而后,就女儿的兴趣爱好,我还买了《法布尔昆虫记》这套书籍,让孩子在更加专业的知识引领下,去研究自己的爱好,满足自己小小心灵的需要。家庭教育应当从孩子的心灵出发,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那根隐秘的情感琴弦,悄悄拨动发出悦耳的琴声时,尊重生命的教育之树便悄悄开始萌芽。三、学一学收获大,赋予自己改变的力量为人父母是一门学问。试问“我们合格吗?”,是孩子引发了自我深刻的反思。家庭教育最为可怕的是“发现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无所谓之,导致最终的无力为之。检讨自己:我是一个吝啬赞美之词的妈妈,性格急躁的我常常挫伤了孩子。书中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的确存在,家庭中或多或少的都在上演着这一幕幕。人无完人,只要承认自己的问题,勇于改变都为时不晚。关键在于要懂得教育的真谛,学习教育的方法,你才能成为孩子的指路明灯。我们应努力成为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改变的父母。众多的实践证明:小学教育是为终身教育打基础的,孩子的发展应该顺应天性。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求索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为自己,又是为孩子。我们要做顺应天性,顺势而为的教育,家校携手共同呵护孩子唯一的童年,陪伴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观看《智慧爸妈第一课》家长心得体会1500字2孩子是一棵小树苗,需要阳光,需要呵护才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排在最前面得环节,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就很重视这方面知识的吸取并尽可能好的运用在实践中。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到现在我也曾看过不少的育儿方面的书籍,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这本《陪孩子一起成长》特别是书中的两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并与之产生共鸣。第一个观点就是“家长要学会表现无知”。家庭应该主动分享学会孩子的好奇,要学会表现出无知的状态。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会陪孩子一起玩游戏,或者一起看一本书,看到最后,我就会用孩子那种充满童趣和好奇的口吻故意问上几个问题,让她来做我的老师。孩子在那个时候就会很认真,感觉到很有“成就感”。记得有一次我问孩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什么,能告诉妈妈吗?孩子说她也不知道,于是我就表现出非常想知道的样子,她就把百科全书翻开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告诉了我她的答案。趁机我就夸赞了她,并说以后还会经常请她帮我解决我不知道的问题。看得出她很开心。个人认为除了装无知、装傻,爸爸妈妈还要让权,所谓让权就是随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把权力交给孩子。平时在家的时候当我看到她的书桌很乱的时候为了锻炼她能自己整理的好习惯,我就故意说今天你的书桌你做主你想怎么整理就怎么整理,你是书桌的主人,一定要把它管理的好好的。孩子那时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样子。在周末出去到某处游玩之前,我有时候就会对孩子说:“孩子,今天出去需要准备的东西我都不知道要带哪些,你能来做主吗?”孩子每一次都能表现出很乐意的样子。家长学会无知以后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动力会大大提高,从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第二个观点就是“孩子要学会感恩、敬畏、宽容”。一个能怀有“感恩”的人,就会懂得珍惜,懂得分享,懂得热爱生活。当父母付出了无尽的爱给孩子,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冷漠和自私时,每一位父母都会感到既吃惊又心寒:是谁让孩子变成这样的?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为此,爸妈们愿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不少孩子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看成天经地义,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感恩。为什么付出了爱却没有收到爱的回馈?我们作为父母也许该自我反省一下了。爱的付出也有讲究,“不求回报”的爱也并非都是好的。因此,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感恩。为此,在平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会不失时机的给孩子讲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一些古诗,如“锄禾”,让她感到粮食来之不易,让她认识到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应该要感谢农民伯伯,感恩阳光和水还有空气;有时当孩子在喝着干净的水时,我会给她讲一些自来水生产的过程,让她认识到干净的卫生的水来之不易,我们要感恩那些能让我们喝的上这些水的所有人。让孩子懂得感恩,我觉得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二是及时的表扬孩子。在孩子做了好事后,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做的,不管他做得是否令人满意,父母都要发自肺腑地感谢他、赞扬他,那么孩子定会大受鼓舞。不管孩子为你做了什么,都要让孩子觉得“幸亏有我出手帮助,事情才会这么顺利”。父母由衷的肯定才是孩子关心他人的动力。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智慧。“陪孩子一起成长”是一本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的好书,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将会好好研读下去。观看《智慧爸妈第一课》家长心得体会1500字3读完《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卢梭的“如果你想让孩子变成不幸的人,那么就对他百依百顺吧。”这句话久久萦绕在心头:孩子不能只疼不管,给孩子自由不等于放任自流。记得书中例举了小蕾的妈妈只是一味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孩子逐渐只听得进去恭维的赞扬的话,稍有一点不顺耳的话都听不进去,动辄大吵大闹。赏识和惩罚应是教育的双翼,只有赏识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至少是不完整的教育。要想让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及时地校正小树的枝干、适时地剪掉多余的枝桠一样。我们都知道“左行右立”是人流量不多的地区,在交通低峰时期乘搭扶手电梯时靠右站,留出空间给赶路的乘客在左边走动的一种习惯。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出于安全考虑不再提倡“左行右立”。因为“左行右立”使扶梯受力不均,致扶梯频现故障,实际上,上下自动扶梯更安全的是,应当尽量避免走动……当前教育的“左行右立”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左行右立”——为难,左右教师教师法规定,教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规定本没有错,可是“养不教,父之过”的家长们让这一规定发挥到了“左行右立”的境界。“教不严,师之惰。”教育本应该是有惩罚性的教育。可现在学生一出事,首先就是教师的责任。如果对学生不严格要求就是放任自流;如果对学生的严厉管教,又说是不尊重学生。“困在厕所里的教师”现象让老师明白了:常在河里游,肯定会淹死。“养不教,父之过。”现在有的熊孩子心中没有敬畏,做事全凭一时的冲动。家长无原则地宠溺孩子,甚至希望老师也像他一样去迁就孩子。一旦被批评,已然认为老师“和他过不去”。老师几乎丧失了管教学生的权力及能力。日久天长家长,老师没有一个能管住孩子的。棍棒丢了,严师没了。家长不会管理自己的孩子,也不给教师管理孩子的权力,于是老师一路“好好好”让孩子走出快乐的学校,踏入残酷的社会。孩子学习好不好,老师管不了也不敢管。家长把钱交给各类辅导班,现在的孩子补的课越来越多。国家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可是部分培训班改头换面,仍在招生上课。岂不知会不会“矫枉过正”,让孩子的负担更重。“小学课堂将‘戒尺’请进课堂,引发众人热议”,正反两方打起口水仗:有反对的称“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掌控力度的。怕孩子受到过多的伤害。”孩子们穿梭于各种补习班,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大大减少,“留守儿童”更不用谈言传身教了。家长所谓的“为了子女”却忽视了立德立人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惩戒同样没有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席亟待解决。“左行右立”——霸凌,左右校园4.27米脂砍人事件触目惊心,当事人得作案动机是当年在学校被欺负,现在要报复。校园欺凌已然成为他砍人的导火索,进而抑郁畸变为惨案的祸源。刑法在刑事责任年龄方面“一刀切”的“保护”模式纵容了部分未成年人的犯罪。受到同学欺负,校方与法律都无法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对心理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起到极大的负面作用。他们害怕上学校,因为可能随时还会被无休止地嘲讽,甚至拳脚相加,孩子在家长的无奈与无助中发生心理扭曲,造成抑郁……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在保护着这些小大人(欺凌者)恣肆地长大。有人说中国最善良而愚昧的法律就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矫枉过正”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早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现在未成年人不是弱势群体!“左行右立”是一种文明行为,但“乘坐自动扶梯扶好站稳,不要随意走动”才是安全之根本。教育应该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协调一致、取长补短,才能充分发挥叠加的教育效应。“左手疼爱,右手管教”,要想让孩子真正成长成才,需要父母担负起引导、修剪的责任。让孩子在爱中成长,在爱中成材观看《智慧爸妈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