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一、设计理念1、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宜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与体验入手,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2、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3、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模仿相结合,以增强全员参与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二、学习目标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三、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2、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材料:(1)范读录音;(2)有关图片。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五、科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二、教学步骤(一)导入: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参考资料,少熬夜!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二)板书课题,作者。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五)整体感知。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2、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3、体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1、小组讨论:乐园中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包括哪几方面?(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2、延伸:利用多媒体展示:(1)有关百草园图片;(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4、拓展:(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七)作业: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2、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质课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用阅读通用学案,留给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体验,再在讨论阅读所得中学会参与、表达、倾听与讨论,获得自己的阅读成果。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理解作品内容,领会文章主旨,鼓励独特见解,参考资料,少熬夜!引导明确:从自由自在的嬉戏到接受学校教育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都一样的值得珍惜。3、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4、揣摩作者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指导学生写作,能在记叙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点1、学生地主题阅读和阅读习惯的培养。2、对文章主旨的主体领悟。3、准确的表达。教学难点1、学生讨论阅读所得,形成自己的阅读成果。2、准确表达的训练与运用。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学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阅读方法指导与学生对作品的主体阅读与体悟。〖教学程序一、通用阅读指导目的:重新明确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要求和程序,为生成性阅读做好准备。1、二步自读法指导及阅读要求。2、分发学案。3、重申学案填写的方法。二、生成性阅读目的: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宽松、没有太多的事先束缚的状态下,获得对本文文本阅读的第一手经验。1、学生开展主体阅读,理解文本,感悟主题,揣摩表达,收集所得,提出疑问,自述理由。2、碰到困难与周围同学交换意见或向老师求助。3、教师巡视,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碰到的难题。4、完成阅读后,与周围同学交流阅读所得,探讨问题。5、完成学案相关内容的填写,要注意味自己的观点准备理由,等待下节课参与全班的讨论。三、阅读思路的拓展目的:根据本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双向互动对话式阅读的方法,拓展阅读思路,开展更深层次的主体阅读活动,为下一课时的讨论和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作更充分的准备。1、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运用猜测、联想、换位思维等方法,估测本文的写作内容、顺序安排和主要写法。2、学生讨论。3、归纳结论:⑴从标题上看,作者必须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地点转移顺序来安排写作内容,重点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自的样子和生活状况;两者之间必须安排过渡,过渡段要交代转移的原因;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有可能形成对比。⑵从上面的猜测可以看出,阅读本文,应先从整体上掌握4个问题:百草园的样子和生活?三味书屋的样子和生活?为什么到三味书屋?作者力图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作业课外围绕猜测获得的结论,作进一步深入的阅读,准备下课时交流阅读所得,参与讨论,收获自己的阅读成果。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交流阅读所得、讨论读后疑问、整理各自领悟、收获到的阅读成果;2、进行语言运用训练。〖教学程序一、交流阅读所得,探讨对文本的整体理解1、出示上课时学生归纳所得的对文章整体把握必须首先解决的4个问题:⑴百草园的样子和生活?⑵三味书屋的样子和生活?⑶为什么到三味书屋?⑷作者力图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学生交流阅读所得。3、对有不同看法的结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要充分地给学生时间探讨,不能急于下结论。4、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的是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悟解,要借助课后第一题,引导学生明白:从自由自在的嬉戏到接受学校教育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都一样的值得珍惜。这是最基本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保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观点,教师要允许这种不同理解的存在。二、交流阅读所得,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独特领悟1、学生说出自己认为文中写得精彩成功的地方,参考资料,少熬夜!或说出觉得作品写得失败的地方要求说明理由。2、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做到:一是引导学生说透,二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讨论百草园物事、雪地捕鸟、痛别百草园三个文段中语言运用技巧和情感色彩的表达的作用,达成第3、4个教学目标。3、对精彩之处多形式朗读。三、讨论阅读中产生的疑问,激励深入或拓展式的探讨1、学生说出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并陈述自己的理由,或陈述自己对答案的猜想。2、教师引导、激励学生参与探讨,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碰发学生对作品的进一步解读;对学生实在莫衷一是的问题,教师可作适当点播;对课堂上解决不了,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肯定,并且存疑,激发学生课外进一步寻求答案。3、教师在本环节中要高度注意,随时根据学生的问题和讨论的情况,判断、选择、生成新的学习点,并引导学生探讨学习。四、归纳形成结论1、学生整理阅读和探讨所得,在学案上整理、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2、交流学习成果,谈学习的感受。3、共同归纳学习成果,让学生形成必要的笔记。4、教师强调:这些成果都是同学们自己在阅读和探讨中自己收获的,而不是老师讲给的。五、语言运用训练课后题二、三题。六、作业1、基础作业:⑴生字词抄写、生字注音,重点词语的解释;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仿写;⑶雪地捕鸟仿写:动词的准确运用。2、拓展阅读:练习册课外文段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3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的一段经历;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3、理解对比过渡的作用。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音乐《小小少年》,学生闭目欣赏。“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成长过程中,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和作者。2、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呢?3、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二、范读课文。三、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新词。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及中间的过渡段。试着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四、学习“百草园”部分。1、自读思考:(1)作者对百草园的描写,重点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2)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感受是什么?(自由快乐)2、研读赏析。(https:///1)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景物描写)问:“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2)美女蛇的故事和雪地捕鸟的情节,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五、本课时小结。“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参考资料,少熬夜!让我们拭目以待,下节课我们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