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觉醒年代观影观后感心得【精选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档,供参考1/12[1500字]觉醒年代观影观后感心得【精选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1500字]觉醒年代观影观后感心得【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觉醒年代观后感【第一篇】最近看完了央视播出的《觉醒年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近年来很少有的一部精品。剧中陈独秀桀骜不驯,李大钊一心救国,胡适儒雅斯文,蔡元培包容大度,还有很多民国名人的精彩演绎,让人过目不忘。这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主线。作品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那个“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所有的这一切,也许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上大家都看到过,大概内容,何等浅显!那个年代的“文化斗士”是什么样子的呢?如陈好文档,供参考2/12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曾经的“革命青年”是怎样的家国情怀?比如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平常人如果不做专门研究和探讨,你根本无法清楚。那也没关系,看《觉醒年代》一目了然。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该剧耗时七年之久,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觉醒年代》的播出,无异于是一场思想洗礼。剧中讲的那些事,那些人,无时无刻都在敲打着心灵,让我们忍泪沉思。那些人,陈独秀、李大钊等等,都学识渊博,薪酬优渥,原本可以享受无忧的生活,但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民,宁肯抛妇弃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们不是傻,不是执着,而是少了我们平常人的是故。《觉醒年代》中最让我动情的画面就是陈延年、陈乔年面带微笑赴死,带着镣铐的双脚走过一条血河。你可能注意到了血河中盛开的朵朵桃花。我认为这个画面好文档,供参考3/12可能包含着这样几个含义:一是寓意陈氏二兄弟,为了革命,牺牲了如花的生命;二是寓意今天的幸福是用无数烈士的鲜血染成;三是寓意浴血奋战的尽头一定是鲜花盛开……还有很多细节也特别感人。蔡元培为了请陈独秀雪中坐在门口三顾茅庐;鲁迅写《狂人日记》目光如炬;陈独秀送别儿子拿着炒糊了的南瓜子。剧中也展现了民国文人风骨。经管学术上有争议,但人品光明磊落。辜鸿铭黄侃刘师培不为小人所利用,送别陈独秀离开北大时,黄侃说了一句,你走了就少一部通史。辜鸿铭一句,还斗否?让人潸然泪下。剧中的几位女性也塑造的有血有肉。陈独秀的妻子高君曼,为了丈夫的事业随夫君东奔西跑,担惊受怕,无怨无悔。李大钊的妻子赵兰仞,他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李大钊叫一声“姐”,让人又亲切又感人,她为了丈夫的事业深明大义勤俭持家,不是普通女人能做到的。还有陈延年和柳眉在湖边离别的那一段,明明深爱着的两个人,为了事业,延年却不敢答应……曾经贫弱的中国,正是有了这些先贤志士,才有了今天的强大,才有了平视世界的能力,才有了对于美国的指手画脚,我们能大声的说: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好文档,供参考4/12这是一部好剧——见天地!见苍生!见国魂!正可谓:风雨飘摇,世纪沧桑,峥嵘岁月,追风逐浪。书生魂,铁肩道义,文人胆,初心不忘。赤子高呼寒夜醒,群龙奋起青春唱。正年少有为,忧国复兴邦惊雷响。觉醒年代观后感心得体会【第二篇】年休假赶在疫情期间,在家的我又刷了一遍电视剧《觉醒年代》。旧中国强权政治,他国之辱,在外敌坚船利炮的打压下苦不堪言,政权更迭,军阀割据,前路仿若扑朔迷离。不过总有这样一些可敬之士,他们在黑暗里蓬勃成长,在夹缝中绽放光芒,作为先行者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与道路,由此串起1915至1921年,中国由迷茫走向觉醒的六年时间,《觉醒年代》讲的便是这样的故事。它把书里的革命家、新文化运动先驱们都拍活了,剧中陈独秀无畏、博学但也不拘小节,一出场就是衣衫褴褛大口吃饭的“干饭人”形象,随后又为了筹钱创办杂志“忽悠”别人买自己的字画;李大钊和赵纫兰夫妇这对“憨坨”姐弟夫妻的真挚情感;鲁迅趴在地上熬夜写完文章后的疲惫与释然……他们不再是我们读书时书本上那一串串冷冰冰的名字,更是一个个真实有趣而又鲜活的青年与少年。好文档,供参考5/12易白沙和陈独秀从日本留学归国途中有一段夜谈,易白沙问“看什么呢?外面乌漆麻黑的,什么也看不见。”陈独秀回“看得见。”这个片段给我印象很深,陈独秀先生目光坚定,语调深沉,一瞬间都能感到走在那个时代最前沿的他正用这样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这些后来人。那时候百家争鸣有相聚的热闹,也有日后分离的落寞。北大红楼里的教授编辑,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巨匠。李大钊是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古道热肠,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时就立志参与革命,回国后与工人阶级打成一片。北大校长蔡元培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大量引进新人物,不拘一格招聘众家,造就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二十八画生毛泽东崭露头角,1篇《体育之研究》,“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无不彰显思想独到,见解深刻……无论是守旧派还是革新派,中国人的精神没有绝。学术上可以争得面红耳赤,在民族大义面前又默契地拧成一股绳。那时有人吃血馒头救命,有人为国家一夜白头。“民众醒了,中国才有希望。”我在网上曾看到一段很感触的话,大意是说,我们以后来人的眼光,知道那些革命先辈一定会成功,但他们却不知道。那时的中国,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黑暗,前路虚无缥缈,好文档,供参考6/12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才是最大的可能。而《觉醒年代》中所描绘的这些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他们甚至无法肯定这些鲜血、牺牲是有意义的,是能为中国带来未来的。但他们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理想的追求之中去。站在当下历史回望,我们会认为他们伟大,然而他们的伟大与悲壮远比我们想象的深重得多。我喜欢这部剧,因为它拍的是时代大格局,却有着实实在在的人间烟火色。在电视剧中,我倾慕那一颗颗饱满而生动的灵魂。而最近,有看到所谓靖国神社居然成了一个可以讨论对错或是景点打卡的话题,更警示我们国耻不能忘!一代人的信仰、一代人的牺牲,一寸山河一寸血,百年风雨,先辈们点燃了黑暗中的火星,而我们要牢记历史,爱我中华!觉醒年代观后感【第三篇】终于,一个月之后,我看完了《觉醒年代》全集,感悟颇深。在没有打开这部剧之前,我从来都不会去看这类讲历史的剧(偏文学)或者故事,对的,是从来不会。但是现在,我对陈独秀(字仲甫)、李大钊(字守常)、蔡元培(字孑民)等文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不再是历史书上寥寥几页纸使我一读而过的人,此时的我对他们好文档,供参考7/12有很深很深的敬佩之意,同时通过这部剧,我爱上了李大钊这个人物,敬爱,深深地敬爱。为什么会爱上李大钊,可能是因为他在穷人家走投无路时给予自己所有的帮助,亦或是他将马克思主义宣扬于全中国,更或者是他将工人阶级与救国紧密联系起来,等等等等。守常先生使我动容的地方不仅仅在于他对国家所做的贡献,在他的小家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负责任的守常先生。守常先生和他的“姐”赵纫兰(妻子)之间的故事,让人看着就很温暖,很可爱,我“喜欢”守常先生对妻子的深情与不弃。是啊,这样优秀的人怎会不被人铭记,不被人敬佩,明明是一个每月能拿到不错薪资的北大先生,可是自己永远穷的叮当响,还好孑民先生每月会扣一部分大洋拿给“姐”,以用来补贴家用。后来才知道,1927年守常先生被捕后所受的苦是常人不能想象的,我时常想,他也是人啊,也会痛,也会难受,究竟是什么让他在临死时依然从容不迫,我想,是爱,是对中国的爱,是对中国人民的爱。这部剧中有好多情节使我热泪盈眶,使我动容。以往我一直都不知道外交部,后来经常刷到一些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像耿爽、华春莹、赵立坚等,慢慢地知道了外交部的存在,可我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过去我们国家的外交部那么难。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弱国无好文档,供参考8/12外交”,我会永远记得作为一个战胜国却没有资格坐在谈判桌上去决定本国土地去留的那一幕,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身临其境的体会了外交部领导者的辛酸,一百年过去了,中国不再是从前那个不被尊重的国家,中国外交也不“弱”了,我永远为我出生在这样一个国家而感到骄傲与自豪。那次外交主要针对青岛问题,就在这个时候,我记住了一个人---郭心刚(历史原型郭钦光)。一个爱国青年,一夜白头,仲甫先生说“中国之所以这么糟糕,就是因为郭心刚太少,胡适之(胡适,字适之)太多”,一旦青岛丢失,便会有更多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出现,适之先生执着于用教育来慢慢改变现状,可是当时的中国等不起啊,教育怎能不谈政治。我不会忘记那个夜晚有一个爱国青年的逝世让我流了好多好多眼泪,直到他离开也没能看到他想要看到的结果,但是现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完完整整的归属于中国。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便走上了一条探索的路,仲甫先生一手创办《新青年》,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激发国人的思想,在这一条探索的路上,涌现大批爱国人士。陈家满门忠烈,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延年、乔年去世也不过二十多岁,但是眼神中充满坚定,延年宁死不跪,乔年临死留下一句话“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好文档,供参考9/12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瞬间让人破防,那个时代的中国大学生,在救国的道路上,不断失败,但从未放弃,前人真的是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还记得,教员(毛泽东,字润之)的出场是雨中逆行,他在雨中给劳动者做思想工作时撑伞的那一幕更是难以忘记,鲁迅(字豫才)先生的出场是“血馒头”一幕,《狂人日记》的出世更是将当时中国的现状展现的淋漓尽致,邓中夏、赵世炎等一众青年更是站在救国的“第一线”,有人问,《觉醒年代》还有没有续集,答案是没有,因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就是续集。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很荣幸在党的一百周年之际成为一名党员,我将致力于服务人民,奉献国家。我爱中国,我爱中国共产党,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我是,我爱,我愿意。《觉醒年代》观后感【第四篇】古今多豪杰,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之水深火热。20xx年适逢建党百年,一部叫做《觉醒年代》的好文档,供参考10/12电视剧吸引了我的目光。1915年到1921年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却也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年代。正直的易白沙、忧国忧民的李大钊、弃医从文的鲁迅、首当其冲的陈独秀等人原本都是近代历史书籍上一个又一个冷冰冰的书面人物,仿佛毫无关联。而在这部电视剧中,一位位冷冰冰的大家全部鲜活了起来,从历史波澜的画卷中一跃而出在百年后的荧幕上为大家娓娓道来那个动荡年代的故事。讲述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到中国红船革命之间近十年的历史,短短十年,唤起了中国这沉睡了数百年的巨龙。回溯到100多年前,辛亥革命以来,整个民众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中国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踏上了探索国家新出路的征途。无数青年才俊毅然回到中国,力图“求一可爱国家而爱之”。其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那么陈独秀与李大钊是如何认识,并走到一起的呢?他们的第一次交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剧中一开篇,就展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的过程。李大钊说:“我们必须要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主精神”。好文档,供参考11/12在探索和发展真理时,十分艰难。在各种思想和主义的交锋之中,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起来。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鲁迅的《狂人日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等巨作横空出世,大大推动了有志青年探索救国道路的步伐。觉醒一词,用的恰如其分。很多人说“这个中国没救了!”如果我是当时的李大钊,我就想逃避,但是李大钊却反驳了那些人的观点,在与陈独秀的一次谈话中说:“我认为这个国家还是有救的!”很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这个爱国者的伟大情怀,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那个动荡岁月里有封建士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