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新标准,怎样去把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才新标准,怎样去把握访谈嘉宾: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江苏省人力资源学会会长赵曙明访谈主持:本报记者顾燕[新闻背景]胡锦涛总书记近日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四不唯一不拘”,这一全新的人才观的提出,引起全国上下热烈响应。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主持人:赵老师,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几天已有媒体报道,称之为“人才、人事工作和人事部门的春天到了”。为什么会被提到这么高的高度?其背景究竟是什么?赵:我是从事人力资源研究的。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党的历史上好像首次专门就人才召开这样的会议,而且把“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从其重要性,可理解为“人才的春天”。关于这次会议,据我与业内学者的交流,主要有这么几个背景:一是国际竞争加剧。入世后,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人才资源发挥作用,整个国家人才队伍,还短缺一支高层次的、数量充足的人才大军。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人才,没有人才兴就没有国家兴。三是我国人才结构失衡,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工作找不到人。据统计,今年毕业生相当一部分找不到工作,明年还有280万大学生要毕业。与此同时,我国高级技工严重短缺,比例低于日本10倍多。四是鼓励人才成长的机制还不完善,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我理解,这些都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背景。主持人:这次人才会议,最受关注的是人才的标准问题,即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也可简称为“四不唯一不拘”。这种观点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共鸣,但与此同时,不少人又感到,“四不唯一不拘”毕竟不是量化的标准,怎么去体现“四不唯一不拘”?是不是意味着就可以不要文凭?赵:我理解,“四不唯一不拘”应该是指导设定人才标准的工作原则。所谓人才,是指有才能的人,即有知识与能力的人。然而,知识与能力是内隐的,同时又是多维的,我们很难对其做出直接的评价与比较。因此,人才认定就需要找出一些标准来标识内隐的知识与能力,且这些标准又必须是外显的和客观的,出于人才认定的可操作性考虑,这些标准又必须是有限的。在当今,学历、职称等是一些可用的标准,但是,如果在用人时唯这些标准是从,则很可能限制许多没有入槛而实际上很有才华的人的发展,所以要“不唯”。但是,我理解,“不唯”并不是“不要”,在相当的行业,学历、职称等这些可操作的标准仍然非常重要,而且是国际通用标准。比如医生,各国的标准都规定,必须通过医生资格考试才能从医,这是一个硬杠。在美国,当教授还必须拿到博士学位。我认为,今后学历、职称等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会作废,但同时,在新人才观指导下,这些标准也不会被视为不可破的“教条”。正因如此,新人才观强调的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而不是“不要”学历、“不要”职称。如果将“不唯学历”理解为“不要学历”,那将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一个单位招聘“新人”为例,满眼的“新人”,怎么去判别谁是人才?设一个文凭作标准,毕竟可证明还没有实践经验的“新人”在学习阶段的“学习业绩”,这是一个可操作的标准。对于“新人”进来后是否是人才,如果我是用人单位,我会第一年看文凭,第二年看能力,第三年看工作业绩,以后则一直以业绩论英雄。我想这样可能比较好操作。当然,这是一般标准,“不唯”意味着还可有特殊标准,如,美国一12岁小孩开发了很多软件,许多公司抢着要。主持人:现在人才高消费普遍,还有,假文凭泛滥,这些是否是文凭论之过?赵:至于人才高消费,以企业为例,我想其原因是一些企业老总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岗位分析,对企业要招什么人不了解,不知不觉陷入用人学历攀比,大学生可完成的事偏要研究生,造成人才浪费。关于真的假文凭及假的真文凭的问题,则是社会法制管理及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又一问题,另当别论。就像假的保健品多,不能因此说是人们相信保健品具有保健作用造成的,解决的途径只能是加大打击假保健品的力度。主持人:根据业绩论英雄其实也有个标准问题,即什么业绩?我知道一位企业老总,在国企时以领导满意为导向,领导要求做营业额,他就做营业额,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他又不是英雄。改制后,他直面市场,不再追求营业额,而是追求企业可持续的竞争力。究竟哪个标准认定他有业绩?赵:这正说明人才认定的复杂性。如果我们将注意力从人才标准的设定转移到人才认定主体的选择,人才标准设定问题可能有一个新的解决思路。据我了解,这次人才大会,国家人事部提出了三种业绩标准,即,党政干部是否有业绩,以群众满不满意为标准,某种程度,将可扼制一些政绩工程;二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否有业绩,由市场说了算;三是专业人才的业绩由业内及社会评价。我认为这是一种进步,说明我们已认识到人才的复杂性,并开始尝试针对不同的对象设定不同的认定主体。注意,在这一分类中,并没有去建立具体标准,而是强调人才认定主体。沿着这个思路,你问的经营者有没有业绩的问题就可解答了,其结论的不同,是认定主体不同造成的。从进一步细化的角度考虑,我认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是不是人才,有没有业绩,应该由雇用者认定,因为雇用者最清楚其空缺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能力,也最清楚最终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结果。雇用者所设定的人才标准甚至可以是不明示的。如,党政干部是群众推举出来的,可说是群众“雇用”的公仆,因此由群众认定。当然,这才是开端,我认为,随着这项工作的逐步深入,人才类别可能越分越细,最终走向由雇用者设立标准。主持人:中国有句话叫“说你能就能,说你不能,能也不能”。你有没有才,能不能,“上级”说了算,某种程度,也是雇用者说了算。按你上面的说法,是不是会重新落入主观评定的怪圈呢?赵:“说你能就能,说你不能,能也不能”,那是不健康的社会体制及集权制的产物。如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谁能拍马谁受重用,为什么?因为企业搞不好与经营者无关。现在则不同了,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后,首先“老板”的雇用者发生了变化,是市场了,不是“上级”,他要在市场生存发展,一定要用优秀人才,若明知某个雇员有才而不用,他本人也终将成为受害者。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产品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的,因此,企业不仅要注意其在产品市场上的形象,也要注意其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形象。一个企业若不关心企业人才,也不可能得到人才对企业的关心,这样的企业是没有长期绩效的,老板也将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当然,人才认定作为一个社会行为,很难完全摆脱个人权力的影响。比如评职称,现在一些单位不规范,一些真正有贡献的人被压制、埋没,这一现象持续存在的原因,是我们机制本身转型不到位。评职称,国外大多实行社会化评审,评聘分开,也就是业内认定、社会认定,是一种资格评定。当然,有资格并不一定意味着你有岗位,至于最终你在哪个岗位发挥作用,仍要双向选择。至于一些老板故意“虐待”人才,发达国家也大多会有一些对雇用者的约束机制,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改革。主持人:这次人才大会提出“党管人才”,这样的提法,尤其是一个“管”,好像有“计划”的味道,怎么理解?赵:恰恰相反。我所知道的是,大会提出“党管人才”,是把人才作为党要抓的大事,即党要创造各种各样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具体去管某个人才。通过机制的完善,最终让人才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中成长。造成人才辈出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次大会称为“人才的春天”才刚开个头,百花齐放的“人才春天”还在后面呢。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