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网友给大家分享的“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5篇”,希望对您有所用途,喜欢就下载吧!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瑜、诸、葛、督、惩、罪、寨、呐、丞”等会认字,“委、惩、吩、咐、罪、私、擂、呐”等会写字,能够正确地读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能够体会人物的性格、语言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3.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课文《草船借箭》这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东吴都督周瑜心胸十分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巧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课文内容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作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教学前,先让学生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大致了解,三国鼎立时,孙刘联合抗曹,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文章幅较长,教学时,教师放手让学生默读课文,自读自悟,培养学生从文中迅速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对于重点部分,教师可组织学生从读中感知,引导探究、启发学生思维,进行探究性阅读,进而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和积累语言的能力。课文中着力赞美诸葛亮这一人物,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先让学生充分阅读,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知人心、通晓天文地理、安排巧妙。诸葛亮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当周瑜提出请他十天造十万支箭时,他已看透了周瑜想要加害自己的用心,十天是无论如何也造不出十万支箭的,但他不动声色,反而提出只要三天,并按周瑜的意愿立下军令状。周瑜大喜,以为阴谋得逞,实际上诸葛亮早有妙计在胸。诸葛亮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寻求帮助,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不了解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因而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甚至算到了周瑜取箭后必然疑惑,所以请鲁肃同船取箭,做个见证。让周瑜清醒地看到自己的阴谋惨败。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他算准了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有大雾;借箭返回时,船顺风顺水。借箭妙计安排巧妙,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在谈笑风生中,诸葛亮轻松取胜,没有和周瑜发生正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从而让学生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对全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再让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课文。课文中出现的这四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语言各具特色。周瑜心胸狭窄,狡猾阴险;诸葛亮从容镇定,胸有成竹;鲁肃忠厚老实;曹操谨慎多疑,课文中体现得很充分。通过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如: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学生可边读边议。词句积累生字中,注意诸葛的“葛”字读音,应读“gě”。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惩罚:严厉地处罚。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今天我们学习的《草船借箭》这课文选自《三国演义》,谁来谈谈,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2.结合预习,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从课题、从内容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活动1.学生简单交流《三国演义》。(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及其关系。)2.学生质疑,能够解决的可以当场进行交流解决。二、自读课文,把握内容:教师活动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了解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读音。)4.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看看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学生活动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学生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了解课文大意,清楚课文的脉络。3.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的经过,口述“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4.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惨败。三、深入理解,分析人物:教师活动1.体会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神机妙算是从哪儿来的'?2.你对其他的几个人物是怎么看的?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活动1.进一步了解诸葛亮是一个聪明、机智、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的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平时多观察、多思考的结果。2.学生讨论,分析:周瑜心胸狭窄,狡猾阴险;诸葛亮从容镇定,胸有成竹;鲁肃忠厚老实;曹操谨慎多疑。3.分角色读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2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一段,分析诸葛亮周瑜的几轮对话,感知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状况。教学重、难点:分析对话,体会文中周瑜、诸葛亮的人物特点,感知周瑜的妒忌之心。教学准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部分影像资料ppt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2、朗读课文,检查课文分段情况。(1、2自然段)(3—5自然段)(6—9自然段)(10自然段)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找出第一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1)领悟“妒忌”。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2)、观看(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周瑜与诸葛亮对话部分影像资料。2、齐读第二自然段,提问:从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1)、学生分为两组,分角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读旁白。(2)、学生3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并记录共有几轮对话,为每一轮对话编上序号。3、周瑜和诸葛亮共有六轮对话,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三、小结。周瑜想害诸葛亮,诸葛亮也立下了军令状,那么事情又会怎么发展了?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3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1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出示课题后齐读)2、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3、从《草船借箭》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如:怎样借?为什么能借到?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2)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第二段(3~5)讲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第三段(6~9)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第四段(10)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的顺序写的。二、学习第一段。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师: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怎么总是“周瑜问,周瑜说”呢?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译过来的,古人写文章用提示语一般很简洁,“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更深地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小结:这一段的语言交锋,句句紧扣,可画出两个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4教学要求:1.理清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从而了解他的才能。2.能简要地根据板书概括全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人物的特点。教学重难点:课文的第三段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幻灯机及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的才干具体体现在哪里?二、新授一学习一、二段1.幻灯出示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轻声朗读一、二段课文。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②为什么要赶造十万枝箭?③诸葛亮为什么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找出反映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2.读后讨论。3.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周瑜是怎样设计陷害诸葛亮的?4.分角色读周瑜与诸葛良亮的对话。二学习第三段诸葛亮顾全大局,答应赶造十万枝箭。在鲁肃的帮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准备。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1.指名分节朗读,并概括每段意思。(板书)2.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卡片)(神机妙算、识天气、懂地理、知己知彼)3.默读课文,划出表现以上几点的语句,4.读后交流。教师相机出示7、8小节,划出有关语句。5.齐读7、8小节电脑显示:船一字儿摆开受箭的情形,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计算的准确与计谋的绝妙。6.引读第9小节三学习第四段教师读第10节,学生齐读周瑜的话。1.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呢?2.朗读全文,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三、总结全文这堂课我们通过讨论,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诸葛亮神机妙算,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最后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叹不如,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同时我们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杰出才干。他是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5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14个生字,会写“商议、探听、推却”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解决生字词障碍。妒忌(jì):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周瑜:三国时东吴的名将,总督东吴兵马。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抓住课文中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能按事情的发展给课文分段。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清事件发展的因果。教学准备:大字课文(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部分影像资料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