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杨亚新法学硕士主要内容一、劳动关系及其历史发展二、当前劳动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三、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举措四、工会要依法科学维权,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010年6月24日,法国交通系统工人因对萨科齐政府养老金制度改革不满举行全国大罢工,造成巴黎地铁站内人满为患印度全国罢工抗议油价上涨。2010年7月5日,示威者在印度孟买一处火车站举行抗议。本田在华工厂因工人持续罢工全部停产都江堰市胥家镇某项目工地2010年10月11日傍晚18:20分左右因劳资纠纷引发一起打斗事件,致两人受伤,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抚顺某工厂综合楼楼顶站着一名中年女子因与厂方发生劳资纠纷问题欲跳楼轻生2011年12月29日,LG(南京)劳资纠纷8000员工停工反对年终奖缩水2009年7月27日,吉林通化,通钢总经理被殴现场已用沙土覆盖2009年7月26日,吉林通化,人们聚集在通钢办公区内。08年3月31日,由于东航18架飞机返航,很多旅客滞留在了机场大厅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恩格斯如果劳动关系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就有可能丧失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王兆国劳动关系及其历史发展劳动关系一般概念及其重要性一般概念:劳动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重要意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工作目标: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作格局: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劳动关系的特征:双方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合作与冲突共存,他们之间共同利益是永恒的,同时利益的差异性与关系的对抗性也是长期的。劳动关系发展有着自身的运动轨迹和运动规律。从总体上,是从对立到对话、从冲突到合作、从无序到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向逐渐推进的。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西方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随着产业革命的爆发,劳动关系问题成为困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问题。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凯恩斯,都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劳动关系问题。从英美等西方国家200多年劳动关系冲突与斗争的发展历程来看,劳动关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美国八小时工作日运动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遭拒;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Chicago)秣市广场惨案。五一劳动节与八小时工作日为了纪念美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1889年第二国际巴黎大会决定,自1889年起每年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第一阶段:表现为单个的工人与单个的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即个别对个别的劳动关系。第二阶段,表现为单个的资本家与组织起来的工人之间的关系,即从个别到集体的劳动关系。第三阶段,表现为资本家的组织和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即从集体到集体的劳动关系。第四阶段:社会劳动关系阶段。社会劳动关系阶段劳动关系表现为劳动者及其组织(就业群体)、雇主及其组织(用工群体)和政府及其组织(劳动关系的协调者)三方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劳动关系。社会劳动关系既是劳动关系矛盾斗争发展的结果,也是劳动关系双方对为争取自身权益付出成本最小化的一种考量,更是政府为实现劳动关系平衡作出的最佳策略选择。我国劳动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到1978年前)第二阶段:市场经济发育、发展阶段的劳动关系(1978--2003)第三阶段: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劳动关系(2004年至今)劳动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我国劳动关系现状(二)当前劳动关系矛盾的新变化(三)劳动关系发展的趋势(1)劳动关系格局初步呈现多元化。(2)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初步得到确立。(3)劳动关系的建立初步实现契约化。(4)劳动关系的运行初步实现市场化。(5)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逐步清晰化。总结:制度的不规范和缺失是造成诸多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我国劳动关系在近30多年的市场化、契约化过程中,一些基本制度或不具备或不规范或不被执行,从而导致了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劳动关系在市场化过程中都产生了一些利益纠纷或矛盾。比如,在公有制经济中,尤其是国有企业,企业改组改制或关闭破产,都涉及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以及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有些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到社会再就业,但却未理顺劳动关系;有些资源枯竭矿山和亏损的国有企业需要退出市场,涉及大量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和分流安置;还有些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尚未完全实现由“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以上情况都涉及劳动关系的处理、经济补偿金支付、历史劳动贡献的补偿、员工与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的处理、社保关系的接续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要靠相应的制度安排。当前劳动关系矛盾的新变化1.劳动关系矛盾成为我国主要社会矛盾之一,但劳动争议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领域(1)劳动关系矛盾显性化,劳动争议易发、多发、高发近十年来我国劳动争议受理情况(件)(2)劳动关系争议主要因经济利益引起(3)集体劳动争议和职工群体性事件集中高发于非公有制企业和东部沿海地区(4)劳动密集型行业、民生关联紧密型行业成为劳动争议的高发行业(5)新生代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成为劳动争议涉及的高发人群(6)职工群体性事件呈现出规模性、组织性、传递性特点我国法律虽未禁止集体停工,但通过采用过激手段来解决劳动关系矛盾,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的性质和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不主张用集体停工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矛盾。(7)劳动争议具有常态化、群体化、非经济化等倾向和苗头2.劳动关系建立、运行、平衡、监督机制逐步纳入法治轨道,但不规范、不健全、不及时、不到位现象广泛存在(1)劳动关系建立机制被逐步纳入法治轨道,但部分企业仍存在不规范现象(2)劳动关系运行机制逐步健全,但针对性、可操作性均不够强(3)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不断完善,但处理不及时的问题仍很严重(4)劳动关系监督机制有所增强,但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尚未完全到位3.劳动争议产生和激化的原因复杂多样(1)企业侵犯职工权益激化劳动关系矛盾(2)企业管理方式不适应职工的新变化新要求(3)一些地方推崇GDP、重引资而忽视对职工权益的保护(4)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工作没有完全到位(5)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期与矛盾多发期并存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劳动关系矛盾呈现的这些特点具有长期性(6)境外敌对势力插手,增加了劳动争议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化解、调处的复杂性与敏感性,工会参与维权、协调劳动关系矛盾难度加大现阶段劳动关系发展的趋势第一、更加多样化原来形式单一、内容相同的劳动关系已经不能涵盖不断出现的新的用工制度和就业形式,需要建立更加细化、形式更灵活多样、内容更加具体并更具针对性的劳动关系体系。第二、更加动态化。岗位和就业的不稳定性,加上劳动力的频繁流动,造成并推动了劳动关系的动态化趋势。第三、更加复杂化。劳动关系不仅在期限、内容和形式上都将表现得更加丰富多样、灵活动态,而且处于各项制度改革和国企改制并行的大环境中,多种因素、多种关系互相交错影响,新旧矛盾彼此纠缠,都使得现阶段和今后相当时期的劳动关系问题空前的错综复杂。第四、逐步分层化。高端劳动力供不应求,高素质人才敢于与企业谈条件,因而劳动关系一般比较和谐稳定,规范化程度较高;中层劳动力市场由于供求大体平衡,劳动者维权意识较强,因而劳动关系整体稳定,但劳动争议隐患可能较多;低端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和不利地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维护其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地位和权益。以“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南海本田事件、吉林通钢事件等为例分析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回顾: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1、工会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断裂。2、不合理的劳动协议。3、不合理的管理制度。4、不恰当的企业文化。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举措1、加强劳动法制和劳动标准体系建设,使劳动关系调整纳入法制化轨道2.推进劳动关系在制度上的规范与协调2008年我国《劳动合同法》已经实施,这是规范我国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经济民主制度。4、推动经济分享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共享经济制度,从宏观层面,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是重要保证建立共享经济制度,在微观企业层面,就是让劳动者与要素所有者分享劳动成果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二是在企业内部探索分享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工会依法科学维权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宗旨和方法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作用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宗旨和方法第一、要坚持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相统一的维权原则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和谐首先是社会关系的和谐。而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其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第二、坚持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维权宗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广泛调动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确保生产者和经营者、劳动者与建设者和谐相处、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使企业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第三、坚持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南沙停工事件中的工会角色2010年5月中旬爆发的广东南海“本田停工事件”,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在本田停工事件后的一个月,广州市又发生了日资企业广州南沙电装公司工人停工事件(简称南沙停工事件)。事件简介:当地各级工会组织在此次停工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就在停工事件发生的两三个月前:南沙电装公司的工会组织,就已经把工人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居住条件的诉求通过文字递交给公司行政部门,但行政部门没有很好地重视员工提出来的问题停工事件发生后:南沙区工会领导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指导电装公司工会召开工会委员紧急会议,要求工会委员积极行动起来,分头做好职工的安抚工作。随后立即组织召开电装厂职工大会,向职工表达工会会支持职工争取合理权益的立场,并提出工会解决问题的思路,稳定了大部分职工的情绪。会后,工会干部还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反复做疏导工作,听取他们的诉求,讲解工会的主张,引导他们理性争取权益。处理过程:南沙区和电装公司的工会依法向企业递交谈判的要约书,组织全体职工推选协商代表,召开会议为协商代表讲授集体协商知识,研究制定协商方案,收集整理职工的书面意见。这使得工资集体协商得以顺利举行。最终劳资双方达成协议,企业同意人均加薪825元,并改善居住条件。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时候,应该由谁来当谈判的主持人曾展开过一个争论,有的同志主张由南沙区工会领导来担任主持人的角色,而区工会则认为,会议主持人应该是起着居中协调的作用,只有超脱于劳资两方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才能站在中立的立场担当好角色,因此政府劳动部门的负责人更适合担当主持人的角色,工会应该遵守自己的职责,对自身定位和职责应该有清晰认识南沙停工事件带来的启示:重大的劳资关系的处理往往需要多方同心协力,各级工会在参与调处劳资纠纷的时候,必须积极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工作。但是,配合不能是盲目的配合,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去做,而是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当地各级工会组织的积极态度和努力工作取得了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