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示范专业育技能人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实践一、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一)开展行业发展及专业人才需求调查2003年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方案中将石油化工行业作为一个重点发展项目,要“建成大连、抚顺、两锦三个炼油基地”为主的“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全省炼油能力达到8000万吨,保持全国第一位;”(二)做好职业能力分析,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教学改革方案获省教改成果二等奖。深入生产现场座谈,这是落实用人具体要求的关键。我们的体会是:最了解生产的人的意见最直接、最有效、最关键的。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总纲。并依教学计划制定所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其特点是:采用集群式、模块化的形式,制订适合不同专业方向的主修模块和备用模块,可以根据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方便专业调整。各专业培养规格符合预期就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平台+能力模块+职业证书=新的课程体系”。(三)伴随教改深入进行,不断改革教学计划2005年各专业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全面实施“双证融通”的与国家职业标准规范相衔接的教学方案制订。同时制订出双证融通实施性教学计划,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群需求有效对接。公开发表了“国内外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现状调查分析”;“澳大利亚TAFE教育对我省高职教育的启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内涵与双证书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制订与国家职业标准规范双证融通的教学方案课题研究报告”等创新论文。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一)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相关行业的用人需求紧密结合;以课程内容整合为重点,实现课程内容与现代生产技术的紧密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实现课程设置与中高级职业资格鉴定的紧密结合;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培养为核心,建立包括虚拟职业环境与真实职业环境在内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打造一支适应高职教育要求的“双师型”队伍。(二)教学改革的实践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的整合,整合的范围既包括理论课程、又包括实践课程,突出工学结合,其核心是: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技术应用性好的内容要丰厚;基础内容要适度;与技术无关的内容要删除;新技术、新工艺要引入。如: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将原来开设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四大化学整合为“化学理论基础”,将与原四大化学相关的实验内容整合为“实验技术”;将化工原理与分离工程整合为流体流动与传热技术和传质与分离技术;将原来的“高分子化学”及“工艺学”整合为“高聚物生产技术”等。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为充分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院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组建了多媒体专业教室,运用专业教室完成讲、演、练、操作相结合的教学。如:将理论教学、现场参观、演示实验、仿真操作、单元操作融为一体,穿插进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考试方法的改革:专业课考核以行业需求为本,考核的内容偏重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对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考试方法采取单科闭卷、口试或答辩,几门关系较密切的专业课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能力考核;专业基础课到仿真室考核;工艺课到现场考核等多种方式。近三年学生学业考试效度、信度较高,成绩呈正态分布,学生知识掌握与应用程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专业基本技能测试合格率95%以上,优良率大于60%。3.职业能力训练与考核实践教学在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虚拟职业环境训练和真实职业环境训练。虚拟职业环境对应于现代石化行业普遍采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这是一个将石油化工工艺过程、工艺设备、工艺操作、工艺条件分析、优化控制等通过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得以实施的系统。真实职业环境包括学院内部的中、小型实训装置和现场的生产装置。虚拟职业环境训练是真实职业环境训练的基础,是安全、可视、直观、易行的职业培养环境。3.职业能力训练与考核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的虚拟职业环境可以实现12个化工单元操作,大型炼油、聚合等4套装置的开停车及正常操作,仪表组态操作,仪表仿真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培训工作。3.职业能力训练与考核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的真实职业实训室60个,包括炼油、化工、机械、控制、电气、计算机、外语等所有专业。另外,利用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将中油公司锦州石化公司所属各生产车间作为真实职业环境,年内还计划投入600万元,利用锦州石化公司提供的闲置设备,扩建、改建钳工实训、仪表工实训、化工装置和控制仿真系统、数控机加工实训、电工实训、焊工实训等6个实训基地。3.职业能力训练与考核真实职业实训室机加工中心电工中心仪表中心3.职业能力训练与考核各专业将职业岗位证书的技能要求纳入到实践教学的内容中来,学生毕业可取得:毕业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图员中级证、分析工中级证、化工工艺中级工证和高级工证书)等,实现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一体化。各专业设立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可进行中级工考证,通过率达95%以上,较好地实现了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一体化。开展了从优秀学生中选拔高级工试点工作,2005~2006年有426名学生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3.职业能力训练与考核三、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各专业对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稳步持续的发展。具体做法是:(1)利用院内的专业实训室、化学实验技术实训室和化工动态实训室,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以及技术转让。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和项目推广工作。获地市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3项之多。(2)与生产企业联合办学。如联合举办培训班,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一线管理骨干作为客座教师,派遣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既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三、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突出高职办学特色(3)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本行业有代表性企业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本专业资深教师组成,对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指导性教学计划、实施性教学计划等问题献计献策。(4)利用润滑油检测站和油品分析实训室,对外承接油品检测项目;利用数控实训基地,将企业引入学校,进行数控产品加工。既为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又与市场经济挂钩,使办学走向社会化。(5)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科技和培训工作。如为锦州港培训职工、与西洋特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培训协议等。四、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学院出台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等,利用锦州石化公司培训中心,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要求教师取得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目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同时鼓励教师提升学历,特别是提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费分年度全额报销。目前,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中获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比例达48%。学院对试点专业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按配套资金1:1每年不少于20万元投入,用于师资培训、实训、教材建设。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年图书经费l万元。试点专业的任课教师:工作量乘以1.3的系数,兑现在每月的教师课时津贴中。五、实训基地建设具有虚拟职业技能环境和真实职业技能环境两部分在内的各种实训室。设备完好率90%、设备利用率85%、实训(验)开出率100%。可承担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实训。具有稳定的能满足学生顶岗实训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如中油锦州石化分公司、锦西石化总厂、盘锦化肥厂、盘锦天燃气化工厂、辽河油田沥青厂、锦西化工厂等单位是我院挂牌实训基地,利用率90%,主要完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综合性)实习等实践教学任务。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六、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就业情况是高职办学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从就业率角度看,几年来,通过实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教育,就业率一直居全省的前列。2002年79.74%;2003年91.18%;2004年95.3%;2005年96.1%;2006年呈现供不应求趋势。从就业质量角度看,几年来,骨干专业没有一个毕业学生的就业是通过各地人事部门的代理;基本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对口就业,做到了学有所用、用有所长、长有所为;毕业学生的最低收入为每人每月800元,最高收入为每人每月3000元以上。六、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抚顺石化来校招聘六、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深圳招聘六、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从用人单位的反馈角度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大庆石化总厂党委书记关绍明、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德、于国洪、锦州九泰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清、鞍山华油化工厂副厂长赵伟、秦皇岛中油石化沥青有限公司分馏车间主任候洪伟等一大批毕业生己成长为公司级领导、总工程师、车间主任、技术骨干。六、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通过组织的跟踪调查,根据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反馈:我院主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标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能针对石化专业岗位群开展实训,突出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技能。培养的学生就业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均比较突出,经在企业实际岗位的短期磨合实践,即能够达到高级技工水平。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工作中能有“忠诚企业,安心一线,吃苦踏实”等品质。为区域经济和石化行业的发展培养实用性高技能人才。七、专业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学院坚持施行“三个1工程”,即每个系要有一个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每个专业要创建一门精品课程;每位高级职称教师每年要开一次学术讲座。经过几年实施,学院专业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通过专业教学改革,学院在全国高职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七、专业教学改革初见成效(一)开创了“三级”专业教学试点的新局面2001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经过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国家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改革方案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4年,工业产品分析与检测专业、化工过程控制技术专业经过辽宁教育厅遴选,以并列第一名的遴选结果确定为省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被评为辽宁省名牌专业;2006年工业产品分析与检测专业、化工过程控制技术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七、专业教学改革初见成效(二)通过创建“三级精品课程”,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现在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二门:侯文顺老师主讲的“高聚物生产技术”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刘玉梅老师主讲的“可编程控制器”2003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李晓东老师主讲的“制冷原理”2006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七门,包括:胡伟光老师主讲的“分析化学”、周波老师主讲的“分离工程”和“反应过程与技术”、王宝仁老师主讲的“化学理论基础”、刘俊玲老师主讲的“技术物理”、于月明教师主讲的“石油加工工艺”、胡建生教师主讲的“工程制图”。学院计划近几年将十名课程带头人的课程全部创建成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七、专业教学改革初见成效(二)通过创建“三级精品课程”,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现在学院参与统编高职教材主参编工作的教师比率达到了36%,主参编的高职规划教材多达126部,覆盖了大部分主干课,自编有特色的校本教材16部。每年都有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公开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61篇。有11位教师被聘为全国化工高职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分委会委员。学院较好地完成了原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中三个子课题与省教育厅《构建辽宁职教体系》“普、职渗透”和“中、高职衔接”子课题的研究。学院是省教育厅《高职石油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课题的主持单位。七、专业教学改革初见成效(三)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