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督导评价工作的几点体会单位在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选择自主建设方式或外部协助建设方式。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财政部于xx年11月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为确保内控规范从xx年1月1日起,xx市财政局高度重视,会计管理局精心组织,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xx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方案》,成立以财政局长为组长的行政事业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分批试点,分级培训,与局相关业务科室形成合力,创新方法,扎实推进,全市内控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单位从不知到认识,从不动到启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环境得到了极大改观,对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截止目前,市级197家、区级93家行政事业单位首批试点内控建设培训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培训分管财务领导、财务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达千余人。有20余家单位与第三方内控咨询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有2家已经完成内控信息化系统建设,正在上线中。xx市内控建设工作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中国会计报》关注与采访,12月21日,以“批次试点稳推进,以评促建成效大---xx市内控建设工作纪实”为题给予了报道。一、督导评价基本情况(一)市级督导评价系统填报情况xx年6月5日,xx市财政局财政部、省财政厅要求,印发了《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督导评价工作的通知》(枣财会〔xx〕15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督导评价工作,11月10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督导评价系统填报工作结束。据系统显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共197家,参加本次督导评价的单位130家;经财政部门初审,合格的单位有104家,不合格的单位有26家,合格率达80%。(二)聘请第三方复核佐证材料情况按照《山东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督导核查指标》及评分细则,xx市财政局聘请第三方进行复审,通过查阅单位提交的电子版佐证材料,逐项核实自评得分内容是否有相应的支撑材料,是否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并对被核查单位单位内部控制合规性建设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并出具核查意见书。12月10日,市级130家单位经复审后,合格的有35家,不合格的有95家,合格率为26.9%。从本次内部控制建设督导评价的标准来看,合格的单位(市级标准在70分以上)内部建设情况基本达到全市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阶段性底限目标与要求,而不合格的单位(70分以下)内部建设情况不同程度落后于整体进度要求。即大部分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仍较为滞后且建设工作与落地执行工作处于低质量水平,影响了区域整体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水平。多数单位仍处于内控体系建立健全阶段,当前的主要工作仍是制度和流程合规性体系建立完善与部分制度流程试执行。多数选择了信息化阶段的单位,核查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数据失真。根据对整体建设进度的分析情况看,目前符合标准的处于信息化阶段的单位数量比较少,部分单位只是在个别业务领域的单项工作内容操作上实现了信息化,远远达不到信息化阶段的建设评估标准。建设阶段数据失真,也显示出部分单位对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对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认知不足。(三)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总体情况。104家单位均建立了本单位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设立或归口相应的部门负责管理与监督职责,在单位层面完全建立起了内控建设决策机制与管理机制,多数单位完成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有28家单位没有启动内控建设工作,79%的单位在单位层面将内控建设工作分解落地实施,推动业务领域内控建设工作开展。(四)建设方式总体情况及效能评估。单位在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选择自主建设方式或外部协助建设方式。其中,有53家单位自主开展阶段性建设工作,占比40%;有18家单位选择第三方协助建设,占比13.8%。(五)内控体系建设阶段性工作总体评估。从以上数据统计与分析情况看,xx市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在单位内控建设质量监督与单位内控建设进度推进等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二、督导评价结果分析(一)真实性核查分析。(1)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启动实际情况核查分析。针对内控建设启动工作核查情况看,21%的单位在单位层面未启动建设工作,未建立内控建设管理组织架构,未部署落实相关工作;20%的单位存在建立了内控建设组织架构,但未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开展不全面的情况;大部分的单位存在数据填报上显示启动工作完整,但佐证材料部分缺失或存在部分错误的情况而无法有效证明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从核查的整体情况看,绝大部分单位都建立了单位内控建设组织架构,但对各层级内控组织工作部署落地的重视程度不够,执行层面多有缺失,对过程性文件的总结和留存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使部分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启动工作流于形式或无法进行有效性总结。(2)建设阶段选择与实际建设进度核查分析。针对单位建设阶段选择情况与单位实际建设进度情况对比核查分析结果看,大部分选择信息化阶段的单位与实际建设情况不符,应该进行降级处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可能为合规性体系未完全建立、相关流程制度执行工作未规范性落地、证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佐证材料缺失;45%选择实施性阶段的单位存在合规性体系尚未规范性建立的情况,按照实际情况都应处于建立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可能为制度或流程体系建设不全、制度或流程内容无法满足内控建设需求、流程制度执行工作未规范性落地等。(二)完整性核查分析。(1)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开展情况。73%的单位全面开展了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但从此项内容核查结果显示,27%的单位在单位层面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开展完整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问题为风险评估或内控手册编制工作未开展、部分工作的佐证材料缺失、上传的佐证材料数量与填报情况不符、多个不同工作内容上传了同一个材料、上传不符合的材料证明某项工作的开展、多个单位的某些工作佐证材料内容趋同。(2)业务领域工作开展完整性情况。在业务层面内控建设的领域开展情况基本与单位组织机构职能规定的范围相符,但在相应的业务领域制度落地执行工作较为欠缺,45%的单位在本该开展的制度执行工作上不同程度地数据缺失,在制度执行情况呈现的过程性文件存在不同程度缺失、其他材料代替的问题。(三)规范性核查分析。(1)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开展规范性情况。综合分析单位层面与业务层面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97.73%的单位不同程度不同领域存在未能规范性开展单位层面领导管理监督落地工作、合规性体系建设工作、制度执行工作等问题。(2)佐证材料的规范性情况。针对各单位上传的佐证材料内容的核查情况看,大部分的单位在过程性文件、制度、流程与相关报表等材料的编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正式文件没有规范性发文、以不规范的手写内容或照片代替正式文件、文件中缺少关键性事项内容、文件内容与文件名称要求的内容不相符、制度中事项内容缺失、流程不清晰不完整、材料与单位实际不相符、材料照搬痕迹明显等。三、取得的成效(一)单位层面取得的成效。(1)提高了“一把手”的重视程度。18家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较为重视,聘请第三方做内控咨询,召开内控专题培训会议,成立了内控领导小组,且单位负责人任领导小组组长,对内控建设实施进行了动员、部署。检查单位中有107家单位发文和25家未发文制定了内控项目实施工作方案。(2)单位内控意识进一步增强。有47家单位开展了内控专题培训,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及国家相关政策,被检查单位结合自身内部控制拟实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开展了专题培训,让单位领导、干部、职工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内控建设和风险防范意识,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3)进一步减少了管理风险。有58家单位开展了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工作。被检查单位部分开展了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工作。单位根据各自内部组织结构、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及经济活动的特点,对设定的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控制目标进行风险识别,管理不规范问题明显减少,防范风险能力明显提升。(二)业务层面取得的成效。(1)制度建设,不断完善。73家单位对现有制度其进行梳理后,进一步补充完善及修订了现有内控制度。查缺补漏,不符合实际、可操作性不强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梳理的过程也等同于再学习的过程,即锻炼了队伍又提升了水平。如xx市委党校,在内控制度建设上,梳理完善了37项管理制度(其中,单位层面14项、业务层面21项、财务管理2项;),新增出台12项制度,督导评价后,再增6项制度。(2)编流程图,控风险点。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试行)》26家单位对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六大业务领域现有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梳理,梳理了关键业务流程,并编制了对应的流程图,促进内控有机嵌入业务工作各个环节。(3)针对问题,整改落实。自评结束后,市财政局聘用第三方中介机构,对130家单位填报数据进行逐项复审,进行测评,查找漏洞和缺失,形成工作底稿,明确指出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以意见函的形式反馈至单位,进一步自查自纠,加以改进,确保填报数据真实有效。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此次的内部控制报告核查分析工作的开展,集中反映出各行政事业单位在本年度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开展及内部控制督导评价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1)认知不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依然存在对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内容与标准认识理解不足的情况,对于内控建设工作的开展缺乏规划性,对整体内控建设阶段认知程度不够;一些单位仍然将财务制度同时应用于内部控制制度,造成法不对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内部资金的管控,确保不了资金的安全。(2)重视不够。部分单位存在对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与内控报告编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就是“一把手”工程,如果领导不重视,内控建设无从谈起,致使出现该开展的工作不开展、数据填报不真实、佐证材料弄虚作假应付等情况。(3)履职不力。主管部门未能有效履行组织、指导、监管的职责,主要停留在资金的使用范围及数额方面,对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单位内部机构监督职能不明确,不能量化,很难发挥事前事中控制,基本起了事后处理作用。(4)启而未动。部分单位依然处于“启而未动”阶段,认识程度不够,认为内控工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没有对内控建设的实际内容进行培训、细化、督促;注重眼前的利益,强调事业的发展,却忽略了内部的管理建设,没有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出发,甚至将责任进行推卸,将内部控制的职权推到财务部门的身上,造成了内部控制的缺失。(5)未有规划。已经完成内控建立阶段的单位对下一阶段建设工作规划不足,不知道该如何规划性开展实施阶段的工作,导致制度落地执行的工作欠缺较多。对内控概念还很模糊;内控规范整体贯彻还不到位;领导对于建立内部控制意愿不强,对于为什要建内控、建成什么、如何建设、如何评价内控效果均存在认识盲区。五、改进建议及打算(一)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内部控制督导评价的相关统计数据与核查汇总情况结果,作为xx年市直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重点工作和改进方向,并以意见函的形式进行反馈,督促各单位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提出以下工作建议:(1)加强内控培训。进一步强调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建设方法,让单位干部职工真正认识内控、懂得内控、使用内控,切实发挥内控在单位内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可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协助。(2)强化运行监督。开展权力运行监督工作,内审、纪检定期督查决策权、执行权等权力行使情况,及时发现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予以校正和改进。(3)建立信息系统。建立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力争覆盖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及其他重点领域。(4)降低活动风险。完善、优化单位层面风险评估、分级授权、关键岗位轮岗及专项审计等内部控制方法及机制,切实降低单位经济活动风险。(5)编制业务流程。构建覆盖三重一大决策、岗位职责、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