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5篇张桂梅,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行动让1645名贫困女孩迈向了大学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她就是人间的“天使”。大家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事迹有什么心得感想?下面是网友给大家分享的“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5篇”,仅供参阅!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1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2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一次,张桂梅到__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3华坪女高的时间是以分钟计算的:早上5分钟洗漱完毕,10分钟早读到位,出操1分钟站好队,学生出入教学楼去食堂回宿舍几乎都是跑着的。张桂梅比学生起得早,一个人摸黑爬四楼,把走廊的灯全部点亮;学生跑步的时候,她就在队列边紧紧跟随;学生打扫校园时,她已经第一个来到校门口,拿着扫把和铲子等候。她还总是举着小喇叭喊:“快点儿,快点儿!别掉队!磨蹭什么?”为什么要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这么满这么紧?原来,女高的作息时间与其他高中都一样,学生下了课就聚在一起玩耍聊天。可女孩们的话题总绕着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和那个被大山圈起来的小小世界。必须用一个更大的世界,一种更广阔的精神,将女孩们的心灵充实起来。华坪女高学生普遍入学基础差,高中不仅要学新知识,还要补之前落下的课;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她们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先进,什么又是现代化。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一切,不多付出一些不严厉一些能行吗?于是,张桂梅不得不化身“爱骂人的张校长”。10分钟早读到位,5分钟打扫校园,她用一个个严苛到分秒的要求,改变着这些女孩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但华坪女高的学习生活时间安排得再紧张,也从不占用音乐课,与一般高中相比,学生唱歌跳舞的时间还要多很多。每天上午10点,是女高雷打不动的红色课间操时间。20分钟里,孩子们先集体背诵《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再唱跳《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歌曲编成的健身舞。2022年,张桂梅听说城里的孩子都在跳“鬼步舞”,也让女高的学生学着跳:“‘鬼步舞’有一个好处就是快,‘快’对她们有帮助,可以提精神”。回忆起在女高唱过的歌,华坪女高首届毕业生黄付燕说:“那时候日子是苦的,精神是满的。”女高的学生不留长发,不打扮,她们却总能让张桂梅感到美,感到骄傲。“这个社会里,男女是平等的,女人不是靠妖娆来过日子的,我们要凭着自己的本事和本领过生活。我不希望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希望她们能在庄严中透露出一种美,一种精气神。”张桂梅说。2022届女高毕业生又取得了好成绩。张桂梅却并不满意:“今年高考成绩比往年好一点,一些指标无论在华坪县还是丽江市都排在前列,但与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有人劝她知足,张桂梅却回答说:“我不能知足,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有潜力。”山里的女孩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办学十多年来,华坪女高已经把上千名毕业生送进大学。她们之中有曾因厌学贫困偏远而造成的辍学生和落榜生;她们之中有人只因为是女孩,从出生到长大,爷爷奶奶从没与她说过一句话。但如今,她们考入了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她们读研读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她每年都在鼓励女孩们考上更好的学校,她对这些女孩有更高的期待:“我对她们的期望是什么呢?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我希望她们变得更强,有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4“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在民族中学工作的时候,张桂梅就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心痛地意识到,有些大山里的女孩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所以我就想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2002年,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放下了全部自尊。从2002年起,她每年假期都跑去昆明募捐。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复印了一大摞,在街上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执着的张桂梅没有放弃,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被骂骗子,被吐口水,被放狗咬……5年下来,她只筹集到了一万多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2008年8月建成了。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全免费就读。当年9月1日,100名来自周边地区的女孩子成为女子高中首批学生。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5张桂梅是东北人,17岁来到云南开始支教。后来和丈夫一起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1994年末,张桂梅的丈夫因癌症去世,张桂梅黯然神伤,自己要求调到了地处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1997年4月,张桂梅查出患有子宫肌瘤,积蓄为了给丈夫治病所剩无几,张桂梅本打算就这样随丈夫去了,结果没想到县里专门为她捐款,就这样,张桂梅被淳朴的县城以五块十块捐款的方式救活了。张桂梅说:他们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能干点什么,我就想干点事。张桂梅怀着感恩的心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很快的,张桂梅发现班里的本来就少的女学生总是突然时不时地就不上学了,对此张桂梅决定去大山里家访寻找原因。张桂梅趟过泥泞、蜿蜒崎岖的山路,带着满身的泥土终于找到大山深处里的人家。她很惊讶地发现,她的姑娘(张桂梅对学生的爱称)竟然被父母嫁出去了,要知道,她的姑娘才十几岁啊。张桂梅一个一个找到学生的家里,表示:“我不要你们钱,姑娘我是一定要领走的。”张桂梅就这样凭着自己微薄的工资,养着班里几十个学生,让他们不因为贫困而辍学。后来,张桂梅意识到只凭自己的帮助是行不通的,还有许多的女孩被困在了大山里,十来岁嫁人、生孩子,一辈子就和农活打交道。于是,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因为办学校需要资金,张桂梅就拿着办学校的资料,自己的身份证,像乞丐一样上街乞讨,就对别人说:“我想办一所女子高中,你看能不能给我一点钱,五块十块,两块都行的”人们都认为张桂梅是骗子,批评她说:“你有手有脚的不去干活,你还来这里骗钱花。”就这样,五年过去了,张桂梅筹集不到资金,打算放弃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天无绝人之路,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获得去北京开会的资格。一位记者注意到张桂梅穿着简陋,裤子上还破了一个大洞,这让张桂梅很不好意思,但是也来不及更换了,于是就这样参加了会议。记者的直觉告诉他,这破了洞的裤子里面有故事,于是记者邀请到张桂梅参加采访,就这样,1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面世了社会人士争相捐款给张桂梅办免费女高,政府拿出一百万元支持,并承诺学校办学费用由政府财政报销,办学工作由教育局领导负责。皇天不负苦心人,在全国上下的支持下,张桂梅心心念念的免费女子高中终于在2008年成立了,取名为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担任校长,并吸引来了其他十六名教职员工。第一届总共招生100人,由于入学无门槛,学生的基础很差,基本知识要从小学、初中补起,教学进度十分不如人意。这完全出乎了张桂梅的预料,张桂梅说:“我想学生这种读书的机会很少,很不容易,你努力学就行了”旁人对女高的看法就是:能上职大就行了,不要求太高张桂梅不服气:我的学生最少都要上本科有一次,张桂梅家访的时候听到学生的爷爷奶奶说:“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张桂梅不解,爷爷奶奶解释说:“我孙女上高中了!”我们可想而知,知识在山里人眼里的分量有多重在这片很大很大的大山里,读高中的费用是很昂贵的,他们祖祖辈辈第一个高中生就在这里,他们孙女上了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