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人才与党校教学新布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党管人才与党校教学新布局北京教育党校苏小平2004年4月主要内容党校教育的意义党校教学新布局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我们的责任与任务(大家谈)党校教育的意义党校教育对培养党的干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党校教育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党校教育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党校教育的意义党校教育对培养党的干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党成立之初,曾建议和帮助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并提议以国共合作的形式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当时的国民革命培养干部。后来我们党又创办过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等,一直到延续至今的党校。1943年8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讲话指出:“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党校教育的意义党校教育对培养党的干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和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来,党校为发动真理问题讨论、推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为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来,党校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党校教育的意义党校教育对培养党的干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后中央召开的第一个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会议,是面向新世纪进一步推进党校教育改革和促进党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市委教育工委领导曾经强调指出,教育党校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谁要是削弱了党校工作,谁就是自毁长城!党校教育的意义党校教育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双刃剑,两面看——清醒认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好日子中的新困惑——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差距党校教育的意义党校教育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邓小平提出在“全党造成学习空气”江泽民一再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胡锦涛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党校教育的意义党校教育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一要解决领导干部的高素质问题二要解决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培养问题党校教育的意义思想上实现四大转变从认为党校可有可无到不可替代的转变,树立党校教育是教育系统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主渠道的观念从认为到党校学习可去可不去到必须去的转变,树立党校培训是干部被推荐、任命担任领导职务必备条件之一的观念从党校培训只限于党务干部,到党政干部都须参加党校培训的转变,树立加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轮训力度的观念从认为科教兴国的“教”不包括党校教育,到包括党校教育的转变,树立进一步发展党校教育体系的观念党校教学新布局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党校教学新布局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校教学新布局理论基础从千年思想家评选谈起——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得票高居榜手者是马克思。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这个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党校教学新布局理论基础邓小平:老祖宗不能丢。江泽民: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象马克思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的变化,但历史发展的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党校教学新布局理论基础伦敦的海格特公墓,是马克思长眠的地方,在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党校教学新布局理论基础邓小平在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必须坚持;二是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反对个人崇拜,主张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三是坚持要讲出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即依据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校教学新布局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有共同的哲学基础、价值取向和理论品质;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的结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党校教学新布局世界眼光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律和中国法制建设当代世界军事和中国国防建设当代世界思潮当代世界教育党校教学新布局战略思维高站位才能宽视野高站位才能深思考高站位才能顾大局高站位才能有长效党校教学新布局战略思维西部大开发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五个统筹人才强国战略党校教学新布局党性修养正确认识党性和党性修养的科学含义深刻理解党性修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优良传统作风修养;民主集中制和组织纪律性的修养等)有效运用党性修养的途径与方法把党性与共产党员的个人修养联系起来,引入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党的建设上的成功运用。党校教学新布局党性修养毛泽东认为“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周恩来提出了“革新”与“革心”的口号。刘少奇专门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位领导干部深有体会地讲:“在改革的时代,高手云集,宏图大展,对每一个干部来讲,要想取得成功,最难克服的困难不在别处,而在自身的局限性和盲目性。最要紧的一条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赢得其它。”党校教学新布局实施党校教学新布局实施教学新布局,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中心,切实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实施教学新布局,要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精神实施教学新布局,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广阔的视野研究国际国内大局问题(对我们而言,要以广阔的视野研究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党校教学新布局实施党校教学新布局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努力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信党”二是必须坚持党校工作服从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党政领导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强国战略人才资源的新论断人才评价机制出现重大突破人才标准发生重大改变引入人才资本新概念重点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党管人才的新提法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强国战略人才资源的新论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任务: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强国战略人才评价机制出现重大突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现代人才特点的测评方法体系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标准发生重大改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在“四个尊重”重大方针的指引下,第一次提出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四个不唯”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充分体现了人才的发展性、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的“大人才观”。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强国战略引入人才资本新概念在人才激励机制上,引入人才资本概念,提出探索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的改革设想。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强国战略重点向高层次人才倾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三个层次: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强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企业家;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强国战略党管人才的新提法党管人才的对象党管人才的目标党管人才的方式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准确把握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准确把握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从根本上说,党管人才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是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供服务,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促进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的工作优势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浩浩荡荡的人才大军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胡锦涛强调的高素质领导人才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关注世界的宽广视野把握全局的战略头脑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统筹协调的组织才能果断科学的决策能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坚实宽广的丰富知识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和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胡锦涛强调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党管人才与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和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人为本和人才成长:以人为本是人才强国中的一个核心理念,而人才成长则是人才强国的重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体现在时代上,是一种时代精神以人为本体现在人才标准上,强调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人为本体现在人才成长上,要求营造一个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应当思考的问题如何理解和对待党校教学新布局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系?如何认识和开发教育系统特别是基础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党校干训部门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上应做哪些工作?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