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师心得感悟4篇“教育的美好姿态”是肖培东老师的教育随笔集。教育的美好姿态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追寻那美好的姿态。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师心得感悟4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您有所用途,喜欢就下载吧!《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师心得感悟【第一篇】安静的夜晚,难得的闲暇时光,坐在靠着窗户的桌子前面,手边放着刚刚阅读过放下的书,肖培东著的《教育的美好姿态》,阅读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之前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里读到的1同名文章,由于自己是做老师的,而且文章是有关教育的,所以里面的颇具诗意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并且反复阅读了好几遍,有好几次都有想看这本书的冲动,于是就在网上搜索决心买下了这本书,心心念念已久,终于拥有的感觉真好!翻阅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大部分其实写的都是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文章,它虽与我所学和所教的专业不同,但作者对于课堂的教学和思考以及作者那横溢的文采和才华让我深深折服,每1诗意的文章叙写都蕴藏着作者对教育和学生深深地爱,我不忘初心里产生一种由衷的钦佩感,我也曾在心里想: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难道它就是平时上课就拎起课本教书下课就休息的重复的做着同样的事情吗?以至使自己渐渐的感觉到枯燥无聊而慢慢地学会抱怨?而今阅读这本书终有答案“教育应该是美好的,美好的上课姿态,美好的教学方式,美好的和学生们相处,美好的教会他们学会知识,美好的生活”,就如作者所言:“站上讲台,做学生的光,走出学校,就拥有自己的幸福!”书的封面上印写着我一直很喜欢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话:“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它和那句我经常听到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无论走的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还记得儿时还正在上学的时候,曾无数次羡慕那站在三尺讲台上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的老师,那时在我的心里认为老师们是那么的学识渊博,知道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并且也总是能够把调皮的我们管教的服服帖帖,把我们的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于是,就在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个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像我的老师们一样教书育人,做学生们的光。因此我不停止的上学,尽管上学时的成绩并不理想,但爸爸妈妈却从未在上学的这条路上阻止过我,自己也从没有想要放弃过上学读书,而现在,我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老师,像儿时多次心里憧憬的那样,认为教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认为自己可以把这个工作做好,可以教育好我所教的学生,但好像事总与愿违,我一直以来的美好憧憬,就在我工作后完全被颠覆,工作这两年来,在教学这条路上走的实在曲折,教学经验的不足,班级管理能力的欠缺和其他一些自身的原因,让所教的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一次次的不理想都让我倍受打击,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有了一次次的无奈和力不从心,这些虽都不是我所愿望的那种结果,但却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看着身边那些优秀的同事们,而自己在教学成长的这条路上却依然还有那么多的困扰,理想做一名优秀合格的好老师的目标,貌似离自己却总是有一段够不着距离。曾一时间情绪低落并在心里有了些许抱怨,独自一人时我曾无数次追问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应该就这样一直下去做一名落后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曾在课堂上我多次要求我的学生学习要努力,但自己却如此堕落,这样的自己又该如何进步,又该如何带领学生们走向他们想要到达的远方呢?无论如何,改变……成长……两年,在时光的河流中,没有人知道,我自己曾不断地在思索,也曾不断地去寻找,尽管在教学的路上还不尽如人意,有时还会不知所措,距离成为一名优秀的好老师总是还有差距,但我不会放弃心中所求,坚定内心,也要不断努力,为了那一双双灵动地散发着光渴求知识的眼神,为了自己能在拥有的这份工作中做的更好,也为了让自己不迷失那深藏于心底的梦!《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师心得感悟【第二篇】我的案头放着肖培东教授的一本专著《教育的美好姿态》。一打开,便不忍释卷。书中肖培东教授用十五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诠释着他的语文生命。尤其是独特的课堂设计,奇特的课堂手法,富有深意的追问,贯穿课堂的朗读竟然都是那样的震撼人心。我也终于明白:原来,这才是语文课堂正确的打开方式。捧读新书《教育的美好姿态》,我内心的浮躁与萎靡被轻轻地涤荡,肖培东教授的文字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我带向一个神奇的地方。“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你,是你的课堂。你是挺拔的,你的课堂就是正直的;你是端庄的,你的课堂就是高雅的;你深刻而有涵养,你的课堂就隽永悠远;你朴素又不失文艺,你的课堂就芬芳却不妖娆……”肖教授的文字简洁、唯美,生动而有哲思,这开的文字就足以能够成为吸引我的理由。我被深深地陶醉了!我似乎是第一次瞬间发现文字的清丽,语文的美好,课堂的美丽。“你读散文,唇齿间留下文字的芳香;你读诗歌,眼眸里写有飞扬的诗韵;你读小说,世界为你开了一扇窗;你读哲学,人生给你另一种思考。”的确,只有阅读,才能滋养我的干瘪空洞;只有阅读才能稀释我的尴尬无力;也只有阅读才能治愈我的肤浅单薄。语文教学的起点是阅读,而我单薄的阅读只能拼凑出我摇摇晃晃的课堂。《金色花》课堂上,语文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留给了训练,留给了作业,读不得法,读不动情,肖教授遗憾于课堂上爱的声音的缺失,他提醒我们在文字里去寻觅伟大辛苦的母亲,指引学生钻进母亲的温柔里,去感受世上一切美丽的感动,然后去呼吸泰戈尔的文字间弥漫的浓浓的爱的气息。肖教授上《植树的牧羊人》,姐姐坐在他的课堂,安安静静,与学生一起读老人种树的细节,当年那一个个天寒地冻的冬夜,那一条条沙沙作响的黄泥路,那一块块飘香的小酥饼瞬时在课堂上苏醒。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此刻也变成了父亲的模样,脊背成弓,在荒芜的高原上孜孜种树,繁盛的枝叶绕住了他的白发,葱茏了子女的生命。《春酒》课堂上,姐姐读:“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他的眼前又浮现出母亲倚门而立,孤苦地看着落日西沉,看着大树睡去,把荒芜的日子酿出春酒般的芳香。而那个望穿千山万水,终愿在静默的流年里守得一隅安暖的就是他和他的姐姐。《请帮我发现我真正的原形》一文中,肖教授提醒我们:语文课,就是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老老实实”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发出真实的声音。对于语文赛课的求“新”、求“艳”,肖教授说:“一个不当的奖励会迷失前方的星辰,一次真实的落后则会崔放一路的花香。”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不必为追求完美而让细节残缺,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或许,这缺憾,就成了最可回味之处。语文教学,留下的应该是最真实的灵魂。《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一文中,肖教授回顾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上的一个细节:千人会场,肖教授问了一个女孩“蹲”和“伏”能否互换位置,女孩一语不发,肖教授却没有放弃追问,换种说法问、轻托着她的手问,女孩始终倔强地不言不语,也不做“蹲”和“伏”的动作,肖教授故作冷淡地忽略她,却在下一个问题中听到了女孩细微的回答,肖教授立刻叫起她,她大声地重复了一次。我无数次被这样的环节感动——课堂上,老师没有居高临下的傲然,没有步履匆匆的赶进度,有的只是耐心的等待和真诚的关怀。正是因为有了“蹲下去”的情怀,肖教授的课堂上才会有学生一次次的“站立”。“俯下身子蹲下去”是我应该努力追求的姿态。只有俯下身子,才能听到最真诚的声音;只有蹲下去,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才会有最平等的对话。学生的挺拔需要垫着老师的清醒和谦卑。肖教授的《世界,别与我争夺》,让我泪湿眼眶,《母亲,编个春天给你》我深深感动于他的真情和依恋。肖教授就是这样:他,有情义,有情怀,有情感,有思想。正如叶君在为他写的序言中写的那样:“培东的文字恬淡,情真意切,不事雕琢,却也不失华美。透过文字,可以看到他对日常人事细致的观察与深深的体悟。而只有心地柔软的人才能教好语文。”很庆幸,在这个太阳横行的季节里,我遇见了《教育的美好姿态》,肖培东教授的文字正如一泓清泉,从我的心头缓缓流过。又在我贫瘠而干涸的教学生涯里飘洒起了一场霏霏的甘霖,滋润着我的语文生命。而教育也应该是一种滋润。愿我们,都能和美好,结伴而行。《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师心得感悟【第三篇】窗外不时有鸟儿啁啾声,高楼林立间,于我,不啻于一种安静的欢喜。身子略有不适,谨遵医嘱,于是,这个周末,便在家里,难得的清闲下来。捧读新购的《教育的美好姿态》一书,这是语文名师肖培东的教学感悟。深深折服在他的字里行间,那娓娓道来的一节又一节语文课,在我面前,仿若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有对春天安静的等待,有悠长悠长的声音在行走的雨巷,有对梅西式灵感的寻找,有改变河流走向的阅读……似乎第一次才发现语文的美丽。我开始不再用职业化的角度去审视语文。孔庆东老师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肖培东老师说:可以是一首歌,是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可以是一件艺术品,是梵高的《向日葵》;可以是断臂的维纳斯,可以是高山的倾诉,可以是依水的沉思,可以是易中天的讲坛,可以是祖母的白发真情……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更有对文化的深细感知和体认。原来,语文的世界竟然是如此的博大辽阔,语文的视野竟然是如此的深邃繁茂,语文的内涵竟然是如此的丰厚广远。而这样的语文,教我如何不依恋?原来语文可以如此美丽。原来教育随笔也可以流淌美丽的诗行。我的心屡次被惊艳到,肖老师的珠玉文章,让我用朝圣的心态阅读都不为过。一节作文课,在肖老师的沉思中,变成了令人迷恋的安静课堂;面对所谓的学困生,肖老师悄悄告诉我们:请给春天一点时间;接受了一节有挑战的公开课,肖老师睿智地写道: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忘初心……甚至于一个家长的短信,都可以成为生发教育感悟与哲思的源泉,然后就有了1读来如沐春风养眼怡心的美文。忽然悟了:如果一位教师能够以这样的文笔去记录,以这样的心态去反思,身列名师不远矣。《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师心得感悟【第四篇】这段时间读了肖培东老师的《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书里都是肖老师关于教育,关于语文的感悟和思考,字里行间充满哲思,文字很灵动,优美,给了我不少启发。现在的我在备课时,会参考很多名师的、同事的教学设计,有利也有弊。当自己的课堂上充斥着太多他人的思想,当我按着名师的教案一步步上下来,把自以为是的文字和重点灌进学生的脑袋,学生再如此点点滴滴地复制到考试卷上,有时候效果也确实不错。但这样的课堂,就像在旷野里自由地牧羊,挥舞着的却总不是我的竹鞭。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我们自己又需要做些什么?语文应该是好玩的游戏,不要老纠结于为什么,是什么,应该努力体验当下、整体契入,不要盲目地认为感觉都是无力的、没用的。我们既要珍视自己的内心触碰文字的第一感觉,也要珍视学生的内心触碰文字的第一感觉。但很多时候,我们非但不珍视,反而有意遮蔽、回避、无视学生的阅读初感。我们总牵着学生的鼻子,任由他们的心灵枯寂。久而久之,他们只能屈从于老师的教导、训诫,丢失了阅读的初感,便有可能丧失一生的阅读品味。单刀直入,直击初感,重拾信心,坚定信念,一意孤行,或许才是语文学习的出路。我们学习语文,学习写作,也为的是用文字记录童年,用心灵珍藏记忆。回想自己经历的语文课,或许在课堂上留下的知识早已淡忘,但是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一些语文的方法,关于语文的记忆已经深深地被印在心里。我的语文成绩也不算好,但我一直有阅读的习惯,我喜欢读书,喜欢被书籍环绕的感觉,尽管“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但是我依旧甘之如饴。阅读,使人丰盈,阅读,使人心安。无欲乃积寿,有福方读书。或许自己的语文课上得不好,或许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不够透彻,那可以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他们读书的习惯,善莫大焉。语文教育,乃生命的化育,只能静等花开,急不来,更急不得!最求教学成绩的同时要有更长远的教育眼光、更深沉的教育情怀、更豁达的教育格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语文从外在走向内心,从有界走向无疆,从接受走向自醒,从急躁的必然走向沉静的可能。语文教育的意义,正在于亲历文字的游戏,体验言说的情趣,享受倾吐的快意,寻找生命的安顿。因此,我们要慢慢熏养孩子细腻的心思,敏感的触觉,敏锐的眼神,聪慧的听觉,从而养成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