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好帮手1/20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可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然后通过研读了解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明写作好帮手2/20白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观察校内的爬山虎。学生:预习课文,通过实物或影像资料观察爬山虎。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3、熟读第2自然段。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理清课文的脉络。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植物?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爬在墙上一片片,大街小巷都能见。(爬山虎)你注意到爬山虎还有哪些特点吗?(全国各地都有,写作好帮手3/20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夏天开黄绿色的小花,茎和根可以入药,是绿化和美化环境的常用植物)2、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读课文题目,你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吗?(主要写爬山虎的脚)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1、读课文,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第3~5自然段)2、看其他两个自然段又写什么,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3、讨论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确。2、根据字的组合规律记忆字形。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懂的可以查查字典。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四、布置作业,积累语言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作好帮手4/20板书设计: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和兴趣。教学重难点:1、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本文分段,想想每段都写了什么内容。2、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作者为什么先介绍爬山虎的生长地和叶子呢?(这是必要的交代。先介绍爬山虎生长在哪儿,它的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样,这写作好帮手5/20样才能自然引出爬山虎是怎样用脚一步步向上爬的。)二、逐段学习,理解感悟1、学习课文的第1、2自然段。(1)思考: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墙上)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叶子的?重点介绍了什么时期的叶子?特点是什么?(重点介绍长大了的叶子。色:绿得新鲜;排列:叶尖朝下,均匀;动态:漾起波纹。)从中你学到什么?(观察细,按顺序,抓特点等)(2)再读第1、2自然段,想象画面。(3)出示投影,按课文内容填空。那些叶子绿得(),看着()。叶尖(),在墙上铺得(),没有()的,也不留()。一阵风(),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2、学习课文的第3自然段。(1)导入:爬山虎的叶子如此美丽,那么它靠什么巴在墙上呢?(脚)本课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2)质疑:关于爬山虎的脚,你想知道什么?①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什么样,什么颜色?②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3)先来解决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的疑问。①朗读第3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爬山虎写作好帮手6/20的脚长在哪儿吗?(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或者说爬山虎的脚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长出来的。)②老师出示画有爬山虎叶子和茎的图画,让学生指图再说。(4)学习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及颜色。①读第3~5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学生回答,同时老师出示幻灯片: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嫩红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曲——细丝变成灰色的②请一部分学生画出刚长出的没触着墙的脚。(在事先准备的有茎叶的图上画)请另一部分学生画触着墙后的脚。③讨论画的情况。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出画得有问题的图画,学生再说明出错的原因。④小结:爬山虎真是了不起!为了生存,它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墙上。而这一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可见作者是经过了认真而又持续不断的观察才看清的。这种做法真值得我们学习啊!(5)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①自学第4自然段,明白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来汇写作好帮手7/20报,可以读,可以说,可以表演。②学生汇报。③老师举起几张卡片,卡片上的这些词都与爬山虎的脚有关:触、变、巴、弯曲、拉、紧贴。全体同学按卡片上的词的顺序熟读第4自然段。④读了这段,你有什么问题?细丝为什么变弯了?触着墙的细丝的头上为什么又变成圆片?细丝拉嫩茎是怎样用力的?⑤小组讨论汇报。(6)小结。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课文从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a.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b.它是什么样子的;c.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②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脚如此生动、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细致观察,连续观察)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做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哪些启发?可以结写作好帮手8/20合句子来谈吗?(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仿照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小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母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写作好帮手9/20一、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上1篇课文我们到认识了性格古怪而又淘气可爱的猫。其实老舍先生家还有一只动物——母鸡。他是不是也像喜欢那只猫那样喜欢它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老舍先生家的《母鸡》。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2、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3、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三、阅读质疑1、通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句子读一读。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一向讨厌→母鸡←不敢再讨厌过渡:是什么原因使作者态度发生如此变化呢?四、自主探究(一)指导探究一至三自然段。1、轻声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是什么原因写作好帮手10/20使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呢?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2、学生汇报(1)讨厌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重点语句解析: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读: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它那嘎嘎的叫声总是——(没结没完)特别是到下蛋的时候,母鸡差不多是——(发了狂)3、揭示总分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看板书:作者先总说讨厌母鸡,再分别叙述了讨厌母鸡的理由,你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吗?(总分)4、请用讨厌的语气齐读课文1、2、3自然段。5、老舍先生对待母鸡的情感,前后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写作好帮手11/20的对比。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二)指导探究四至十自然段。1、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又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2、交流重点语句:(1)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三)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的写法特点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写作好帮手12/20《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3、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4、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5、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6、总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写作好帮手13/20章的表达方法。五、作业布置1、熟练朗读课文。2、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3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二、教学重点: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三、教学难点:学习写“隆中美景”的写法写一处景色。四、教具准备:小黑板;字词卡片写作好帮手14/20五、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吗?你能介绍介绍其中的主要人物吗?看来,诸葛亮不愧是雄才大略,大家都知道!他是刘备的得力军事,那么,他怎么会成为刘备的军事的,他为什么会终于刘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相关的新课文。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解题顾:拜访;茅庐:草房子过渡:谁去拜访?拜访的又是谁?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读全文,补充课题,引导完整、准确地说说题意2、再读课文“三顾茅庐”具体是怎样一件事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同时完成几个任务。(1)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2)检查自读情况a、抽读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写作好帮手15/20开火车读齐读)茅庐诸葛亮茅塞顿开捆来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