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现场急救技术1、快速联系:当突发性疾病和意外伤害发生时,原则上在接受专业医师治疗之前,一定要依照正确的医学理论,采用准确的医疗方法,给予伤者适当的应急处置。才能达到赢得时间,减少伤残,挽救生命的目的。在各种紧急场合下,人们虽有一定的急救知识,尤其在理论、器械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急救知识,但是在理论、器械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应尽快地与医生取得联系接受正确的治疗指导,在现场急救中极为重要。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得到及时救助,请务必记住下列电话号码:(1)报警台:110(3)铁路医院急救台:120、4837120(4)熟悉的医生的电话号码a.当打电话呼救时,首先应镇静准确地向救护者说明患者所在地的具体街道和主要标志;b.其次要说清疾病或损伤是怎样发生的?何时发生的?病人目前的伤病情况?c.以及在救护人员未到的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准确客观地描述一切,不要过多加入自己的主观预想或意见。使救护人员可以马上明白您的地点和处境。以便通过电话指导你进行正确的现场急救。如果意外的伤害发生在旷野、夜晚、倒塌的房屋内等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受伤后立即争取得到人人的帮助是自救的重要的措施之一。大声呼叫是最拼音易行的办法。如果伤者被困在地震后倒塌的建筑物、塌方后的矿井、隧道中,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可用砖头,石块按照国际通用呼救信号“SOS”的规律,有节奏地敲击自来水管,暖气管,钢轨发出声响吸引外部救护者的注意。但是这种敲击不宜过重,这样即可节省体力也可防止因敲击震动过大引起更大的塌方。在野外发生交通事故时,受伤者被困在翻入沟内的汽车中,可按照国际通用的呼救信号“SOS”的规律鸣笛,闪动车灯吸引经过车辆的救援。如果独自一人在野外受伤,白天可用晃动的衣物,或用手表表盘对阳光的反射呼叫救援。夜晚可用手电筒,打火机,BP机的光亮和声响吸引救援。2、观察判断病情:在意外伤害的事故现场,作为参与救护的人员不要被当时混乱的场面和危急的情况所干扰。沉着镇静地观察伤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作出伤情判断,本着先抢救生命后减少伤残的急救原则首先对伤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判断,它包括神志,呼吸,脉搏,心跳,瞳孔,血压,但在急救现场一般无条件测量。然后再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等变化。其具体检查顺序如下:(1)神志:神志是否清醒是指伤员对外界的刺激是否有反应。如伤员对问话,推动等外界刺激毫无反应称为神志不清或消失,预示着病情严重。如伤员神志清醒应尽量记下伤员的姓名,住址,受伤时间和经过等情况。(2)呼吸:正常呼吸运动是通过神经中枢调节规律的运动。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5~20次。观察病人胸口的起伏,可了解有无呼吸。症情危重时出现鼻翼煽动,口唇紫绀,张口呼吸困难的表现,并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甚至时有时无。此时可用一薄纸片或棉花丝放在鼻孔前,观察其是否随呼吸来回摆动判断呼吸是否停止?并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呼吸停止的主要原因。(3)脉搏:动脉血管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血管壁相应地出现扩张和回缩的搏动。手腕部的桡动脉,颈部的颈动脉,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是最容易触摸到脉搏跳动的地方。正常成年人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一般以手指触摸脉搏即可知道心跳次数。对于危重病人无法摸清脉搏时,可将耳紧贴伤员左胸壁听心跳。(4)心跳:是指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跳动。心脏跳动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征象。将耳紧贴伤员左胸壁可听到心跳。当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时,心跳将发生显著变化,无法听清甚至停止。此时应立即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5)瞳孔:正常人两眼的瞳孔等大等圆,在光照下迅速缩小。对于有颅脑损伤或病情危重的伤员,两侧瞳孔可呈现一大一小或散大的状态,并对光线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迟钝。经过上述检查后,基本可判断伤员是否有生命危险,如有危险则立即进行心、脑、肺的复苏抢救。如无危险则对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固定等治疗。3.现场急救注意事项1、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把患者从严重污染的场所救出时,救援人员必须加以预防,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2、应将受伤人员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3、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须是防爆的。4、急救处理程序化,可采取如下步骤:先除去伤病员污染衣物------然后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转送医院。--处理污染物。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4.心肺复苏呼吸、心跳骤停时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具有复苏意义的主要是由急性心肌梗塞、突发性心律失常以及意外事故(如溺水、电击、中毒、窒息、车祸、外伤、冻僵、药物过敏、手术、麻醉等)所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由于复苏对象发生危险时多半不在医院,因而现场复苏成为挽救生命的唯一方式和希望所在。一般而论,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能实施心肺复苏并在8分钟内获得进一步医治者,救愈率可达45%或更高;超过6分钟者,大脑多已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复苏存活的可能性微小。国外将心肺复苏时限定为4~5分钟,在某些情况下(如冻僵、溺水)复苏时限可延长。心跳停止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主要征象是脉搏和神志消失。一经查明(通常只需十多秒),应立刻施以心肺复苏:①口对口人工呼吸。病人仰卧,头稍后仰,清除口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者捏闭病人鼻孔,深吸气后对病人口部用力吹入,见胸廓起伏为有效。如此重复,每分钟约12次。②胸外心脏按摩:让病人平卧在硬板上,救护者双掌重叠,以后根据部压迫病人胸骨下部(剑突以上),每次按压应使胸骨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但掌根不应离开胸壁),使胸骨自行复位,按摩有效时见周围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按压频率约60次/分。有时于胸部一次拳击亦可恢复心跳。胸外按压的心排血量仅为正常的40%左右,故按压不可稍停,一般不超过10秒。当心肺复苏初见成效后(心跳呼吸暂时恢复),应迅即将病人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救治(输血、维持呼吸、防治脑水肿等),切勿掉以轻心。心肺复苏图示1、发现患者倒在地上,首先要大声呼唤他的名字,并用手轻轻摇晃其肩部,高声问:“喂,你怎么了?”2、大声向周围呼救。3、解开患者衣领,充分暴露颈部。4、如果患者口中有呕吐物或分泌物填塞,要用双手轻轻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颈椎有损伤者禁止搬动头部)5、用食指伸进患者口中将分泌物清理干净。有条件可将纱布包住食指,再做清理。6、畅通呼吸道:仰额举颏法,一只手张开置于患者前额部,下压前额,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伸开,置于患者下颏,上抬下颏,使患者气管成一条直线。7、将脸部贴近患者口鼻,感觉口中有无气流呼出,判断有无呼吸。8、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反应,也没有呼吸,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首先:一只手将患者鼻孔捏闭,将施救者的口包住患者的口,向其吹两口气,大约每口气800ML左右。吹气间期时将手松开,看患者有无气流从口鼻中呼出。即人工呼吸。(小儿口鼻)9、胸外按压: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顺着患者一侧肋弓下缘滑动至两肋弓交界点。10、在此点之上2~3CM处,将这只手的掌根放在这里,五指分开,并翘起,不能贴胸壁,向右转90度,另一只手与其交叉。此时施救者跪于地上,双上臂和前臂伸直,垂直于患者胸壁,下压4~5cm,(儿童2~3cm)每分钟100次左右。按压次数与人工呼吸次数15:2。如此直至医院急救人员到来。(注意下压力度不要过大,防治肋骨骨折所致的心肺损害。)B.火灾现场急救指南去年,吉林辽源中心医院发生重大火灾,虽然有消防官兵及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还有39人命丧火场。所以只有当我们自己掌握了火灾现场自救及救人的常识,面对灾难时才会不那么绝望!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火灾事故多发,人员伤亡时有发生,但是,必须认识到,火灾中一旦发生烧伤,特别是较大面积的烧伤,死亡率与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由于烧伤专业性强,烧伤防治知识普及性较差,消防指战员对此了解不够,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更是对其基本知识及防治知之甚少,使一些烧伤病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发生烧伤后,伤员、消防队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如何开展救他和自救,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有效防止伤情的继续发展,使伤员得到保护,并接受简单的、应急的处理,或安全的转送,都属于现场急救。一、火灾烧伤后现场急救的原则及意义烧伤后急救的原则是迅速移除致伤源,终止烧伤,脱离现场,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处理。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有效的减轻损伤程度,减少病人痛苦,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烧伤病人的现场急救是烧伤治疗的起始和基础,对以后的治疗和病人的生命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二、发生热力烧伤时,如何进行现场急救热力烧伤一般包括热水、热液、蒸气、火焰和热固体,以及辐射所造成的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最多,因而民间的“急救”措施也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在创面上涂抹牙膏、酱油、香油等,这些物品都不利于热量散发,同时可能加重创面污染。在火焰烧伤中,伤员奔跑呼喊,以手灭火;在油燃烧致伤中用水灭火等,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有效的措施为立即去除致伤因素,并给予降温。如热液烫伤,应立即脱去被浸渍的衣物,使热力不再继续作用,并尽快用凉水冲洗或浸泡,使伤部冷却,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火焰烧伤时,切忌奔跑、呼喊,以手扑火,以免助火燃烧而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手部烧伤,应就地滚动,或用棉被、毯子(必须浇湿)等覆盖着火部位,适宜水冲的,以水灭火,不适以水冲的,用灭火器等。去除致伤因素后,创面应用冷水冲洗。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防止热力的继续损伤,可减少渗出和水肿,减轻疼痛。冷疗需在伤后半小时内进行,否则无效。具体方法是:烧伤后创面立即浸入自来水或冷水中,水温要求不严格,15°C~20°C左右即可,亦可用纱布垫或毛巾浸冷水后敷于局部半至一小时,或更长,直到停止冷疗后创面不再感觉疼痛。冷水冲洗的水流与时间应结合季节、室温、烧伤面积、伤员体质,气温低,烧伤面积大,年老体弱,则不能耐受较大体表范围的冷水冲洗,冲洗后的创面,不要随意涂沫,即使基层医疗单位和家庭常用的一些外用药如龙胆紫、红汞等,以免影响清创和对烧伤深度的诊断。创面可用无菌敷料,没有条件的可用清洁布单或被服覆盖,尽量避免与外界直接接触,尽快送医院诊治。冷疗法的优点:A、迅速降低局部温度,终止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伤,同时可中和化学物质的有害作用。B、有效地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其机理在于抑制热力损伤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以及阻抑缓激肽系统对血管的作用。C、可使局部代谢率及氧耗减少,因而可减少组织内乳酸的产生,预防代谢性酸中毒。D、促进上皮生长,主要因冷疗防止了皮肤继续破坏,同时抑制了前列腺素、血栓素,改善伤后皮肤的微循环。E、冷疗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水温越低,冷疗时间越长,止痛效果越好。这是由于低温可降低局部皮神经的敏感性。冷疗法注意事项:(1)冷疗只适用于面积≤20%的Ⅱ度创面,大于此面积,可加剧机体应激反应,干扰破坏机体内环境平衡,加重伤情。炎热季节面积可适当放宽。(2)冷疗用水一般可采用自来水,四肢创面可浸泡,躯干、头部以冲淋或湿敷为好,持续时间1—3小时为宜,期间可暂停。(3)冷疗应在伤后6小时内进行,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冷疗后如能对创面保持干燥,不会加重感染。相反,冷疗具有机械冲洗作用,一般可不必清创,如污染严重,则可在冷疗同时创。三、发生吸入性损伤时,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吸入性损伤是指热空气、蒸气、烟雾、有害气体、挥发性化学物质等致伤因素和其中某些物质中的化学成分被人体吸入所造成的呼吸道和肺实质的损伤以及毒性气体和物质吸入引起的全身性化学中毒。吸入性损伤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热损伤,吸入的干热或湿热空气直接造成呼吸道粘膜、肺实质的损伤;二是窒息,因缺氧或吸入窒息剂引起窒息是火灾中常见的死亡原因,由于在燃烧过程中,尤其是密闭环境中,大量的氧气被急剧消耗,而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使伤员窒息。另一方面,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含氮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氰化氢,两者均为强力窒息剂,吸入人体后可引起氧代谢障碍,导致窒息;三是化学损伤,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