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医生优秀4篇【导读】这篇文档“十佳医生优秀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十佳医生(优秀)1“十佳医生”先进事迹“诚于己,忠于群,敬往思来”——当走进学校的第一天,在学院礼堂宣誓的那一刻,这一句学校的校训就已深深刻入我的心中。我——陈祥,贵阳医学院一名普通的医学生,2007年毕业后进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矿控股集团总医院,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7年。7年来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求真务实精神,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立足本职,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思想上始终本着“患者无小事”的态度,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秉持着“用心看好病”的目标去努力,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神圣的医学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白衣天使”形象。自从走进医学这个神圣的殿堂,我就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不辞艰辛,执著追求。从第一天走向工作岗位起,我就把自己献给了心爱的医学事业,并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医学事业中去,病房是我家,病人如亲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始终走自己的路,始终深爱着自己的岗位。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自己工作上的辛勤与努力,学习上的刻苦与钻研,不仅医疗技术得到迅速提高,更培养了我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呼吸消化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也是医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身心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常常是刚进家门,又要返回病房,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遇到危重抢救病人连续工作二、三天是常事,争分夺秒更是一种常态。7年来,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病情就是命令,无论是临时出诊、会诊、抢救病人,总是随叫随到。记得去年有一天凌晨三点多,作为总住院医生的我难得有一天休息,正在家中休息的我突然接到科室急诊电话,有一位肝硬化呕血病人,呕血量约2000ml,当时患者神志不清,血压50/20mmHg,生命垂危,需紧急输血补充血容量、补液等抗休克治疗,经过积极抢救后患者神志逐渐清楚,血压回升至90/60mmHg,待患者病情稳定时,已是拂晓时分,这时才感到又困又乏,但看到病人的病情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控制,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又是创新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卫生医疗行业又是业务性强、技术知识更新较快的行业,为保持自己在业务工作中的优秀状态和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平时在不断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十分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对临床中遇到的危重、疑难复杂病症,细心观察、潜心研究、查资料、与同行切磋,力求用最佳方案在最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的病痛。记得有人说过,医生“需要一个科学家的头脑和一颗传教士的心灵”。从医以来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生命怀有更深的悲悯之心和敬畏之情,对患者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用我的真情、知识和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一生的追求。记得二年前,科内收治了一位老年病人,患有肺心病合并冠心病、顽固性心衰,翻身、吃饭这样的微小活动即可引起胸闷、气喘发作,但病人家属一直不能认同这样的病情变化,思想情绪极大,虽反复院内会诊,但对各种治疗方案均有抵触情绪,不配合治疗,效果不满意,对医护人员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在这种情况下,对病人及家属做了大量的耐心细致的沟通工作,主动了解病人的心里反应和心理需求,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将病情的每一种微小变化,均对病人和家属做了通俗细致的解释,直至患者和家属理解、满意,欣然接受了治疗方案,病人很快得到了康复,这时我也体会到了爱心和耐心有时比知识和技术更重要。每天下班前都要将自己所管病床的病人回忆一遍,看是否还有遗漏的事情、明天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以及是否还需完善的检查,确认无疑后才放心地最后一个离开病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著追求”。这是卫生工作者前辈立下的誓言,是我们全体医务人员一生的行为准则,是我们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动力,每每看到,都会给自己以警示,促使自己加备努力。医疗文书在当前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医疗纠纷和诉讼的重要依据,更是一个医生责任心的真实体现。工作中,十分重视医疗文书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总是及时地将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各项检查、治疗、转归等方面的情况及时记录,并严格按省、市医疗文书规范执行,不含糊、不动摇,做到了病历及时归档,处方认真,无漏项,并协助科室认真查找问题,使科室医疗质量在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评比中年年达标,得到领导和同志们一致好评。认真做好带教工作,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勇于创新带教方法,将自己的所学一丝不苟地教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能够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注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定期给他们组织讲座,探讨问题,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实践学习中,得到广泛的知识积累,在为社会输送医学人才的工作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医疗技术是一种仁术。医疗行业关系千家万户,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当今社会,一些医务工作者经不起金钱诱惑,收取红包、回扣,损害了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作为一名严格要求自己的医务人员,坚决拒收患者送的钱物,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以“作风正派”为操守,视病人为亲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坦诚相见、真情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我是这样想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许多病人康复后成了我的知心朋友,让我体会到其他职业难以体会到的满足与自豪。“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是冰心老人沁人心脾的诗句,也是我为医的必生追求。十佳乡村医生事迹2乡村卫生员在村医这个岗位上,他(她)们急病人所急,默默奉献,为缺医少药的农村带去了党的关怀与温暖,深得广大农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为了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大力宣传乡村医生扎根农村、服务基层、乐于奉献、恪尽职守、积极进取的先进事迹,卫生部开展“2009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表彰活动”,我省评选出7位“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候选人,30位“福建省优秀乡村医生”。现将7位“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候选人的先进事迹摘登如下。先做人,后行医——记浦城县忠信镇坑尾村乡村医生廖正花乡村女医生廖正花出生于浦城县忠信镇,1968年中学毕业时,她目睹了家乡姐妹年纪轻轻就因难产而死,就立志要当一名合格的接生员。1975年,在大队党支部和群众的推荐下,她先后到了忠信卫生院、浦城县卫生局和建阳卫生学校学习。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卫生所工作,从事农村医生和乡村接生员工作。从此,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雨雪,只要病人需要,她就送医送药到家。经她接生的父子两代人在坑尾村比比皆是。如今廖正花被村民们尊称为“廖姥姥”。坑尾村有十几个自然村,有的村和浙江省交界,为了能给适龄儿童注射预防针,她不辞劳苦,翻山越岭为他们注射疫苗。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10-20%;一时带钱不足的患者可先取药治病,下次来诊时再还欠款;对于特困群众免费治疗,每年减免费用达3000多余元。当浦城县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廖正花深入农民家中,广泛宣传这一惠及农民群众的大好事,她还亲自为几家贫困户,捐助了合作医疗基金。廖正花在乡村的35个春夏秋冬里,任劳任怨,凭借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的痛苦。她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她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医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1985年她被评为省卫生厅优秀乡村医生。忠诚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好医生——记闽侯县荆溪镇关口村乡村医生王斯义王斯义从小就酷爱医学,18岁就被群众推选为“赤脚医生”送去培训,获得优秀成绩。无论在节假日还是夜间,他总是热情接待来看病的人。甚至连附近工厂的工人也慕名前来就医。有一次一名患者半夜哮喘发作,王斯义及时抢救,事后患者千恩万谢要送他红包,却被他坚决拒绝了。83岁高龄的李莲英因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致半生偏瘫,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王斯义坚持每天上门为其治疗,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护理,病人慢慢康复起来。为了解决村民安全饮用水问题,王斯义多方奔走,在华侨帮助下,村民们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村民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大大降低。为了保障全村四千多人口的卫生防疫预防接种,王斯义不辞劳苦,组织卫生人员挨家挨户上门为小孩接种疫苗,使该村的预防防疫接种率都在90%以上。由于他的努力,村里的防疫工作多次得到县、镇卫生防疫部门的表扬。为了加强与完善村卫生所工作,2008年王斯义多方争取60万元人民币,在村中心建起新卫生所,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就医环境。王斯义从医40年来,扎根农村,默默奉献,成为一名深受当地村民爱戴的乡村医生。曾七次被评为“闽侯县先进卫生工作者”,还当选为荆溪镇第七次、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和荆溪镇第六届、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村医岗位上的一朵奇葩--记宁化县方田乡村头村女乡村医生张月红宁化县方田乡是一个偏远贫困山区乡,缺医少药。张月红从事乡村医生25年,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的诊所是接待站,也是救助站。她不仅常烧水烧茶煮饭招待病人及其家属,还陪送急重病人到乡里县里医院就诊,以致让同病房的人误认为她是病人的家属。村里一位姓潘的婆婆临终唯一的嘱托就是叫儿子不要忘记救命恩人张医生。为了抢救老人的儿子,张月红冒雪摸黑几十里路,将其送到中心卫生院抢救,才从死神手上抢回了一条命!她的家庭并不富有,在孩子尚未成年时,她的行医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几乎靠老父艰难种地来维持生计,为此张医生总是深感愧疚。她积极改善村里的医疗环境,努力增加投入,扩大诊所面积,坚持向国营医药公司购进药品。对残疾孤寡老人实行减半收费,为村里的贫困户、孤寡老人等患者减免医药费5万元之多。张月红大型防疫接种中,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村里的“五苗”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张月红还每年坚持自费订10余份报纸、杂志,积极向村民宣传健康知识。2003年以全票通过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成为宁化县女村支书第一人,被人们称为村医中的一朵奇葩。默默无闻做奉献——记屏南县棠口乡西村乡村医生叶林球屏南县棠口乡西村乡村医生叶林球,40年前在福清卫校农医班学习三年后,回到家乡卫生所担任赤脚医生。工作之余他还参加上海中医学院函受普及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村民叶清勉的儿子高热抽搐、神精志不清,十分危险,叶林球通过详细检查,诊为高热急惊风,通过及时的治疗护理使其得到康复。爱岭村林兴铭的女儿生病,无钱治疗,叶林球连续出诊几天,每次来回五六公里,终于把他女儿的病治好。村民都夸他是神医。尽管赤脚医生的工作环境差,劳务报酬落实不到位,很多人都改行或跳槽,甚至去做生意。当时乡卫生院也想调叶林球去卫生院工作,但他为了让村里的人能够及时看病,就留在农村,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医术奉献给当地村民。为了减轻病人负担,叶林球对所有老人从未收出诊费和血压测量费。他的诊所做到了制度上墙、收费公开透明。他积极开展健康宣传和教育,增订卫生报和卫生知识书刊,做到每月出一期宣传刊。特别是非典期间利用村的有线电视广播给广大群众讲读有关资料知识,对外来人员、流动人员进行监控,并得到上级的表扬。现在,村里的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免率达到100%,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率达到85%以上。从医40年来默默奉献,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赖和赞誉,三次被省、县评为先进个人。畲乡有个好村医——记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回龙村乡村医生周步芳周步芳自1974年至今一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有求必应,随叫随到,守护着全村4000多农民的身体健康。一次,一个小孩深夜发病,生命垂危,周步芳带上手电筒顶着腊月的寒风,步行8里多路,到村民家进行施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细心治疗,小孩终于脱离危险,病孩家人无比感激。又一次村民林梦卢于夜间起床突然昏倒,周步芳不管寒风雨雪,精心治疗五天,最终使病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