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工资0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之五十七--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区域特性与矛盾差异21世纪中国城市化将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发展的区域差异严重,表现在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动力、城镇规模体系、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现代化程度;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如何根据每一个区域鲜明的城市化发展特性和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1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特性与矛盾1.1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特性1.1.1城市化动力多元化1980年代以来,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高速增长,其动力具有显著的多元化特点:既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如对外开放战略和沿海倾斜政策;也有自下而上的推进,如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既有来自内部的动力,如工业化支持和制度保障;也有来自外部的动力,如外商投资和外地劳动力的大量迁入。这为沿海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沿海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特色城市的发展,并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1.1.2城市群发育水平高沿海地区城市经济发达,城市间经济联系密切,交通基础设施便利,为城市群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现有12个城市群中,沿海5大城市群(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山东半岛和辽中南等城市群)以占全国12大城市群50.7%的土地和57.3%的人口,创造着占全国12大城市群73.9%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并利用了85%的外商投资金额。另外,它的人均GDP水平为全国12大城市群人均GDP的1.3倍。其中,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三大城市群不仅肩负着带动本地区发展的任务,还主导着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1.1.3大城市郊区化趋势明显1980年代北京、上海等市即出现郊区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口和产业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区迁移扩散,并显著增强。1990-2000年,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减少的幅度是1982-1990年的2.8倍,近郊区人口增长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此外,大量外来人口和产业经济活动也在不断向沿海地区大城市近郊区集聚:如2003年北京市409.5万外来人口中,流向近郊区的为229.0万人。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加速了城市近郊区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进程,对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沿海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主要矛盾1.2.1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沿海城市是我国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但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是城市化过程中形成大量的城中村或“城市角落”,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城市环境恶化后果,并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城市空间发展的整体性和有序性。二是近年快速扩张的城市经济带动了大规模的新区建设和新城开发运动,造成城市空间急剧扩展,空间的布局不合理,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攀升,但是产生的效率并不高。1.2.2城市化发展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高昂沿海经济总量持续攀升背后隐藏的是高昂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据世界劳工组织2003年研究报告,2002年,美国劳动生产率为60728美元,欧洲国家平均43034美元。同期,中国珠三角地区为10600美元,长三角为9500美元,京津环渤海地区为6800美元。沿海地区的丁业化并不滞后于城市化,但粗放增长的工业化将会影响和制约这一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与质量。近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城市因为能源、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恶化,已经出现企业外迁、人才外流的现象。1.2.3大量外来人口始终游离在城市经济社会体系之外五普显示,沿海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为51.6%,占本地总人口的比重为16.8%,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和企业的一般性丁人等技术含量较低的领域。有些流动人口进入沿海大城市已经长达数年,但始终难以真正进入城市产业工人队伍,也享受不到城市的社会福利与保障,成为“都市边缘人”。今后,城乡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还将持续,沿海城市的流动人口与当地社会的严重分离,结果不仅会加大城中村改造的难度,扰乱社会治安,使城市景观中出现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还会使城市化发展走向一条偏离正轨的道路。1.2.4农民利益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流失近年,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模扩张和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需要不断向郊区拓展城市用地,把郊区变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失地农民安置和村庄改造成为最核心的问题。但由于缺少完善的政策支撑和措施保障,致使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后仅得到一次性的经济补偿,却失去了持续的生存保障。虽然大部分解决了搬迁后新居所的安置,但高昂的居住成本使他们不堪重负,而农民的长期发展问题更是一直拖着得不到解决。农民利益就这样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流失。另外,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的手段,如县改市,使得许多农村地区变成了城市地域,农民变成了市民,然后再安排他们的就业与发展。这种方式既不符合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也加大了城中村改造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的难度。2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特性与矛盾2.1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特性2.1.1城市空间分布相对密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较少中部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相对密集,例如,全国平均每3.6万km2有1个地级市,中部地区则每1.28万km2有1个。但大城市的数量较少,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占该地区城市数量的比重仅为5.4%,属于我国四大区域中比重最低的地区。2.1.2城市现代化水平不高中部六省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状况比较接近,大多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城镇人口比重只有湖北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非常接近,都属于城乡发展差距非常大的地区;城乡恩格尔差异系数除安徽省外,普遍偏高,属全国四大区域中指标最高的地区,而安徽省城乡思格尔差异系数小是由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较高造成的。另外,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一些指标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表1略)。2.2中部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主要矛盾2.2.1农村人口多,农业经济落后,城市化任重道远全国有1/3左右的农民分布在中部地区:2003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7%,远高于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9.5%:各省虽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中部农业、能源、矿产等资源丰富、经济总量不低,但众多的人口使其各种人均资源拥有量和主要的人均经济指标均处于较低的水平。中部六省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4%,人均耕地面积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中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全国低了171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也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拥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丁作县151个,占全国总数的1/4强:对中部地区近2.5亿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顺利走上城市化道路来说是项艰巨的任务。2.2.2二、三产发育不足,城市吸纳能力有限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一方面二、三产的比重偏低,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不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5.4%,而东部省份这一比重为39.2%,东北地区为32.2%,西部为26%: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的比重较大而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严重不足。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除湖北和湖南外,一般都低于10%,而东部省份多数在25%以上。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繁荣程度和集聚效应的发挥,进而影。向到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与辐射和城市化的推进速度。中部地区的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育不足,限制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从工业内部构成看,轻重工业的比例,山西省为1:11.7,其余省份为1:2-2.5。重工业比重偏高,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不大:近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环境欠佳,许多创业人才流失;同时本地产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外出打工,使产业与经济发展都缺少人力的支撑,再加上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制约,发展陷人更大的困境,非农产业就业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弱,城市化发展因此受到影响。2.3.3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2004年,中部地区人均GDP刚突破1000美元,正迈入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城市化水平也达到30%的临界值,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使得城市化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城市经济的扩张和农村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据《经济日报》报道,近十年河南省淮河流域的城市化率由18.4%提高到27.2%,使流入淮河的城市生活污水由3.2亿吨增加到了7.8亿吨。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现有支柱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0%: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所限,中部地区在治理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资金与技术投入不足,同样加深了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类型、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管理水平等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3.1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特性3.1.1市镇规模结构严重失调,城市规模偏小全国的市镇个数比是1:31,西部地区是全国市镇比最低的地区,是1:43(见图1)(略)。按城市市辖区总入门计算,2003年西部地区每1000万人拥有城市4.6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1个,特别是5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短缺:西部地区每1000万人拥有小城市及建制镇的个数却多于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按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不计直辖市和西藏,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平均规模全国为64.0万人,沿海地区为85.6万人.中部地区为53.7万人,东北地区为87.2万人,而西部地区仅为42.3万人:其中,城市平均规模最大是青海和新疆,但同样具有大中城市个数少、规模小的特征—除了包头、柳州和桂林外,西部地区大城市都是省会城市,此外的城市多为中小城市。3.1.2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整体偏低:2000年为28.8%,其中西南地区(川渝、云、贵、藏、桂)平均为26.7%,西北地区(内蒙古、陕、甘、宁、青、新)平均为33.0%:1995-2000年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年平均增长0.90个百分点,西北地区为0.77个百分点。3.2西部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主要矛盾3.2.1城市规模与空间分布受限西部地区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承载力弱,自然灾害频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规模与空间分布格局:①城市的空间位置受制于其生态环境,城市只能受制约形成于河谷地带、山间盆地、平原区、绿洲等相对良好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地区;②城市的规模与数量受制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复杂的地形、气候条件,地广人稀,人口与产业活动分散布局非常普遍,城市的空间集聚功能受到影响;③城市化地区的发育程度受制于其生态环境:单个城市不断发展,到形成发达的城市化地区是城市化发展的最终日标,但是广布的山区、丘陵、戈壁和荒漠等常会阻碍西部地区城市化过程的顺利进行。3.2.2工业化水平严重制约城市化进程依据钱纳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标准,2003年西部地区-产比重为19.4%,低于工业化前期的起点条件21%;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到41.9%,高于工业化前期35%的界线,但人均GDP仅为751美元,还没有达到前期阶段的要求。据此判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刚起步阶段,较低的工业化水平决定了较低的城市化水平。2003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超过1万元。差距使得西部地区未来时期推进城市化更加艰巨。3.2.3城市化发展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城市体系缺乏明确的规划。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部分城市规划建设严重滞后,在经济社会发展面前显得被动;各主要中心城市、主要的城市带和城市群缺乏定位;甚至于城市发展基本思路研究也不够深入,导致盲目发展问题严重。基础教育在西部地区严重滞后,导致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城市里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失业率高;即便找到工作,由于技能差,现代观念薄弱,也只能拿非常低的工资,沦为城市弱势群体。另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滞后也阻碍着城市化步伐。4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特性与矛盾4.1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特性4.1.1城市数量多且资源型城市比重高东北三省现有人口10729万人,城市90个。分别占全国的8%和13.6%。城市数量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