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龙岗区工作报告汇报3篇龙岗区,深圳市面积较大的市辖区,位于深圳市东部,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连罗湖区、盐田区及香港,西接宝安区,北靠惠州市、东莞市,学习啦网友为你分享的“2022年度龙岗区工作报告汇报3篇”,希望可以帮到您。2022年龙岗区工作报告1(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左右,总量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0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568亿元,增长13%,总量全市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8亿元,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亿元,增长11%。2.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投入产出比显著上升,地均生产总值5.4亿元/平方公里,同比提高0.5亿元/平方公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上升20个百分点。资源能源消耗明显下降,万元GDP水耗下降12%、电耗下降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2天。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30亿元,同比增长13.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7.9%;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650亿元,同比增长13%。重点企业拉动明显,工业百强企业实现总产值2860亿元,增长1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8%。企业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比重达51%。4.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专利申请量12936件,排名全市第三,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409件,排名全市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市41%,占全省36%。企业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强,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2家;华为公司成为我国首个跻身全球研发支出50强企业。(二)产业转型扎实推进5.高端项目加快布局。出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3”文件,完善产业空间资源保障、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奖励等系列优惠政策。举办现代金融产业政策说明会等招商推介活动28场,吸引3000多家企业前来考察。全年引进项目投资额750亿元、超亿元企业60家,万科广场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开业;与正威集团、清华控股等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深圳市3D显示产业园落户我区。涌现4家全国重点文化出口企业,新增3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进入设立阶段,深圳特色学院园确定落户我区。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育成中心、深大创新创业中心等创新平台落户龙岗,目前全区有市级以上公共技术平台42家。举办“优才中国行”招才引智活动6场,全年引进各类人才8773人;邀请了一批科技、金融、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发展顾问。7.优质空间不断拓展。龙岗天安数码城等26个创新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已有18个园区投入使用,提供产业用房59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691家。26个拆除重建“工改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最大的“工改工”项目天安云谷开工。全年转出低端企业1092家,近四年累计转出6000多家。8.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横岗眼镜产业已列入全市传统产业转型试点,获得市政府专项资助。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107家。社区经济从单一物业租赁型向服务型、投资型、特色型转变,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净利润、人均集体分配分别增长4%和10%,低端“两租”收入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三)城区品质显著提高。9.重点区域加快规划建设。完善了四大新城的领导和协调推进机制,基本完成华为科技城、大运新城和国际低碳城综合发展规划,确定了新城开发的“一区一策”。华为控股全球总部一期、华为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进入土地招拍挂程序,易讯天空、国家太空生态技术研究中心、分布式能源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首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创造了龙岗版的深圳速度—“低碳城速度”。国际低碳城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10.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强力推进。积极推动重点片区、重点项目的土地整备,完成土地整备40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项目列入市更新单元计划93个,计划批准用地1471万平方米,其中已批单元规划55个、规划批准用地829万平方米、供应土地229万平方米,五项指标均为全市第一。11.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交通网络不断优化,坂李大道等11条主干道新建及续建进展顺利;清平二期等8条主干道建成通车;打通良白路等断头路10条;地铁3号线延长段、10号线(原16号线)纳入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更新公交候车亭104座;优化公交线路84条,500米范围公交覆盖率提升至91%。改造社区给水管网150公里,新建燃气管网34.7公里,建成污水管网21.3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3.6%。12.市容环境持续提升。围绕城市管理年工作,推进“城管在社区”、“数字化城管”等城市管理创新,深圳东站等城管难点经过强力整治面貌焕然一新。积极探索“社工+义工+社会组织”参与的垃圾减量分类模式,开展了70个垃圾减量分类试点。新建绿道44公里、绿道驿站203个,投放自行车5000辆,新建、改造社区公园38个。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基本完工,省环保厅挂牌督办成功摘牌。(四)民生福祉明显改善13.教育发展再创佳绩。新建扩建龙岗外国语学校等7所公办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0650个,增量位居全市之首。引进华中师大附中、深圳中学等名校在龙岗设校办学。高考重点上线人数、本科和省专上线人数分别位居全市第三和第二,是建区以来最好成绩。在全市率先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督导评估。社会教育扎实推进,成功创建34个市学习型社区,占全市创建总数的68%。14.卫生健康服务持续改善。新增社会医疗机构56家,新增病床350张,坪地人民医院新院竣工。公立医院科研、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区疾控中心成为国内首个承担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制定的区级单位、2项标准被定为国标;耳鼻咽喉科医院成功创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升级改造20家示范社康中心,社康门诊费用连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计生服务质量稳步提高,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5%。15.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迷笛音乐节、热波音乐节、WTA深圳公开赛等大型活动和国际赛事。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2022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文博会分会场增至10个,总数连续四年居全市首位。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115场,惠民近70万人次。公益电影放映超过5000场,占全市50%以上,区电影公司被中宣部等部委授予“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是广东省唯一的全国先进基层电影放映集体。“三馆一城”进入用地招拍挂程序,新建和改造小型便民文体项目73个,新增文体设施面积约5万平方米。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涌现了“中国好人”黄翔、“最美信访接谈员”张海威、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冯景华等一批先进典型。16.就业和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实施创新创业“龙翔工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1195名,带动户籍居民就业589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1.4%,远低于全市3%的控制线。保障房竣工4099套、新开工8060套,总量全市最多。社保支付约17亿元,同比增长13.3%。救济低保对象308户、746人,发放救济金410万元。完成对口帮扶、双到扶贫、援疆项目70个,投入8621万元。(五)社会管理全面加强17.城区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出台强化城区安全“1+3”文件,明确安全生产的工作机制、考核办法和追责体系;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8150处,在全市率先启动地面坍塌防治工作,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41.7%,消防安全事故零死亡。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3号屠宰厂投入运营,4个老屠宰厂平稳关闭。创建药品安全社区70个,占全市70%。18.治安维稳局面持续向好。深入推进“平安龙岗”创建活动,成立全国首家县(区)级保安协会;开展“创平安、保民生”等系列专项行动,全区刑事治安总警情、刑事警情分别下降12.6%、18.8%,八类暴力案件立案数和“两抢”、“两盗”警情分别下降31.5%、30.6%、41.6%。强化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处理布吉综合市场等信访积案;建立劳动争议大调解体系,80%以上的劳动争议案件以调解方式解决。横岗街道探索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劳资纠纷化解“四个到底”模式,受到省、市的肯定和推广。19.查控违建保持高压态势。制定查处违建“1+1+N”文件,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疏导政策,落实查违共同责任,坚持查人查事相结合,严查重大典型案件;全年拆除违建面积约19万平方米,涉嫌违法抢建建筑栋数同比下降55%,实现新增违法用地上永久性违建零增长。20.基层管理创新取得实效。“风景林工程”取得重大进展,106个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总量占全市1/3以上,提前2年完成任务。各街道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平湖街道实施平安创建“10+1”工程,坂田街道建设社会组织公共空间、筹建深圳市圆梦南坑社区基金会,南湾街道开展“织网工程”试点,龙岗街道推行“严管街”模式、率先推行文化市场执法委托机制,龙城街道实施安全生产“目标九不死”文化宣传方式等,受到群众广泛好评。2022年龙岗区工作报告2(一)坚持创新驱动,构建知识为本、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体系抢抓深圳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出台《龙岗区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2年)》,统筹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着力构建龙岗特色的创新生态体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打造深圳辐射粤东、粤北的东部创新中心。加速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加快推进北理莫斯科大学、吉大昆士兰大学等落地建设,跟踪推进香港城市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加快落户;在华为科技城、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宝龙新能源基地等重点区域布局若干与周边产业相关的特色学院。推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深圳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深圳市中物工程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等项目落地,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2家。充分发挥华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优化华为周边创新生态环境,以硅谷为标杆打造创新生态示范园,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创新发展新模式。大力支持高科技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出台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培育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引进建设工业设计、质量检测、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链。探索政策性股权投资方式,健全股权、债权、产权相结合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打造覆盖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投基金链。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引导作用,通过研发资助、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多层次的协同创新。突出校企联盟,引导院校科研团队与相关产业链的企业结为“创新共同体”,使院校科研活动融入本地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合作联盟,围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鼓励企业、行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挥“硅谷—龙岗直通车”等平台作用,促进国内外创新技术、人才、资讯、资本的高效互通。发挥龙岗作为深莞惠经济圈几何中心的地利优势,探索加强与东莞、惠州、汕尾、河源等区域的协同创新,当好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向东发展的桥头堡。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制定出台创客空间、创业苗圃培育扶持政策,着力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等方面出台改革力度更大、含金量更高的政策措施。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推广龙岗天安数码打造创业大道的经验,全面提升创新产业园区的创业环境。完善政企联合机制,举办中美移动互联网研讨会、国际创客周等活动,吸引各类创新团队和人才到龙岗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崇尚创新、尊重创业、重视青年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二)坚持质量引领,实现更长时期、更高质量、可持续的稳定健康增长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突出质量、标准、品牌共建,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法”,打造结构更优、内生动力更足、竞争力更强的龙岗经济升级版,打造深圳湾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腹地。注重增量高端化。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引进新材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